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

新竹房市真的在跌了嗎?!?!

huhupig wrote:
2014-12-20 09:33 by huhupig
人人活到百歲然後呢?是負擔還是百歲人瑞將來會是買方主力?
生醫大概是這十幾年來最大的詐騙產業,每次都在放消息,喊一喊就能百病
痊癒。還長命百歲勒。
你以為三十五歲男女生小孩容易嗎? 如果不難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去做人工,
台灣人還榮獲全世界生育率最低國家,美國還有電視專門派人來做研究,真是世界之光, 生育率低嚇不倒我的是嗎,一切都是幻覺,一切都是婉君在那邊當空軍啦。


雖然我想再多跟你說一些,
不過問題不是在我說了甚麼,
而是你的思想太過於負面了,
造成你產生思考的盲點和想像力弱化
更使得你達成願望的能力變得更差,
或者是前進的路根本不是你想要的路

依照你負面的想法
台灣根本不應該產生全世界第一的台積電
HTC也不應該曾經做得好
IC design house也不用做了 靠別的國家設計就好了
新竹縣新竹市更不應該是全國第二第三收入的縣市
世界上更不應該有這麼方便的智能手機可以用

當世界做到這點了
你看到了你才相信,
當世界再往那個方向前進
你卻不相信.

根據下面報導平均壽命1984-2009 = 25年間 男性壽命增加約 六歲 到75.88歲

內政部官員表示,2009年兩性的平均壽命升至78.97歲,其中男性75.88歲、女性82.46歲持續升高。依內政部歷年生命表估算,台灣的男性在1984年之前還不到70歲,女性也是到了2002年才突破80歲,歷年女性都比男性壽命高。(世界各國的女性平均壽命都比男性高,主要原因就是男性的一生比女性操勞。)

這還是在生物科技出現前的壽命自然增加

這是知識的年代, 當營養和健康知識逐漸傳播,
有獲得知識和營養的人 就能得到更長的壽命和更健康的身體,
至於為什麼會講到年齡 那是因為人的壽命會逐漸的延長,
所以雖然出生率下降 只要生命延長的速度夠快, 人口並不會減少
這是來反駁前面有人預測台灣人口會快速下滑的論點.
老年人是不需要買房子沒錯, 但是年輕人對不起了, 老爹還活著 還繼續住在這房子裡,
請你自己出去買一間屬於自己百年的房子 不要眼巴巴的等著繼承老爹的房子

不過不管我說再多 依照你的想法總是在悲觀和負面的想法,
我認為電視記者的素質低落, 你還是少看點電視, 多和身邊成功的人聊聊
設法轉變自己悲觀的想法 比較重要.
讓心變成好心 讓人變成好人 做人成功 做事情才會成功!
如果你想變好 想變健康 但是沒有人幫你 都可以找我 我可以介紹助人的成功人給你認識.

我們這一代絕對過的比我們父母那代好, 沒有生小孩, 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不應該把他全部推給社會責任上
全國人口成長或減少對房價的影響只是因素之一,而且不是很大的因素。
原因在於,人是集體生活動物,從古到今,人口都有集中現向,那裡生活機能好就好那裡去。
只要資源可負荷,就會越多人向人口多的地區集中。
所以除了發生大滅絕事件,不然就算全國人口確實在減少,只是會使一些人口外移地區人口
減得更快,對生活機能好,人口集中的都市,人口還是增長的。
個人對房價是中間理性,房價不可能永遠是只漲不跌。從歷史看,計入通膨因素,房價是有跌
有漲的。地區性因素才是漲跌的最大因素。從古到今,建商的廣告都是,建案地點交通有多好
生活機能有多方便等等,從來沒有人推嬰兒潮會怎樣使房價上漲的‧
以人口減少的趨勢,去期望一些火紅地區的房價下跌,是有點像是揚湯止止沸。

再談人口增減問題(和房價無關,純討論)。
我是不太擔心,人口負成長議題的。
用數學去推論將來人口的增減,那最多也只是短期是對的,長期都會失準。
以前,台灣人口爆增,政府拚命宣導家庭計劃,從兩個洽洽好一個不算少,最後連沒有也很好
都說出口。人口爆增問題依然無解。
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如火如荼家庭計劃都來不及收兵,突然發現出生率急劇下降。

