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見友樹 wrote:除非有哪個人敢當黃大洲那樣的人 何必談那麼遠的事,前幾年台南地下化才拆了一批,還是在抗爭許久後硬生生拆掉的.跨站不是問題,斗六、竹北、苗栗都送審了。 剛蓋好的跨站車站怎可能拆掉?竹北和苗栗的跨站式車站都蓋好些年了,況且,竹北那個鐵皮屋車站,和新竹「大車站」怎能比?不是跨站車站不能動,而是在這時選跨站車站,要立體化,絕對排很後面............
冰見友樹 wrote:換個人做也沒有人敢去拆其中一項立體道路導致竹市交通混亂、得罪文史家。政治人物要選票的,沒有人想當黃大洲為了台北未來得罪到太多人。 到處都在鐵路立體化,已完工的屏東,興建中的嘉義,彰化,宜蘭,桃園,怎都不怕得罪人?別的地方都可以做,就政治金童特別怕事???
cckm wrote:到處都在鐵路立體化,...(恕刪) 那些地方你能舉例出一個只要立體化施工其中一種要拆掉才能進行的地方,看就知道你們都沒有實務經驗,只會覺得為什麼不可以。而且新竹範圍比你口中上述地區都還狹小,也沒有上述立體化頭號條件平交道,你說了就可行?施工工法你了解多少?在一個道路已立體化的地方硬是要搞鐵路立體化效益有多大?你說有就很大還很好施行,拿別的地方難度都沒新竹大的來說新竹可行,你先去看一次人家的報告回頭看新竹現況。我就問你,你有鐵路相關知識嗎?怪東怪西還硬要拗?可以,你可以你上。當一次新竹市長去看看人家資料,可不可行都會知道,那個議長就是在硬扯且不具實務知識。還有反對都鐵粉,講不過先扣帽子怪別人,那只能說你說的都對。終歸到底,沉迷於不切實際的立體化面對質疑通通扣上鐵粉、新竹市長也不是只有小智說不過智維拉上場。不想就實際面去討論問題,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通通扣上鐵粉跟智維拉救援。這問題二十年前就有討論,能執行早就弄了,不敢送交通部根本不是小智一個人的事。如果你覺得你對,你可以問問高虹安敢不敢弄。
現在重點確實是高的想法,我對於他在改善交通部份只有智慧交通實在很有意見。除了鐵路立體化,像輕軌要不要蓋?特2號要不要開?客雅大道要不要接高翠路等,都希望他能夠表達他的看法。鐵路立體化的部分,當然能地下化最好,不行的話高架化我也能接受。如果只能大車站,那真的就算了,但希望能告訴市民立體化不可行的原因。輕軌的部分,我個人認為紅線的難度太高,在交通維持的部分幾乎是不可行。如果真的要推輕軌,反而應該是綠線優先,並且鼓勵以辦公室為主的園區公司搬到x基地做分流,園區有提供接駁或高乘載的專用道。冰見友樹 wrote:你可以問問高虹安敢不敢弄。...(恕刪)
冰見友樹 wrote:這問題二十年前就有討論,能執行早就弄了,不敢送交通部根本不是小智一個人的事。如果你覺得你對,你可以問問高虹安敢不敢弄。 高虹安要不要弄是她的問題,但是林智堅當了八年市長只會弄大車站,那絕對不會是高虹安的問題.要送交通部審議有啥不敢的?斗六,苗栗,竹北為什麼敢送?我就問你,你有鐵路相關知識嗎?怪東怪西還硬要拗?可以,你可以你上。 難不成林智堅就有鐵路相關知識?搞不好還沒我多.他就是當了八年市長,還不准別人批評幾句???
cckm wrote:高虹安要不要弄是她的...(恕刪) 原來你想歪到不能批評林智堅喔,是不是接下來想把支持的說成塔綠斑?我整篇文章也只有說真要說新竹那麼久都沒送審,不是只有他不送審。你硬要說不能批評他,還暴怒。你沒辦法理性討論那到此為止,我就支持大車站甚至不要變,因為可行性比你空想的還高。怎樣?新竹市長辦公室最好是沒有資料,你說你比他專業連施工工法和問題一事你都沒辦法跟我辯了只好把焦點轉到能不能批評林智堅想塑造成是反對地下化都他的鐵粉和支持者。你覺得你專業,來,告訴我你的工法來辯到我覺得你說的可行。你可不要告訴我可以鐵路高過陸橋或是低於地下道的神奇工法喔。我看過那種一看就知道連坡度限制都無視把台鐵當雲霄飛車的神奇工法。最後地下化維護經費高得很嚇人您可知道?新竹是不是六都經費沒那麼美好。您可別跟我說新竹人完全跟你一起贊同這負擔,看你會在這邊說這些絕對沒想過很多的細節問題。
如果是高架化,應該是跟嘉義一樣走高路軌,增加的成本並沒有很多。未來嘉義的高架鐵路是直接跨過垂楊大橋,工程期間對交通的影響極低。如果是地下化,基本上不可能挖比地下道低。影響比較大的應該是西大路地下道,再來還有光復路地下道車流也不少,會有一些黑暗期,大概只能留到最後施工。冰見友樹 wrote:你可不要告訴我可以鐵路高過陸橋或是低於地下道的神奇工法喔。...(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