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ex3 wrote:
九如的前身叫做天竹 在21世紀房屋淺銷
那時候我有去21世紀房屋淺銷看過 含車位價格就是1300萬左右
而且是9~13樓...(恕刪)
那是多大坪數的?
我說的是六十幾坪到七十幾坪(例如富宇雲鼎),這種坪數應該都是配雙車位的。
sunyearhuang wrote:
你說的只是部份的投資客吧。只要有賺錢,就有人投資。不然帝寶就不會有人投資了。
如同樓上寫的,關埔高總價的房子還是有人投資的。十里沒有投資客進場,高總價不應該是理由。
但領袖苑一百多坪的房子,沒人買,我倒能理解:
會花這麼多錢買這麼大坪數來住的,應該也是要面子的富家子。這種自住客是不會買寶佳的房子的(沒面子)。
這是寶佳定位上的錯誤(像昌益就比較聰明,只要是定位是豪宅級的房子,一定不會用昌益的名子)
自住客不愛,投資客當然也不會跳(房子要能增值賺錢,當然要有自住客源)。
其它60幾到80幾坪的房子,為何自住客愛,而投資客却步,我就不明白了。
十里若一樣同步漲,賣掉就至少有能力買同等級的房子。
所以,你的意思是十里,沒有漲或相對漲很少?
若為真,那麼這確實可以解釋,為什麼沒人賣了。
賣了,買不到其它建案同等級的房子,只能再買十里,那為何要賣?
不來的彼得 wrote:
1500萬的透天頂...(恕刪)
eastliu wrote:
只要能賺錢就有人投資,這是有前提的
前提是口袋要夠深,擔的起風險
不然光是門檻就會讓一堆人卻步了
eastliu wrote:
台北的投客和新竹結構上大不相同
台北的投資者大多是專門投資者
口袋深耐心夠
新竹的投客兼差的居多
工程師,仲介,裝潢業, etc,大家都來參一
eastliu wrote:
十里是一個行銷失敗的特例
建商本身形像不好
開賣卻又開高高
看不到獲利空間
sunyearhuang wrote:
這個前提是成立的。
除非你認為房產投資客個個都是口袋淺,擔不起風險。
台北投資一樣有跑短線,口袋淺,工程師,仲介等等的投資客。
那不是新竹的特產
台北的投資客也不是只會投資台北而已。
說新竹的投資客口袋淺,有點看不起新竹人...
我住的社區,我知道的就有兩戶是台北的投資客買的。
我住的這一戶就是向新竹的投資客買的(不含車位,七十多坪,和所謂十里是大坪數所以沒投資客的理由是違背的)。
所以,這不是十里沒有投資客的理由!
十里開價高我知道,我有去看房過。
可以去查閱實價登錄,實際上成交平均是比光埔同期其它建案低的。
自住客都知道,開價不等於成交價,投資客豈有更笨到被開價嚇跑的道理?
引言 2015-04-11 23:31 by devine
sunyearhuang wrote:
那是多大坪數的?我...(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