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如果您是新竹市長,您會如何做呢?!

s0923539218 wrote:
就算下屆不是綠營人馬繼任
後面的人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那不一定,桃園高架化先期工程都動工了,
一樣被擱下...........
新竹舊市區最需改善的就是交通
當年來到新竹
騎車順著光復路地下道穿過去
竟然回不來
後來發現回來要鑽旁邊的狗洞
現在想起還是哭笑不得
如果有經費卻不解決
實在是非常惡劣
也許下任市長該換個從外縣市來的做做看
+1
第一次騎機車來新竹找工作
竟要從中華路鑽地下道才能到光復路

現在每次開車,想到都要繞高架橋才能過去就@@


ninisobear wrote:
回來要鑽旁邊的狗洞(恕刪)
大車站以日本模式進行有機會.
這本來就是行人為主的計劃, 新竹市就算前後站打通了, 車流量增大一樣會塞住
我住新竹市區, 很少騎車開車在市區出沒, 幾乎以行走為主,外地人要開車來,那支持新竹市府大力開罰
反正你開車也沒位置停. 不如坐車來轉ubike玩, 這才是市府目前推行的方向
以行人為主,而不是一堆以車為主的想法。

以車為主的想法,最後都是死路一條,silicon valley不夠塞?

另外新竹市是小城市, 預算相當有限, 若大車站省點錢有機會弄輕軌. 當然是好選擇
地下化? 高架化? 你還要用幾年? 二十年過後都不見得會成
以人為本真的需要這高架地下嗎?
一個ID wrote:
以人為本真的需要這高架地下嗎?

新竹「市區」就那點大,
基本上在步行距離內,
但這不是一個純觀光閒逛為主的小鄉鎮,
市區的人要離開,外面的人要進市區都得開車或騎車.
要不,大遠百和巨城通通撤走,大家都去竹北消費,
新竹站和竹北站功能對調,
絕對不會有塞車的問題.

以人為本和以行人為本是兩碼子事...........
立體化對行人帶來的方便性遠大於大車站。對行動不便的人或小孩來說,要來回鐵道兩側是很不方便的,縱使有了大車站平台,也是車站附近有改善而已。
不論對車或對行人來說,大車站的效果都遠遜於立體化的。大車站的優點主要就是經費較低,工期較短以及比較沒有徵收的問題。
目前輕軌連交通部都尚未核定,未來會不會有輕軌,路線如何都不知道,也就是說現在要設計的大車站是沒有辦法將輕軌納入設計的。現在就急著要做大車站是不宜的。
一個ID wrote:
以行人為主(恕刪)
一個ID wrote:
大車站以日本模式進行(恕刪)


做沒用的大平台才是真正的浪費錢,公園堅如果沒guts徵收土地就去把公園蓋好蓋滿,不要浪費了幾十億然後還遺臭萬年

這麼愛走路請公園堅把全市的人行道都生出來呀,幾十億與其拿來做大平台不如做人行道算了
機會,就像老二一樣,緊握就會變大
00ff55aa wrote:
立體化對行人帶來的方便性遠大於大車站。對行動不便的人或小孩來說,要來回鐵道兩側是很不方便的,縱使有了大車站平台,也是車站附近有改善而已。

對於要穿過鐵道的人來說,
大車站只是個大天橋而已,
而且比地下道還要走更多的路,
其它功能且不論,就以鐵路兩側往來來看,
大車站就是多了電扶梯(假設它有).............
hydrogen1104 wrote:
做沒用的大平台才是真(恕刪)

這類工程最怕「因為要蓋,所以要蓋」的思維,
搞到後來到底新竹車站要變成交通轉運中心還是大公園恐怕誰也弄不清楚.
還不如整個車站搬到貨運站,要多大有多大,
舊車站改成美美的古蹟通勤車站.................
蓋大車站只是政客短視近利下的產物。 對新竹市長久發展而言。 鐵路地下化才是真正有遠見的做法
最後送你一句:新竹市民絕不是智障白吃

不要混肴視聽了。好嗎?





blockquote>一個ID wrote:
大車站以日本模式進行...(恕刪)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