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新竹房市看來真的不行了!!

來說説最近看房跟買房的過程好了,2個月前股市6千多點的時候去看親家qest,想說股市低迷,價錢應該好
談,結果完全不是想的那樣,中樓層出價到一坪28萬多,丁總還是不肯賣,一星期後代銷業務打電話來,本來想說他們願意接受我的出價,要我去下訂了,結果不是這樣,他只是跟我說如果要買的話,要我再加一個車位,真是無言,加2個車位總價1800多萬只能買室內35坪左右的小四房。富宇東方明珠也差不多,朋友上個月去談好的樓層也要28以上,是成交價喔。所以當我問到關埔有15樓以上有景觀的,成交25萬多的預售屋,建材格局都還算滿意就下訂了。反正是自己要住,負擔的起就不用想太多了。
約四年前, 光復路某12年左右大樓, 入手價360W, 月租1.5W, 上個月, 550W賣出.
本金200W入手市區某地段中古大樓兩間, 一樣月租1.5W*2....

沒時間討論供需理論, 繼續看房子找好標的去!
等晚點有空再來寫想法,先卡個位置..

很有趣,很多人講不出道理,就只會攻擊別人,想辦法鬥臭別人,讓這棟大樓沈下去....

有辦法做大事的人,講話就很有條理,把前因後果講的很清楚,不急不徐,把事情完整表達....

態度決定高度和未來的能見度和口袋深度...

從有些人談話,你就知道他的層級是主管還是打工仔...

你可以不同意內容,但請講原因和看法,攻擊別人只代表你的程度不高,沒辦法跟別人討論事情...
----------------------------------------------------------------
Jmucvjd wrote:
約四年前, 光復路某12年左右大樓, 入手價360W, 月租1.5W, 上個月, 550W賣出.
本金200W入手市區某地段中古大樓兩間, 一樣月租1.5W*2....

沒時間討論供需理論, 繼續看房子找好標的去!
----------------------------------------------------------------


樓上說200萬買2間公寓,可以月租1.5萬,我覺得可信度不高...

一間房子100萬,租金卻1.5w,一年有18%的報酬率,屋主自租就好了,還拿來賣,很多房子的投報率才3%,還一次買了2間, 還市中心..

我還沒看過房子價格低於100萬,還是公寓,不是小套房,所以新竹市中心每坪只有5萬????

這麼低總價的房子,房客跟你租1.5萬,政府應該請你當經濟部長喔...

果然沒圖沒真相,只有嘴砲..

九份老街 wrote:
很多竹科主管,不願離開竹科舊廠,大多是因為卡到好位置,且新廠建廠太操了,
容易陣亡當砲灰,或是變成幫空降部隊打頭陣的墊背,撈不到好處,才是主因吧!


內行的。
都在竹科穩定的廠卡到一個主管位,何必再去新廠戰鬥。新廠問題多機會多,出包機會更多。不小心直接掛點的比比皆是,除非連跳兩級,不然沒必要去博性命。

至於等待關埔房價下跌,會跌一點點,但是降到1字頭,真的有點難。

需求多不多??多呀,

大部分的人還是想住新大樓,新規畫的街道,和方便的光復路商圈,進園區也近。加上老婆小孩都在這邊了。能不買嗎??

就算之前買在別的地方,換屋會不會考慮關埔,會呀。

菜鳥當然買不起,但是老鳥還有一大堆。夫妻在園區混個十年,好歹加起來都有自備款300~500萬。如果沒有,你真的選公司的運氣不佳。運氣好家中贊助個幾百萬。關埔千萬鳥籠也是剛剛好,付得輕鬆寫意。

當然現在才進園區的工程師,除了台積電,聯發科,很少聽到超過百萬的工程師。

人家會斷頭嗎??人家生活品質不好嗎??大家怎麼都這麼看衰別人。

facebookAdm wrote:
樓上說200萬買2間公寓,可以月租1.5萬,我覺得可信度不高...

一間房子100萬,租金卻1.5w,一年有18%的報酬率,屋主自租就好了,還拿來賣,很多房子的投報率才3%,還一次買了2間, 還市中心..

我還沒看過房子價格低於100萬,還是公寓,不是小套房,所以新竹市中心每坪只有5萬...這麼低總價的房子,房客跟你租1.5萬,政府應該請你當經濟部長喔...

果然沒圖沒真相,只有嘴砲..


同意
這五年內360萬應該買不到12年大樓
我老弟買在自由路都要650萬了..

四年內360萬....應該是記錯了.
土城加藤鷹
9kkkkkkkkk wrote:
關埔有15樓以上


這個地方真的是只有交通方便
幹過廠務或工安的都應該不會買關埔/金山街週邊的房子..
買來也是投資租人...
要命的買遠一點,最少要過高速公路..>.<

產能越低COST DOWN
SCRUBBER 特別是implantation用氣體...
PH3/AS....用burn box的那種,會調低燃料量
在很理想的狀態也會因為溫度溼度影響..
燒不完全的部份就請.....附近的人體SCRUBBER 幫忙了..




