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ucvjd wrote:
約四年前, 光復路某12年左右大樓, 入手價360W, 月租1.5W, 上個月, 550W賣出.
本金200W入手市區某地段中古大樓兩間, 一樣月租1.5W*2....
沒時間討論供需理論, 繼續看房子找好標的去!
----------------------------------------------------------------
樓上說200萬買2間公寓,可以月租1.5萬,我覺得可信度不高...
一間房子100萬,租金卻1.5w,一年有18%的報酬率,屋主自租就好了,還拿來賣,很多房子的投報率才3%,還一次買了2間, 還市中心..
我還沒看過房子價格低於100萬,還是公寓,不是小套房,所以新竹市中心每坪只有5萬????
這麼低總價的房子,房客跟你租1.5萬,政府應該請你當經濟部長喔...
果然沒圖沒真相,只有嘴砲..
九份老街 wrote:
很多竹科主管,不願離開竹科舊廠,大多是因為卡到好位置,且新廠建廠太操了,
容易陣亡當砲灰,或是變成幫空降部隊打頭陣的墊背,撈不到好處,才是主因吧!
內行的。

都在竹科穩定的廠卡到一個主管位,何必再去新廠戰鬥。新廠問題多機會多,出包機會更多。不小心直接掛點的比比皆是,除非連跳兩級,不然沒必要去博性命。
至於等待關埔房價下跌,會跌一點點,但是降到1字頭,真的有點難。
需求多不多??多呀,
大部分的人還是想住新大樓,新規畫的街道,和方便的光復路商圈,進園區也近。加上老婆小孩都在這邊了。能不買嗎??
就算之前買在別的地方,換屋會不會考慮關埔,會呀。
菜鳥當然買不起,但是老鳥還有一大堆。夫妻在園區混個十年,好歹加起來都有自備款300~500萬。如果沒有,你真的選公司的運氣不佳。運氣好家中贊助個幾百萬。關埔千萬鳥籠也是剛剛好,付得輕鬆寫意。
當然現在才進園區的工程師,除了台積電,聯發科,很少聽到超過百萬的工程師。
人家會斷頭嗎??人家生活品質不好嗎??大家怎麼都這麼看衰別人。

我看衰房地產的原因, 是我認為政府2種稅率都會課, 解釋如下:
1. 歐美澳德等先進國家, 都有根據成交價課徵房屋稅, 如果要避免房價被炒作過頭, 居者有其屋, 讓大家把多餘的房地產釋放出來, 這是很好的方法, 連中共2天前都宣佈了這項措施, 這變成一種趨勢, 這一招可以讓有錢人多付房屋稅, 讓沒有錢的人, 可以買到房地產, 還可以壓抑炒作
2. 目前台灣政府稅收短缺的問題, 很多政府基金都面臨2020年破產風險, 問題是所得稅, 汽車稅, 證所稅都課徵到極限了, 剩下有一個超大餅還沒有動到, 這個部分是6兆/年 政府稅收, 而且是民怨之首, 該徵而未徵, 那就是實價課徵房屋稅, 課徵了這個之後, 台灣全民享的的福利制度, 可以媲美歐美, 持有屋者一年的貢獻度,資金可以每年建一條高鐵, 或是大家可以享用免費的健保, 政府有稅收才能做事, 而且這是從相對有錢人的身上擠出來的
3. 關埔區塊90%的園區人買不起那個價格, 所以你要脫手很難, 竹科沒發股票了, 你買了你的生活也會過得很痛苦, 窮的只剩下房子, 關埔區塊很多投資客想幹一票就走, 他拿600萬, 想做3000萬的生意, 他們不像竹科工程師有穩定的收入, 他們前有奢侈稅問題, 後有寬限期問題, 資金缺口的壓力很大, 房子又不好脫手, 如果經濟持續走軟, 他們的屋子就會進入法拍市場, 投資客每個月要繳房貸, 房屋市場又很冷清, 政府一波波的打房措施又過來, 很多人晚上壓力大到睡不著覺, 如果某人失業又揹 2000萬房貸, 大概就能體會那種感覺, 我等著房蟲斷頭
4.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聲浪, 要求政府拉高房地產貸款利率, 降低房地產炒作, 這對屋主有影響, 對口袋不深的投資客, 影響更大, 這對想短進短出的持有人, 資金缺口壓力越來越大
5. 很多人實價登錄前進場, 事實上太猴急了, 等到實價登錄開獎後, 如果關埔區平均成交價是14萬/坪, 會有誰願意進場買20萬/坪, 這會造成成交的機率降低, 或許是說屋主想要賺暴利的機率很低了, 屋主成本價賣出房地產是比較可能的, 泡沫價終究會回歸正常的價格(開價嚇死人, 成交笑死人)
6. 房屋稅率計算的方法(假設政府要開徵的話):
1000萬價值的房地產*1.5%的稅率(歐美中大部分是1.5%起跳)=15萬...
你每年要繳給政府15萬房屋稅...
你負擔的起嗎???? 哈哈哈...
ps. 很多人說我看空房地產, 其實是我比較保守, 我會控管自有資金, 避免被火燒到, 我看房地產前面有政府層層關卡, 所以我知道要保守為宜, 或許不會開徵房屋稅, 但是如果開徵, 我一定會全身而退, 死的是投資客, 不會是我
好啦, 我講完了我的想法, 我對於房地產看很空, 我也不會進場買房地產, 準備來繳稅了...
ps. 我們名下目前有3間"舊"房子喔... 我是用解釋的方法, 讓大家了解是如何課徵稅率的, 我找不到更好的名詞來說明... 我並不排除, 政府想要實際成交價來計算房屋稅... 這對國庫來說,真的很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