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新市長新希望「改善交通第一,尤其是竹科塞車老問題!」

看起來邱縣長有講到一些重點

跨縣市市區公車可以先做,花費並不高

不妨拉新竹客運與金牌科技之星進來一起規劃



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跨越藍綠合力改善交通、打擊犯罪、災害防救

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首次首長會議今(4)日於新竹縣政府舉行,新竹縣縣長邱鏡淳、新竹市市長林智堅、竹科管理局局長杜啟祥與科學園區同業公會理事長沈國榮等共同出席,達成大新竹優質生活圈合作共識,建置專責連繫管道,積極在交通、治安、消防與觀光文化等四個優先項目,落實推動,提升效能。

邱縣長歡迎林市長、杜局長及沈理事長共同參與首次平台會議,說明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在今年初成立,由新竹縣政府、新竹市政府、竹科管理局共謀區域環境提升方案,改善生活空間,造服居民百姓,為大新竹地區發展,暢通竹科科學園區及縣市溝通與合作管道,而透過每半年一次之平台會議,跨域整合資源及力量,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推動執行。他希望在充分溝通、協商後,將困擾新竹地區民眾的問題一一解決,創造園、縣、市共生共榮環境,民眾幸福有感,他同時期勉縣府團隊即刻就做,加油、努力、打拼!

首次平台首長會議,聚焦解決竹北往來新竹市區與科學園區的交通需求、建置區域聯防系統、強化救災等重要議題,四位首長並就優先合作之項目,完成簽署大新竹警政治安、災害防救合作備忘錄,宣示縣市政府與科學園區合作打擊犯罪、強化災害防救能力,齊心讓大新竹地區的民眾幸福又安心之決心。在備受關注的交通上,縣府提出跨越頭前溪替代道路計畫、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工程第三期、跨縣市市區公車路線調整等三案,就經費預算、工程界面、都市計畫等作業內容進行研商,決議分別組成專案小組具體推動,列入平台會議追蹤列管項目。新竹市政府提案籌劃大新竹馬拉松賽事得到一致認同,立即展開結合動作。

 邱縣長說明提出的三個交通類提案,都在紓解縣市、園區及高鐵交通流量的建設方案,第一案跨越頭前溪替代道路計畫經多次與市府協商,已另定跨接端點,可行性評估目前於期末報告階段,他建議道路工程採20米設計,其中預留捷運系統專用之10米道路,為未來大眾運輸發展做準備;第二案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工程第1期已由縣府施工並預訂今年6月通車,第2期亦進行都計變更用地取得等先期作業中,第3期1.3公里寬20米總經費20億元辦理環評與規劃設計,其中一段行經新竹市轄路段,請市府共同配合; 第三案跨縣市市區公車路線調整,則須打破藩籬資源共享,以新竹縣竹北至園區快捷公車、園區巡迴巴士及新竹市百貨賣場接駁車系統整合,民間參與、行政相輔方式,有效連接園區、新竹車站、竹北車站、台大新竹醫院、生醫園區、新竹地檢署及地方法院、高鐵等旅運密集點,提升大眾運輸量能與使用人口。

新竹市長林智堅欣見園、縣、市合作機制正式上路,也就交通、觀光及治安消防等議題表達意見,在經費與工程界面等細節進一步由業務單位研商外,全力配合支持。

科管局杜局長讚揚邱縣長在第一任就任後,就積極展開縣、市、園區、高鐵之間交通路網及車流負荷的對策因應,陸續執行中山高竹北段放寬路肩通行時間、銜接經國橋道路改善及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工程第1、2期工程、公道五延伸至中興路工程等,針對高鐵橋下聯絡道第三期有牽涉竹科範圍部分,他表示已陳報科技部將依可行性評估報告內容,進行預算經費之籌編。

他說新竹科學園區擁有引領全球的技術而成為科技重鎮,在園區工作的民眾就生活在新竹縣市,關係緊密不分,因此共同解決問題、共同發展是必然的趨勢,惟有擴大縣市政府及園區間溝通的管道,積極面對共同的課題,才能持續擁有競爭優勢,園區同業公會沈理事長也樂觀展望大新竹經濟能突破性成長,增強競爭力,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為了提供更順暢的新竹地區南北交通,同時積極推動日前(3月4日)「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對解決縣、市、園區交通問題的共識,新竹市政府工務處特辦理「新竹縣、市跨越頭前溪替代道路可行性評估」第三次地方說明會,訂於3月11日晚上7時在新竹市政府綜合大禮堂召開,以傾聽民意、了解民心,邀請民眾踴躍參加提供意見,作為後續評估的依據。

