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新竹都會區捷運系統構想

基本上蓋捷運一定會賠
連人口最多的台北市在這次電價調漲後也會開始賠錢
台灣其實不試合蓋捷運,與其浪費錢在那還不如多作好交通建設可能效果會好一點

hambao wrote:
謝謝各位的意見,不論...(恕刪)


不要只看到台北捷運的成功,就覺得捷運是解決辦法,在台北蓋捷運前,背後早已有多少公車族你知道嗎?

可以從高雄捷運來看,高雄並沒有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習慣,搭乘人數無法收支平衡,只好減班運行,減班運行又沒辦法達到便利,民眾搭乘意願降低,當然搭乘人數又在向下探,惡性循環下造成高捷持續虧損,最後全民買單。

新竹根本還沒有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習慣,硬推輕軌or捷運上路,只會造成輕軌or捷運的虧損,最後走向高捷目前的命運。

想要推捷運,要先培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族群。你講的這些點,不論是班距還是設站的點,公車就可以更簡單的做到,甚至班距可以做到更密集,收支平衡的門檻更低,為什麼不推公車,一定得要輕軌or捷運才能做到?

那為什麼新竹的公車效率這麼不好,給你點提示,目前新竹公車所有路線全由新竹客運在運行,獨門生意,怎麼開都不會賠。台北的公車業者將近10家在競爭而且還要跟強大的捷運系統競爭,不論服務、車子的新舊造成的乘坐舒適度都在競爭,有競爭才會思考如何讓更多人搭乘我的公車,才會思考哪邊的民眾是待開發的客源,獲益的會是全民。

如何開放新竹的公車路線給新竹客運外的其他有心想經營的客運業者,擴大公車網、縮短班距、親切服務,才能提升新竹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意願,這才是目前新竹得先做的。
先去竹科多少人住外縣市吧

新竹市沒如此多人口
光市區公車就不是 很賺

二級直轄市
hambao wrote:
新竹市與竹北市已經形...(恕刪)
構想觀念都很好...但在台灣政府的政經情勢,國債赤字雪上加霜..

要再蓋捷運,那可能只是難上加難..

勸你真的別想太多

郭董才在商業周刊說: 全世界準備要過苦日子了....(詳請請閱商周)


"我個人贊成但只在夢中"
好的構想未必能實現,要認清現實,現實是殘酷的!
捷運系統不太可能發展到竹科,車流量、高速公路、地下化等等因素,等這些因素解決,可能都30年後、50年後了
我家人就在竹科上班,每次上班都從湖口開車到竹科
湖口,很多外勞,甚至非法外勞
不管是國內其他縣市外來人口還是國外的外來人口,捷運是不實際的
新竹會熱鬧起來,有一部份因素是竹科
要實踐捷運系統,首要解決目標是竹科
竹科沒有解決,我敢說100%是空談
新竹捷運竹科線一定不會賠錢,而且"獲利絕對是全台捷運之最",保證負責的一段話。

原因種種不詳述,唯一理由,捷運適合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時間很固定,

辦事要有效率,準時很重要,

以tsmc為例好了,日班 7:20 ~ 19:20,夜班 19:20 ~ 7:20(數據很久遠不見得正確),

捷運營業時間是06:00~24:00,不管白天黑夜都一定有人搭,一天人次超過上萬人,

既然如此,應該早就要推行了新竹捷運,那為何樓上先打沉?

因為我們也很害怕,新竹房價會因此攀上100W/P,由以關埔地區。

而且捷運竹科線一旦確定要蓋,就算中央不補助政府一樣不缺錢,園區廠商會先捐錢,

要求要設站直達XXX,因為這也是推銷品牌知名度的一個方法,

又"符合節能減碳"的趨勢,因為三分鐘一台車直達公司,不會誤點跟塞車,妳還要開車跟騎車浪費油錢嗎?

