• 41

林智堅:爭取五楊高架延伸至新竹以南


小客5509 wrote:
日後應該有機會看到破產的地方軌道運輸

所以聰明點的就丟給台鐵和高鐵....

hsubruce wrote:
別太計較~新竹有核...(恕刪)


新竹有岸際風力發電柱 但能不能撐起園區市區用電, 想當然....

綠能先風, 根據台電, 造一只風力發電柱要一億多,

我想退休 wrote:
在台北,新北以外的...(恕刪)


因為薪水不太成長所以, 桃機捷日後運量要觀察
----
機捷今收費 被嫌「太貴又沒比較快」

桃園機場捷運結束一個月免費試乘,今天(2日)正式收費營運,首日搭車人潮相較昨免費最後一天稀疏,上班時段車廂都沒坐滿。有桃園通勤族說,因為「太貴又沒比較快」,要不是特殊情況不會考慮搭乘。但也有新北上班族說,試營運人太多不敢來,今天首搭「多了一個選擇。」

為了吸引民眾搭乘,桃捷公司推出首月票價打5折,4月2日起推出定期票優惠專案來「衝業績」。正式營運第一天首班車6時開出,在A8長庚醫院站人潮比試營運少,機捷員工表示,先前有一些是專程來體驗的民眾,因此人數比較多,今天一早以上班、通勤及往返機場的旅客為主,看到籌備已久的機捷終於開始營運,「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

不少人則說,第1個月有半價優惠,會選擇搭機捷。住在林口的李小姐每天到台北市東門上班,她說機場捷運開通後對她非常方便,終於不用在提早出門搭客運,還在高速公路塞車;另外一位鄭小姐從A6泰山貴和站搭至長庚醫院看病,認為機捷相當快速,「以前我都自己騎機車,以後會搭機捷來」。

就讀輔大護理學系三年級范姓學生與同學兩人,今天從A2三重站搭至A8長庚醫院站,到長庚醫院實習。他說,機場捷運比客運快很多,但「恢復票價後我不會搭,因為真的太貴」,負擔租屋的學生會寧願多花時間搭客運。

早上7、8時正值上班通勤時間,機捷人潮不多,車廂坐不滿,新北段民眾多在長庚醫院站和新北產業園區下車。今天首次搭乘機捷上班的葉小姐表示,「之前試營運不敢搭,怕人多」,她從淡水到新莊上班,原本都是搭公車,昨天下班第一次搭機捷從台北車站轉捷運回淡水,時間和以往搭公車差不多;今天第一次試從三重轉機捷,看會不會快一點。她表示,「方便比票價重要」。

從林口站上車,要去五股新北產業園區上班的鍾小姐說,今天是第二次搭,會搭到長庚醫院站再轉搭直達車,但她抱怨「等車時間太久」。她表示,原本開車約25分,機捷月票如果還是50多塊,就會回去開車,要不然會搭公車,因為公車才30多元

iepmis wrote:
新竹繳的稅不輸直轄市,光看所得稅還是全國第三。


還敢拿繳稅來說嘴 先謝主隆恩吧 好險是給你們竹科
不然高雄的鋼鐵業,石化業跟你們換竹科好了
好不好阿

我想退休 wrote:
在台北,新北以外的...(恕刪)


國內第一條由中央全額出資興建,地方政府出資籌組公司經營的機場捷運線,昨天正式通車後,未來營運桃園捷運公司必須自負盈虧,據桃捷公司估算,依目前的票價,要攤平成本每天至少得有8、9萬的旅客量。

現在至多一天5萬人次,未來得靠廣告、賣店租金、場站開發等業外收入才能打平。

台北車站(A1站)雙子星大樓桃捷公司有10%持分,未來北市府開發時,桃捷可拿到十個樓層,出租一年可挹注十多億元彌補機場捷運的虧損。

桃捷公司總經理陳凱凌昨(2)日表示,機場捷運線不只是疏運往來國際機場的旅客,還有沿線的居民與通勤族,所以票價不可能訂太高,尤其大眾運輸系統光靠票箱收入來賺錢,是不可能的事,像台北捷運每天有200萬的旅客量,本業一年還是虧損了6、7億元,仍然要靠業外收入才能打平。
==================

看來打平上難度極高

怕仍會虧到最後丟給國家負擔

機捷的期初運量也最多只有五萬人, 機捷還是中運量等級, 僅有五萬人要短期成長到八九萬(票價30-160之間)每日很拼, 還要加上業外收入才有機會打平, 報導講的業外收入預估都是太樂觀想像, 出租最好就是一次達陣立即滿租方有十來億可能