隨著新竹地區人口數的快速成長,頭前溪南北交通道路已明顯不敷使用,國道1號、省道台1線(中華路)和縣道117線(慈雲路、自強南路)在尖峰時間服務水準有待改善,工務處表示,為解決日益嚴重的頭前溪南北交通問題,特別規劃3個可行的替代方案,擬於人口稠密度高的中華路和慈雲路間增建替代道路以改善尖峰時間路況。


「新竹縣、市跨越頭前溪替代道路計劃可行性評估」已分別於縣、市各舉辦過二次說明會並已完成路線初步規劃,而為呼應3月4日召開「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推動改善新竹地區交通的共識,工務處特別辦理第三次地方說明會,將於本(3)月11日晚間7時在市府綜合大禮堂召開,歡迎民眾提供意見和建議作為參考依據。

新聞資料提供:工務處 聯絡人:簡文欽
聯絡電話:5216121-286

新竹縣、市跨越頭前溪替代道路可行性評估...不就是再蓋一座橋,之前不是已有討論過了嗎???

mobile3803 wrote:
為了提供更順暢的新...(恕刪)
之前縣市政府好像不同調

竹市規劃接縣政九路

竹縣說要接縣政二路

兩邊自己橋好了嗎?

(接縣政九路,位置應該比較理想)


不過這要弄好,三五年跑不掉,麻煩公車先弄吧
對岸提出的~~~
市長...你的改善交通...做了什麼???
會不會...上下班不能左轉埔頂路??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為紓解經國橋上下班時間進出竹科的壅塞狀況,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正在研究,未來在上下班尖峰時刻,自強南路不管南下或北上車道,都將禁止左轉文興路,以免經國橋在最壅塞的時段成為定點停車場。至於平時,則仍可正常左轉走文興路。縣府交旅處說,這個構想還必須要相關的配套出爐以後才會正式試辦。昨天先會同縣警局交通隊到場現勘,初步決定限制左轉的時段分別是:早上七點到九點,下午五點到八點間。但此時文興路不論東向或是西向車道的用路人,都仍可左轉上自強南路,不受限制。由於利用經國橋上下班的竹科上班族,每天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塞在橋上,根據觀察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經國橋銜接竹北自強南路的號誌允許左轉。交旅處表示,如果這個限制左轉的政策上路,未來上、下班時,從經國橋下來或從文興路北側而來,要左轉去文興路的車流,統統都必須要改到

mobile3803 wrote:
對岸提出的~~~市...(恕刪)
我剛在另一樓提到,對新市長上任滿一季的感覺

貼在這樓更適當


前言:有大大說,新市長走低調不出風頭風格

我回:

這我不曉得,我是看做了什麼或近期預計做什麼

遠期要爭取大經費什麼的就算了

不用大花錢,自己能做的,如限制,取締,收費,或公車等可先做


有弄個跨縣市加科管局的交通會議,也開過一次會了

沒什麼進展,好像大家都在等其他人提出什麼方案

我等你,你等他,他等我,結果好像什麼也沒有... 不知
話說今天公道五路塞爆了,一路從經國路塞到慈雲路

星期五,加下雨,車子多是必然的,不過以往也沒塞的那麼嚴重

聽說是有很多車禍,這就沒辦法了
新竹塞車問題就算換市長也不會處理的~
警察的態度就是能沒事就沒事~才懶得處理違停亂象~
園區聯外道路就那幾條~反正政府也無能為力處理只能讓它塞塞塞~
寶山路應該全面拓寬並劃設紅線~但市政府說沒錢~連裝路燈錢都沒有了~
卻可以砸兩億拓寬高峰路食品路口那邊短短繼十公尺的道路~
輕軌規劃應該環繞園區並串連新竹火車站與竹北高鐵站~但看到的卻是為了建商而蓋的輕軌路線~

到竹北的聯絡道路真的太少了 ~
每次下雨天+禮拜五 真的很可怕!
新竹交通真的越來越遭,我記的一兩年前,上班只需要15分鐘車程,現在要20分鐘,下雨天更久要40分鐘,希望市政府能聽到百姓的聲音,趕快想辦法改善。
frabe93 wrote:
新竹交通真的越來越...(恕刪)
經國橋慈雲路,短期唯一期待是高鐵橋通車,分散部分車流

至於其他道路,現在看不到有任何相關改進措施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