有養魚的人都知道,多大的缸會有多少魚。
在外力介入的生存條件不變之下,一樣的缸,不論你放多少魚下去,最後缸裡的魚數量是衡定的。
我曾經在四呎缸,放了約十隻孔雀魚,一年後都自動維持40隻左右(30~50隻魚),偶而會買幾隻
放進去,那也是基於優生考量,不是想要多養。放下去之初,魚當然是變多了一點,但
不管放了幾次,魚的數量最後還是維持約40隻不變。
有一次為了酸醶控制,把底土矽沙換成黑土,結果魚因一時無法適應,全部夾尾,接著陸續死亡。
最後只剩七八隻,存活下來的魚,適應了水質後,又開始生生不息。最後又回升到40隻左右。
(這期間我沒有補過魚)

絕大部分的生物都有這種適量適存的繁衍本能(沒有這種本能的生物會滅絕)。
人類的理性超越地球其它生物,有時候本能會被理性淹蓋,但人口數量增減到一定程度(和環境不合)時,
本能就會彰顯出來。
以前的嬰兒潮,是為彌補因戰爭所失去的大量人口,現在則是在調整過度增加的人口。
這是維持最適人口的自然震盪現象,無需過慮。
以前人口爆增時,
專家恐嚇大家,用當時的高生育率推算將來台灣會怎樣的人滿為患。
現在呢?
專家恐嚇大家,用現在的低生育率推算將來台灣會怎樣的人少又老。
將來呢?這些專家會不會再次的被打臉?

phalex3 wrote:
雖然我想再多跟你說一...(恕刪)
很多人主張,台灣生育率下降,所以房價不應該漲
很多人認為,台灣產業空洞化,所以房價不應該漲
很多人認為,薪水不漲,房價沒有續漲的立基,所以房價不應該漲


那麼,讓我來說說我理解的房價,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我一定是炒房的人,事實上,台灣有85%的人擁有房屋
只有那少少的15%以下的人,沒有房子
當年輕人慢慢長大,自立門戶後,這個15%會慢慢成長,
假如對於房價的「漲跌」只有一票可以選,你覺得是85%的人投漲的機率高,還是15%投跌的機率高?

星期五,我到台中搭高鐵出差,對平日一直待辦公室辦公的我,可謂收獲頗豐,原因有二

1.我拜訪的公司,是一家被馬來西亞公司購併的公司,在台灣大舉買公司,買廠房投資
2.回程的路上,排隊買高鐵票,我發現,我後面的朋友,口裏說著大陸口音,此大陸人代替他門的一行人約三四個買票,而且穿著輕便沒有大件行李在手(這表示他們可能是自由行,可能來台探親,可能已經籍由各種管道移入台灣),而這種場景,我早已在一年前在公館門市裏聽著商家主人口操大陸口音在對話,我以為,這些人只在台北出現,現在,這樣的人,已慢慢在中南部出現了
3.拜房的客戶,自己在烏日的逶天厝,已經從當年的一坪9萬變成一坪50萬了,就算房價跌個15%,也有一坪42.5的身價了,以新竹目前的就業水準和房價水準,新竹市和烏日比,不配有一坪30萬的水準嗎??

從頂新出售101股權的事件,到我舉的這二件事,大家意識到了嗎??外資、港資、東南亞資金,對岸人和資金,正一步一腳印的在收購我們的資產、公司和土地!!

假如,這片土地不值得收購,擁有豐厚資金和人才的跨國企業為何要收購不良資產??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你我所處的世代是世界是平的地球村時代,請不要再用二、三十年前,封閉的台灣島的價值來衡量自身的價值!!

以前台灣的土地只有台灣人買賣,因為我們是一個封閉的市場。看待目前的房市,要和股市一樣:台灣只要隨外資的進出,股市就會大震盪,同理,這個時代的台灣房市,也已經變為國際化的房市了,請不要再用「本地人的資產價值」來衡量「台灣房地產價值」否則你會發現,為何十年來,台灣的土地只漲不跌,簡直就是離譜!!

當政府強力配合民意抑制房價,造成的現況是大舉資金跑到日本去投資置產,結果,我們的房價不但沒跌,反而造成資金外流,大舉資金進入日本房市!!

