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新竹都會區捷運系統構想


jokohnson wrote:
不要再期待張老出來號召了,這種國家大事,號召者一定是政客,不是藍的就是綠的,


當然這種是一定是政客,財團,地方派系都差完湯圓後,才有可能讓藍圖過。

表面上為了改善交通。本質上是為了這些財團蓋的地段的房子或商辦。

所以園區內的交通,干財團什麼事??它們又不在園區上班。也不用每天塞車。

財團看得是外面光復路,關東路,或許下一步要開發哪邊的地段,那邊會多一個站。

isohera wrote:
不在這個產業不要亂放...(恕刪)


哈哈哈~沒錯~許多公司都有為線上技術員設立交通車,何必花這錢坐捷運呢?

捷運竹科線絕對不會是唯一正解,尖峰時間短班距、深入園區內的路線、不用蓋高成本的車站、鋪設軌道etc.,怎麼看都覺得低成本的公車更容易做到,大眾交通工具何必執著於捷運呢?

台北為什麼發展的起來,因為台北線上公車已經不夠龐大的通勤族使用,已經不是加開班次能夠解決了,高載量的捷運成為解答。而且台北哪條捷運線沒伴隨著公車路線?一味的先開發高成本的捷運,不採用低成本的公車,節能省碳的cost down不是這樣做的吧?加上捷運本身是超高用電的交通工具,沒一定的乘載量並不會節能省碳...

我是老台北人,很了解捷運的好,我也希望我在竹科上班不用再自己騎車、開車在路上塞,但是我也經歷過台北早期沒捷運的時代,知道捷運為何而生。沒先培養通勤族,怎麼養得起捷運?高捷的例子歷歷在目,不要只看到捷運的好,而不去評估捷運背後需背負的高成本。
通勤族是怎麼來的,開車也算通勤,其實大家都是通勤族,

所以並沒有所謂的先有捷運才有通勤族的說法,或者是先有通勤族才有捷運的說法,

捷運只是交通工具,

高捷的理由不是為了通勤族設的,當初的理由是"發展觀光",我就是老高雄人,

仔細觀察高雄的站點不難發現,都是觀光景點,高捷有市政府站嗎?

市政府在四維路,離中正路還有一段距離,但也能設站點呀,台北市政府也不是剛好在捷運旁,

主要顧客是觀光客耶,當然會賠錢呀,不是為了通勤族設的耶,

假設為了學生設立,有幾間學校真的獲得??中山跟高師大可能比較近站點,

高大第一科大都需要接駁車,高應大高醫樹德都離站點有一段距離,

講正經的,有多少人有閒錢跟閒工夫每天去觀光的呢??可憐的高雄市政府。

"錯誤的政策很可怕的"
中國時報【沈婉玉╱台北報導】0525

中央政府加上地方政府長短期合計舉債已達六兆元,創下歷史新高。除中央政府舉債逐年增加外,地方政府舉債也愈來愈高,包括宜蘭縣、新竹市、苗栗縣三縣市,舉債已超過法定限額,南投縣、基隆市、花蓮縣、新竹縣也在舉債「破表」邊緣。

為加強債務管理,財政部昨日表示,將比照財政部建置國債鐘,每月公布國債資訊,自今年七月十日起,將在各地方政府網站首頁公告地方債務。公告內容包括前一個月長、短期及自償性債務餘額、平均每人負擔債務金額等資訊。

財政部最新統計指出,截至今年四月底,全國負債破五.六兆元,創下歷史新高。各地方政府中,以宜蘭縣、苗栗縣、新竹市債務已經超出法令上限。南投縣、基隆市、新竹縣、花蓮縣等縣市,也都接近舉債限制額度四十五%。

公共債務法規定,地方政府的一年以上債務餘額,占歲出比率不得超過四十五%,但宜蘭縣高達六七.七%,苗栗縣政府也多達六三.九九%,新竹市也來到五十.四四%,皆大幅超過法定額度。

國庫署官員表示,已要求債務超限的縣市提出償債計畫,按季管控,若未照計畫改善,就不會再撥放一般補助款,根據觀察,目前此三縣市都照計畫執行債務管理工作。


回到現實吧
去電視機前看衛視電影台

Chen, Yungchih wrote:
很開心看到有人那麼用...

至於每次提到園區的大眾運輸工具時,一定會有人附帶的提一下責任制的園區不適合。不過我想說不是每個人都是爆肝工程師,其實每間公司都還有為數不少能夠準時上下班的人,不然上下班時間是在塞什麼? 不是嗎?
(恕刪)


準時下班接小孩。
安親班老師是工時制。非責任制
然後有兩條路
一。 回家上網辦公事
二。回公司與未婚沒小孩(留在公司吃飯)的同事會合••••••••
secretperfect wrote:
哈哈哈~沒錯~許多公...(


我是老台北人,很了解捷運的好,我也希望我在竹科上班不用再自己騎車、開車在路上塞,但是我也經歷過台北早期沒捷運的時代,知道捷運為何而生。沒先培養通勤族,怎麼養得起捷運?高捷的例子歷歷在目,不要只看到捷運的好,而不去評估捷運背後需背負的高成本。