土城加藤鷹
9K大, 實價課稅有2種意涵, 一種是交易後的課稅, 一種是持有房屋根據房價來課房屋稅...

我看衰房地產的原因, 是我認為政府2種稅率都會課, 解釋如下:
1. 歐美澳德等先進國家, 都有根據成交價課徵房屋稅, 如果要避免房價被炒作過頭, 居者有其屋, 讓大家把多餘的房地產釋放出來, 這是很好的方法, 連中共2天前都宣佈了這項措施, 這變成一種趨勢, 這一招可以讓有錢人多付房屋稅, 讓沒有錢的人, 可以買到房地產, 還可以壓抑炒作

2. 目前台灣政府稅收短缺的問題, 很多政府基金都面臨2020年破產風險, 問題是所得稅, 汽車稅, 證所稅都課徵到極限了, 剩下有一個超大餅還沒有動到, 這個部分是6兆/年 政府稅收, 而且是民怨之首, 該徵而未徵, 那就是實價課徵房屋稅, 課徵了這個之後, 台灣全民享的的福利制度, 可以媲美歐美, 持有屋者一年的貢獻度,資金可以每年建一條高鐵, 或是大家可以享用免費的健保, 政府有稅收才能做事, 而且這是從相對有錢人的身上擠出來的

3. 關埔區塊90%的園區人買不起那個價格, 所以你要脫手很難, 竹科沒發股票了, 你買了你的生活也會過得很痛苦, 窮的只剩下房子, 關埔區塊很多投資客想幹一票就走, 他拿600萬, 想做3000萬的生意, 他們不像竹科工程師有穩定的收入, 他們前有奢侈稅問題, 後有寬限期問題, 資金缺口的壓力很大, 房子又不好脫手, 如果經濟持續走軟, 他們的屋子就會進入法拍市場, 投資客每個月要繳房貸, 房屋市場又很冷清, 政府一波波的打房措施又過來, 很多人晚上壓力大到睡不著覺, 如果某人失業又揹 2000萬房貸, 大概就能體會那種感覺, 我等著房蟲斷頭

4.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聲浪, 要求政府拉高房地產貸款利率, 降低房地產炒作, 這對屋主有影響, 對口袋不深的投資客, 影響更大, 這對想短進短出的持有人, 資金缺口壓力越來越大

5. 很多人實價登錄前進場, 事實上太猴急了, 等到實價登錄開獎後, 如果關埔區平均成交價是14萬/坪, 會有誰願意進場買20萬/坪, 這會造成成交的機率降低, 或許是說屋主想要賺暴利的機率很低了, 屋主成本價賣出房地產是比較可能的, 泡沫價終究會回歸正常的價格(開價嚇死人, 成交笑死人)

6. 房屋稅率計算的方法(假設政府要開徵的話):
1000萬價值的房地產*1.5%的稅率(歐美中大部分是1.5%起跳)=15萬...
你每年要繳給政府15萬房屋稅...
你負擔的起嗎???? 哈哈哈...

ps. 很多人說我看空房地產, 其實是我比較保守, 我會控管自有資金, 避免被火燒到, 我看房地產前面有政府層層關卡, 所以我知道要保守為宜, 或許不會開徵房屋稅, 但是如果開徵, 我一定會全身而退, 死的是投資客, 不會是我

好啦, 我講完了我的想法, 我對於房地產看很空, 我也不會進場買房地產, 準備來繳稅了...

ps. 我們名下目前有3間"舊"房子喔... 我是用解釋的方法, 讓大家了解是如何課徵稅率的, 我找不到更好的名詞來說明... 我並不排除, 政府想要實際成交價來計算房屋稅... 這對國庫來說,真的很補...
過高速公路到鐵路這一區塊,新房子不多(比起關埔),選擇也比較少,若扣除昌益的案子,能選的真的沒幾個

我不知道j大的買價
不過四年前正是金融海嘯最烈的時候
水忽然退的時候什麼都是有可能的
那個時候看一些運作的不是很好的舊大樓
即便位置不錯
還是出現不少現在難以想像的價位
但是位置好運作的好的社區,其實是比剛蓋好的還抗跌
中間的關鍵就是持有人的穩定性
我想再來一次還是會一樣

isohera wrote:
同意
這五年內360萬應該買不到12年大樓
我老弟買在自由路都要650萬了..

四年內360萬....應該是記錯了.


j大說的是本金200吧....

facebookAdm wrote:
樓上說200萬買2間公寓,可以月租1.5萬,我覺得可信度不高...
  • 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