而台灣,只能不斷的利用金融工具和政府房價政府抑制房價,但,房價卻不為所動!!

我只能勸大家,宏觀點看這世界,不要眼光一直放在同一件事情上,否則你會錯過很多人生中的美好!!

http://belongnews.pixnet.net/blog/post/30507627-%e2%98%85%e9%80%a3%e9%8e%96%e9%8d%8b%e8%b2%bc%e5%ba%97%e3%80%8c%e5%9b%9b%e6%b5%b7%e9%81%8a%e9%be%8d%e3%80%8d%e8%91%a3%e4%ba%8b%e9%95%b7%e4%ba%ba%e6%9d%8e%e5%b9%b8%e9%95%b7---

http://pr.ntnu.edu.tw/newspaper/index.php?mode=data&id=7809

還記得嗎??即使是民國78年無殼鍋牛的發起人李幸長,也不忘在抗議時努力在自己人生的耕
耘最後創造了四海遊龍企業,要靠天助,也要自救,不要永遠等著別人給我們魚吃,要自己去找釣杆釣魚!!
更不要認為,只要抗議,只要走上街頭,政府就會給糖吃,事實上,市場不會是單一個人或政黨影響的了的,政府可以用各種政策和工具來抑制房價,卻沒法抵擋外資用合法管道收購台灣的資產;而資金永遠都往報酬率高的地方走,資金也永遠往「便宜」的地方買東西!!這就是台灣的現況!!你,22k的薪水,我,拿錢請你幫我一個月賺超過22k的資金報酬,完了以後,再順便賺賺這個島上的土地增值,這就是我看到的台灣!!

當你們一直在嚷嚷著,房價貴的不像話時,其實事實不是房價貴,而是企業主賺錢沒把資本利得合理的分配給員工!!然後大家一直在嚷嚷房價貴,於是一堆覺得這裏房價便宜,人工也便宜,人才水準又高的外資不斷的移入收購我們的公司和土地!!看懂沒,各位親愛的鄉民們!!
就算顧主在合理給薪, 房價也超出太多

房子本來就是投資使用

什麼出生率, 供給理論都沒有用
重點只要利益在, 房價就會高,
如果有一個投資商品.每年都能漲10%, 當然人人都跟著買, 每天叫供需供需.. 正義正義的..
有病喔!
從大豆到玉米, 再到石油, 那一個東西沒有人投資.

當然, 有上就有下
投資行為,自然有賺有賠... 自己買定離手..

多頭十年
如果回到基本自住市場, 那麼地產只有慘字...


看看油價, 每週每週下跌
人們的心態,不是趕快加滿, 是能少加就少加....

房子也一樣
一但跌了, 不要說投資客, 連自住市場也不會有...


那麼房市轉下了嗎?
【地產專欄】李季鴻:投資客賣不掉房 法拍物件爆量
房市成交動能愈來愈差,恐造成房市「無量下跌」,法拍市場也冷颼颼,可用「慘」字來形容。


這一次
台灣的房價最有可能是 慢性下跌
不過趨勢己經向下, 投資行為全面退場, 房市的量能更縮...

整個台灣的局面
面臨 漲也漲不動,跌又怕崩盤.

如果真的有一波行情, 大家都想要先跑再說, 因此怎麼可能出現那一波逃命波呢?
現在就是比賽誰支撐的久了..

這樣要死不活的情況,可能到2016年都這樣子
話說上頭有大大提到房價跟當地的收入有關

這波房市多頭大概是從2003 sars結束之後開始的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 新竹市的家庭可支配所得如下
http://win.dgbas.gov.tw/fies/comment.asp

年別 平均 中位數
92 1,078,255 921,105
93 1,217,297 817,750
94 1,092,427 842,150
95 1,171,277 975,598
96 1,277,464 971,385
97 1,187,288 981,169
98 1,133,833 1,024,342
99 1,184,598 1,031,241
100 1,152,707 1,044,186
101 1,132,620 962,205
102 1,224,310 1,099,389


新竹市 2003 前後房價平均不到一坪10萬
今年依照信義房屋的平均房價大概在每坪16~20萬之間
看起來相關性也不高啊
liveinpeace wrote:
話說上頭有大大提到房價跟當地的收入有關
這波房市多頭大概是從2003 sars結束之後開始的


在台灣 房價 跟人口,出生率,房價所得比和租金報酬率都無關

房價就是會每年漲10% 不買明年更貴 XD



喔對了 每個model 都會有worst case 現在你覺得是正常還是異常?

