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 預算三百億

cckm wrote:
先別說大都市,想要和屏東比軌道建設嗎???

屏東縣?不就中央提出前瞻計劃是,才委請高雄市捷運局代辦捷運規劃。
這叫很用心
新竹市捷運奮闘了二三十年,叫不用心?
說屏東比新縣用心,這點我可以同意。
既然已有六家線做為高鐵台鐵間的快速運送,現在的輕軌規劃何苦一定還要侷限在高鐵台鐵的運輸?
以現在揭露的未核定版本,大大覺得用心嗎?紅綠線有一大段平行,相距僅約五六百公尺,有其必要嗎?新竹市大多地區都尚未有輕軌,有必要如此集中嗎?整條紅線折來折去,許多轉折點都在路口不甚寬廣住宅稠密之處,這樣好嗎?新竹非六都也沒有捷運局,這樣的設計,我很懷疑適合現行國車國造的系統。

Ace.H wrote:
如果說新竹市不用心,回頭看一下新市的捷運奮闘歷史,那全國對捷運不用心的排名,新竹市應該是倒數第一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7%AB%B9%E6%8D%B7%E9%81%8B
真的也不能說沒成績啦!六家線就是原本輕軌規劃的紅線被閹割的成績(恕刪)
Ace.H wrote:
屏東縣?不就中央提出(恕刪)


說點不好聽的, 奮鬥委外撰寫規劃報告書嗎? 都N版了!

上次最後一版之工程費路面軌印象裏估計還比高雄輕軌要高, 不知道是新竹物價高還是什麽的, 編列工程費也高人一等, 不過剛出社會時作過幾年工程領域, 有些狀況下, 高估編列不算太鮮見

摘錄幾個維基對竹市公車2020狀況, 最重大的是不再有免費公車通通收費, 一方面使用者付費, 另一方面先前的免費公車也增加不了公運人口可能, 說白了無法像台中市一樣, 再說免費還是要補貼業者, 錢當然來自稅金

===
2020年1月1日:81路更改行駛區間為 古奇峰 - 新莊車站,取消先經建功路/關東路,改走關新路[12]
2020年1月2日:55、57路停駛[13]
2020年1月22日:71、72、73、世博3號、世博5號取消刷卡免費,改成一律付費。[14]屆時新竹客運一開始營運的所有免費公車路線皆已停駛或改收費。
2020年1月:新式公車站牌啟用,整併市區公車、公路客運、國道客運在同一站牌上,分為長條式和旗桿式,於中正路 (車站前-竹光路口)、中華路 (二段、三段)、光復路先行更新
2020年5月21日:83路變更班次,包括假日停駛、末班車提早。以及開辦支線83區 (不經轉運站)[15]
2020年7月15日:52路縮短平日離峰班距由 120 分鐘改為 80 分鐘一班,假日尖峰班距由 30 分鐘改為 15 分鐘一班,但平日及假日的末班車時間由 21:00 提早至 20:45。[16]
2020年8月11日:50、51、52、53、81取消刷卡免費,改成一律付費,屆時新竹市不再有免費公車路線。開辦幸福小黃浸水線、香村線[17][18]
==
公車公運增長不起來的, 要說變軌道就能大翻身, 只能....
hydrogen1104 wrote:
新竹縣,新竹市顏色一致之後,才有可能做這種大型的公共建設了

這樣民進黨政府算有刁難新竹縣政府嗎?

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竹科最後一段 竹北到竹科車程將可縮短到10分鐘
縣府表示,第3期工程的中興路至力行路段,全長約1.3公里,寬度30公尺,獲內政部營建署「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 」核定補助工程經費11億8611萬元,由中央負擔9億7261萬元,縣府配合2億1350萬元
小客5509 wrote:
說點不好聽的, 奮鬥委外撰寫規劃報告書嗎? 都N版了!