看來粗估假定未來的竹竹苗輕軌捷運期初重點路線的營運乘客數概算五萬/每日顯然都過於膨漲, 輕軌路線能夠加上的業外營收最多就是車箱內外廣告為主, 那些場站店租聯合開發收益就別想太多了, 因輕軌(上下班尖峰一趟四截車箱, 離峰一車二截)行經的多數停靠站了不起就是比公車站要大一些, 不太可能出租擺店設攤, 仍是以廣告看版, 外加放置自動販賣機就偷笑了

大新竹地區高速公路交通壅塞可望有解!交通部長賀陳旦昨(6)日同意,將國道一號五楊高架延伸至苗栗頭份路段「可行性評估」預算,列入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對此,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五楊高架如順利延伸,除解決竹科周邊與市區交通壅塞,更可大幅提升新竹市民生活品質。

市長林智堅指出,新竹科學園區創造15萬人就業機會,為國家帶來龐大經濟效益,因人口不斷進駐,交通問題益發突顯,加上五楊高架未向南延伸,導致竹科周邊交通改善有限,中山高「新竹段」包括:竹北、公道五、竹科及光復路系統交流道,無論是否尖峰,用路人多面臨塞車困擾。

經過多次溝通,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昨(6)日再度北上,與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委員聯手爭取,當面向交通部長賀陳旦、高公局長趙興華,表達推動五楊高架延伸的迫切與重要性,勿讓「塞車」影響大新竹的經濟與城市發展。

會中,賀陳旦部長當場允諾,支持編列相關預算,並將「可行性評估」納入行政院四年一兆「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為五楊高架延伸案跨出關鍵第一步,林智堅市長為此表達感謝,並將與柯建銘委員持續關注此案進度,解決竹科及周邊地區交通壅塞。

新聞資料提供:行政處公關與新聞科 朱惠玲

應該是砍各縣市的軌道預算,改成這個

真不知園區內高速公路2側,要怎麼用高架
希望順便接68,在竹北118縣道及園區三路都有匝道,這樣才能變經國橋的替代道路

我想退休 wrote:
大新竹地區高速公路...(恕刪)


可行性評估而已, 預想結論恐怕是二樣情,

至於園區內高速公路二側, 個人以為除非拆廠, 否則應無法建高架(單邊二個約三點七五米道+路肩?), 因為個人所屬公司廠房離高速公路非常近, 部份廠房邊緣離引道應該不到十米,

要不就是部份高架路面懸在引道上空, 但這樣在施工期間會不會成為引道的黑暗時期就看作法了, 只是園區土地應該還是要讓出來建設基柱來架樑板

然後是平面銜接處擁塞, 市長領導下的交通處看法為何, 替代解決方案? 不然只是把途經新竹的車流分散到高架上, 尖峰塞車回堵不會有解


小客5509 wrote:
可行性評估而已, ...(恕刪)


湖口新竹路段每逢連續假日已經是紫爆路段,用路人怨聲載道,連賀陳旦228連假當天視察本人都塞在這裡。
五楊高架預算通過的機會很高,難怪政治人物開始極力爭取,當作政績。
頭份市長徐定禎指出,頭份交流道近年因竹科及竹南科通勤車流量及通往三灣、南庄等觀光車潮增多,交通經常壅塞,五楊延伸至頭份,令人憂心難以負荷,恐造成「災難一場」,五楊利用原來的泰山、楊梅收費站匯流、上下,建議應延伸至原來的造橋收費站,腹地大可以分流及紓解車流。

交通部路政司官員指出,國道新建工程局去年8月開始進行五楊高架延伸新竹、頭份案先期評估,預計今年8月完成期末報告,還得彙整各方意見,選出最好的改善方案後,才會報交通部審查。

頭份到造橋,多7公里
hsubruce wrote:
別太計較~
新竹有核電廠嗎?有超大火力發電廠嗎?有石化、鋼鐵重工業嗎?
竹科算是汙染/經濟比低的工業區了。就算電力算起來很汙染,但也是別人家在發電。
國家建設本來就看人的數量來規劃,不是以人的富貴來規劃。


半導體的污染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

而且要爭取建設當然要計較,繳稅比別人多建設反而比較落後,請問這是甚麼道理?意思就是人少的地方就不需要建設嗎?繳稅給別的縣市花,換做別的縣市心裡做何感想?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