可能要過十幾年才能確定...
F.U.01 = F k you 01
跟房地產無關~~

我自己是在生技慘業~~~

薪水真的很低><"~~~

但是我還是相信 未來是生技業的天下~~~

股王應該也是有機會~~~

只是生技真的沒辦法在短時間內 看到結果就是~~


房地產看空也好看多也好~~~要買的人注意自己資金

還願意等待的人!!!!!!就做好如果房價繼續噴出的打算~~~~


和很多人比起來,致少在這個論壇上的人識字,會用電腦,還會寫出一堆論述出來,表示大家的知識水平有在一定水準以上



我想把我觀察到的現象和大家分享,不管對還是不對,以下是我的發現:
1. 從食安問題,看到這個政府的沉淪與失德
2. 從選舉結果與執政黨後續反應,看到這個政府的崩壞與失能
3. 從選後國民黨推內閣制,看到這個政黨的失德失能與墯落
4. 從這則新聞,我們看清,這個國家主權與人民的權力正以重力加速度的方式被出賣。
http://www.setn.com/news.aspx?pagegroupid=2&newsid=53797

假如你到此時此刻還沒清醒,這個政府保護不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權,你還在相信他開出來的政治謊言支票,那麼n年後,你失去的,不僅僅是你的財權正在快速的被買走,而且,連國家的主權也會因為各種不同形式慢慢落入別人的手中。如果你還在奢望得到利益的人自己立法把利益吐出來給你,那就是在做白日夢!!有人去抗議,但,還得自己更努力去獲得資源!!否則你會發現,經過二三十年,你既成不了李幸長,你也成不了陳為廷!!

石油以20%~30%的價格在崩解
盧布以30%的速度在下跌
日元以以破130之姿往下墜,
接下來,國際間的匯率、國際債務,國家資產、資源、公司、世界主權,窮人與富人,會以n倍的速度乾坤大挪移

十年前,當台灣人還在笑大陸的廁所沒門時,十年後,大陸人以土豪之資橫掃全球資產!!

同胞們,請不要再把眼光放在阿基師與劉喬安的桃色新聞了
世界發生了什麼事,當你查覺異常,你就查覺了獲利的機會,不要再沉醉在假象裏了,快去找魚桿釣魚吧!!

suan2289 wrote:
就算顧主在合理給薪, 房價也超出太多
,...(恕刪)

超出太多是指超出購買力還是超出房子應有的價值?
購買力問題,涉及到自住或没資的購買力,比較複雜暫且不談。
如果是漲超過房子應有價值來說,之前就有分析過。
以漲太多的關埔重劃區為例,該區蓋的都是二十幾層的大樓,其成本約12萬/坪。
加上土地成本,以光埔全容積獎勱的建案,一坪(建坪)約持分15%的土地。
一坪(土地)成本約60萬,那麼光埔一坪建坪的成本就是12萬+9萬(60萬*15%)=21萬
建商還有管銷成本。
光埔現在行情約在25萬左右,是超出太多了嗎?
也許有人會問,那光埔以前不是有賣21萬/坪左右的大樓嗎?
難道建商是虧本賣(加上管銷成本就虧本了)?當然不是!
這些早期卡位的建商,土地成本都比較低(有低到目前行情一半的),所以並沒有虧本在賣。
(還有很地段臨15米以上的建案都會有一定比例較高價的店鋪)
可以預見,以前取得還沒蓋的土地,將來,建商也不會佛心的把土地漲價部份吐給買房的消費者?
尤其是光埔的容積獎勵日落在明年七月,還有土地轉手易主後,將來光埔建案每坪的成本勢必墊高。

當然房價趨勢,是漲是跌,因素不是只有成本分析,成本分析就是房子價值的基本面。
綜合其它因素,每人心中自有一把尺。但切勿只因大樓賣比較貴就胡亂相信,什麼蓋大樓,
建商膁一倍之類的話。
大樓比較貴,是因其大部是蓋在土地昂貴的地段,其建物造價也比透天或公寓高很多。
  • 1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