委外和委外縣市有一樣嗎?
像捷運這種重大工程,政府自己只能初步規劃(需求,目的(大路徑站點)、效益等等),最後規劃都是委外。
高雄市幫屏東縣初步規劃,最後正式規劃還是委外。(因為涉及到工程可行性和成本分析)
如果中央肯點頭,新竹何需如此辛苦?
把新竹市捷運和中央奮闘史說成不用心或調侃都N版了。如果說你是住在新竹,我也覺得你心跟本不在新竹。
edwarddhliu wrote:
所以說「新竹縣縣長楊文科今天為了大新竹輕軌捷運計畫沒有竹北,怒轟中央施政有偏見」
是口是心非,表演給選民看的?
這叫喊爹喊娘?
已經講了,沒錢
營運後,每年的虧損可能還是個錢坑
如果中央願意大力補助,新竹縣當然願意興建

花幾百億興建蚊子輕軌
還不如在新竹縣市找幾塊地
把竹科內的標準廠房、辦公室、封測廠遷出
減少上下班時段竹科的人流
原本竹科內的標準廠辦改成宿舍
可以進一步減少上下班的人流
chiashin wrote:
還不如在新竹縣市找幾塊地

竹科X計劃
Ace.H wrote:
委外和委外縣市有一樣(恕刪)


不用好似逮到哪個點就在延伸差別
大新竹軌道規劃整整近20多年該有了, 第一輪軌道規劃如果沒記錯往南甚至延伸到竹南, 往後只要市長更替, 路線就會有所調整, 總的來說初一十五不一樣, 更別提個中許多貓膩

以前就講過了, 沒那屁股硬要吃那瀉藥, 竹市最大交通瓶頸多半圍繞園區, 但這瓶頸也非長時間如此, 真格局促者就上下班大約那每天五小時左右, 過了這些時間園區進出順得很, 園區內還有"免費"接駁小巴

竹市甚至竹市以外都是南來北往從隔壁縣市區開車上班族進出, 光園區大量路邊停車格不收費在不用白不用下, 要說蓋軌道就能把這些四輪爺趕到軌道車廂多加利用, 那叫天方夜譚, 除非管理局強制施行收費政策

市區公共運輸先天就運量難以增加, 後天配套又無法, 把軌道當救命仙丹, 不要成了糖衣毒藥,

路線目前到底大致底定都未決, 首要路線還有設置方式又影響工程費估算, 工程費又牽涉自籌款與其他縣市分攤, 還有中央資助比例, 就算中央多給點資助到六成, 竹市應還難以自籌

一開始標題三百億, 在幾年後的X版規劃費用灌一些, 往四百億造價挺進也稀鬆平常, 軌道這坑要竹市自立撐起, 全體市民做好各類地方稅或是規費加碼的心理準備嗎? 你有我沒有
edwarddhliu wrote:
這樣民進黨政府算有刁(恕刪)


有建設就是好事

至於中央刁難顏色不同的地方首長,這應該不是新聞了,是常識

顏色不同的首長要合作大型建設也是要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可能,捷運輕軌之類的我也很希望會有,畢竟我們也貢獻了國庫不少錢
機會,就像老二一樣,緊握就會變大
小客5509 wrote:
不用好似逮到哪個點就在延伸差別

有延伸嗎?
本來就是此外非比外,你把它搞錯了吧。

小客5509 wrote:大新竹軌道規劃整整近20多年該有了, 第一輪軌道規劃如果沒記錯往南甚至延伸到竹南, 往後只要市長更替, 路線就會有所調整, 總的來說初一十五不一樣, 更別提個中許多貓膩

不然呢?這個規劃,中央說不行,隔年同樣的東西再送一次,每年送同樣的東西?
首長會變,有新的想法,不能變?
光現在的市長,都提出不同版本,可況時代改變,首長人不同,藍綠不同,都不改變才真的不用心。
科技再變,輕軌技術在這二三十年更是不可同而語,豈能用相同的思維?
  • 17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