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av24 wrote:若50年後發現電池新材料 (恕刪) Tesla 據說開發長壽的鋰電池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million-mile-battery-tesla-miles-lifetime-2019-11
sunyearhuang wrote:大家都以為公車便宜,是因為公車建設、道路建設的補助和養護沒有自償率的門檻。 台鐵是國營事業,高鐵是政府當老闆的民營企業,北捷高捷背後都是政府在經營,所謂養路費用,左手交右手爾.公路使用者一樣得繳燃料稅和牌照稅.公路運輸的優勢是彈性及更有效率的路面利用,軌道運輸可以節省能源,需要大量運送時效率高.缺點就是缺乏彈性.台鐵甚至也緊縮貨物運輸功能.
sunyearhuang wrote:光這幾輛電公車,一年市府要補貼近三千萬。 免費公車的補貼必需要足夠支應經營公司的人事/保養/合理利潤種種,要不取消補貼,讓免費公車族再回到2/4輪行列,也是無妨.電池一直是電動汽機車的罩門,目前還無解.
新竹的交通問題80%以上跟竹科通勤有關其實輕軌只要兩條單向1) 竹科向北到竹北 (上班往竹科,下班往竹北)2) 竹科向西到市區 (上班往竹科,下班往市區)請各停靠站的公司捐錢興建, 捐越多離車站越近除了上班時間, 其他時間都不需營運
Sensation owner wrote:新竹的交通問題80%(恕刪) 輕軌如果路網不夠密,還要走路走半天才會到車站或公司的話,我相信園區工程師不會想搭的啦。工時都那麼長了,還有時間在那邊每天散步嗎。新竹面積也不大,公司旁邊的大樓說真的也還沒有到天價啦,機車拐個彎就到公司了,何必吃飽太閒走路走半天去搭那個甚麼輕軌。輕軌的客群應該是以學生跟老年人為主才對。
cckm wrote:何妨先說說輕軌打算如何接駁?所有的軌道系統皆離不開接駁(恕刪) 路線嗎?輕軌路線都未定,只有大仙才能規劃劃接駁吧!至於原則,也沒什麼學問,近距(500~1000公尺)公共自行車,遠距公車或自行開車到捷運站停放(要有停車場配套)。新竹因有科學園區龐大就業人口的特殊性,應有巡迴公車接駁,以我之見,園區應有環區輕軌支線配合接駁。以國家之力養一條支線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