恕刪)



只能説你lag

台北捷運是一個錯誤示範

太晚建捷運所以有很長的交通黑暗期
及世界最貴捷運的奇跡

人口密度如此高的台灣都會區
不作捷運的理由都是的強辯

百年前即便是鈕約與柏林
人口與密度都沒新竹縣市多

只能説官員的腦袋還在綁辮子

cjhsu67 wrote:
太晚建捷運所以有很長的交通黑暗期

晚建成本會高,主要是徵收土地等成本

所以都市計劃要先做好

規劃好的路線,先推公車專用道,就是很好的方法

時間成熟,公車專用道就能很容易轉換成捷運路線
我只能說版主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1.新竹蓋捷運很難,為什麼?因為蓋捷運要很多錢,現在中央政府被高捷給嚇到了,所以要蓋捷運很難。
你知道要弄捷運之前,要先作一個評估,評估每日搭乘人數有多少,多久能損益兩平。
之前高捷要建之前所評估每日搭乘人數,之前看新聞說一年只有一天達到,就是跨年那天。
當然現在一定有更多人搭乘。
蓋一條捷運要花很多錢,蓋了之後又要燒錢,我想以台灣中央政府的財力,目前應該很難負擔吧!

2.既使有錢要蓋捷運,路線怎樣規劃我想又是一番腳力,為什麼?因為利益龐大啊,政治人物、工程包商、地主都想分一杯羹,所以既使有錢我想路線還有得吵。

3.免費公車是比較容易的作法,但是現在很多縣市偏遠路線的公車都縮減班次了,因為虧損太嚴重了,只能以縮減班次因應,如果新竹縣市政府財政OK,我想是很好的作法。但看報紙上寫新竹縣市財政負債好像挺高的。

4.台鐵捷運化目前新竹縣市政府看起來是朝這個目標努力,但以後則未知。台鐵本身也虧損嚴重。

其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Money,Money,Money。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沒錢啦!
中央政府的稅:
(1)加所得稅,我想人民會罷免政府吧!油電雙漲的憤怒,不可不慎。
(2)資本利得稅是可行的辦法(有賺錢即課稅,公平正義)證所稅就吵得沸沸揚揚,土地實價課稅目前是沒有影子,不過九月一日開始土地實價登錄。

地方政府的稅:
(1)土地稅吧,新竹縣市不是大幅調高土地公告現值,來增加稅收。
地方政府的稅我不太清楚。

各位知道嗎
當初桃園鐵路高架化遭人抨擊
大家都地下化不要高架化(誰都不想要高架化)
鐵路局是數年前評估的
所以如果不作就一切歸零
評估鐵路地下化一公里要五十億
高架化一公里要二十五億

大家都是自私的只要有捷運房價就會漲
管政府負債多少借多少錢關我屁事的自私心態
如果政府發行捷運公債請問多少新竹人會買單
講出來笑笑
看一年期幾趴利息給你
如果說動到你皮包每個人不靠夭才怪
有小孩的為什麼都不替下一代著想不要把下一代又預支光了

現在政府官員作事只要譁眾取寵就可以了
為了選票講大家愛聽的作大家喜歡的看
反正沒錢再借就有了裡面油水大家背後橋好
任期到了下台誰都不用為政策負責
可悲的台灣人不用為自己作的事負責嗎
大大

您的"新竹都會區捷運系統構想"是一個很美的夢
但真的只能說是夢
要付出於實現
除了"難"外
還是"難"

為何如此說

1)一項重大公共建設的投入, 是要經過多方評估, 簡單來說就是錢從那來
其次再去評估當地未來人口發展, 是否有達成興建此交通建設的需要.

就資金來說, 你說的大新竹地區, 就土地取得來說可能就要百億新台幣(就現值而言), 其次是建設可能也要百億以上, 這麼多錢, 不要說竹苗地方政府, 就算是中央也會說"沒錢".或許有人會說"那BOT", 財團不是傻瓜, 投入千億在這, 可能地球末日, 還無法回收.

就人口密度與使用而言, 都會區捷運系統能讓有多少人會接受, 只能說是未知數.

2) 台北捷運能賺錢, 是因為它剛好在全台灣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使用被市民廣範使用; 它是由政府出錢興建, 轉移給市府是大股東的民營公司(台北捷運公司)經營, 台北捷運公司沒有折舊,支付利息與回饋金上繳問題, 錢全數入袋, 所以它當然賺錢.

同樣的例子在高雄, 就變成失敗案例; 看看已換幾位總座...

看到高雄的案例, 你新竹還要嗎


3) 六家支線現在的載客量, 要不是有佛心來的"台鐵"再那稱著, 如讓任一家公民營公司去經營, 真的會很想哭. 或許再等等, 最快五年, 最慢二十年, 看看載運量是否可以和當初投入成本打平.

總之, 與其談論"興建都會區捷運系統"遙不可及的夢想, 不如先想想如何改善上下班時間交通問題較實際點.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