帶動大新竹地區的周邊發展,比炒房地產還好賺,

高雄捷運沒有獲利反而虧錢,執政者心態的問題,捷運拿來發展觀光,當然一定虧錢,(觀光是附加價值)

高雄上班族的工作地點捷運都到不了的,到一半的還要走大半的路,倒不如騎車。

我們都在祈求第三條進園區的路,可是還是會塞車,"捷運竹科線"才是解決塞車的唯一正解。

台鐵竹科站通車並沒有解決塞車問題,不節能也不減碳,有目共睹。

"科技會一定程度的躍遷"

hambao wrote:
謝謝各位的意見,不論...(恕刪)


回覆一些版大的疑問
1. 高鐵接駁車就是接送搭高鐵的乘客,因此上下車限制嚴格,路線也是以高鐵站為中心。
高鐵接駁車是高鐵出錢的...我覺得不能以公共交通來看待
性質應該比較像是遠百接駁車的類型
高鐵也還算BOT案!政府只是最大股東而已

2. 新竹縣的免費公車以家樂福對面廣場為中心,但路線都是到一些比較鄉下的點(除了高鐵外),所以全為老人。你能想像那種整車老人,只有我一個壯年人的感覺嗎?
公共交通建設有一項立意就是為了服務民眾,尤其是較不具有行為能力的民眾(老人or小孩)
我不懂整車老人只有你一個壯年人的感覺..你假設壯年那你再過20年就老人了
你有想過壯年人認為老年人坐公車有問題的感覺嗎?

3. 新竹市免費公車我不熟悉,但路線應該也是以新竹市為主。
我竹北人我也不熟悉,新竹市免費公車路線以新竹市為主頗正常八= =

4. 台鐵六家支線算是較成功的例子,雖然也是妥協的結果,但至少成功連結新竹市與高鐵(可惜完全忽略光復路生活圈)。
六家支線其實算三鐵共構的產物,主要的功能也是接駁高鐵->市區的功能
但能拉到光復路的話我也贊成..但這樣光復路到市區的電車站會不會太近了?


5. 新竹客運就不用說了,住新竹的人很少對它會有好印象的。
讀高中的時候坐了2年半...我覺得不至於到印象不好
就普通的市區公車= =
新竹客運的市區公車印象中也沒發生過什麼非常不好的事情???

你從居民的角度看待事情,但是整個新竹縣市的居民並不是只有光明六路的竹北跟新竹市東區
更需要公共交通建設的反而是新豐,湖口,關西,竹東等比較還沒建設的地方(老年人口也較多)
竹北高中跟義民高中離竹北火車站很近...公車則有竹北口的公車站牌
(交通以新竹的學生要來竹北上課來講算方便的)

走在市區的問題,其實完全是版大自己心情的問題,你騎車車禍我也只能為你祈禱...
新竹縣市的交通以前最大的問題點就在園區.到現在依然還是在園區!!!!!!
未來要走的方向大概是持續疏通園區的交通
跟巴士路線的重劃.使竹東湖口..等非新竹市及竹北的居民能夠方便到市區
竹北到新竹的方式都有好幾種了...端看客觀怎麼選擇
不要加深新竹市or竹北市是新竹地區天龍人的想法了
蓋捷運的錢就好好省下來~弭補財政跟好好鋪路八!!!
(為什麼我家台元科技對面路還能鋪的這麼爛???)
jokohnson wrote:
而且捷運竹科線一旦確定要蓋,就算中央不補助政府一樣不缺錢,園區廠商會先捐錢,

要求要設站直達XXX,因為這也是推銷品牌知名度的一個方法,

又"符合節能減碳"的趨勢,因為三分鐘一台車直達公司,不會誤點跟塞車,妳還要開車跟騎車浪費油錢嗎?


這不是幾百萬就可以解決的事。
放眼園區,現在有錢又拿得出來先去找台積電吧。
張董說要出錢,其他人就跟了。

不過台積電是園區人口最大宗。2廠,5廠,3廠,7廠,8廠,12A,B,C廠
一個廠用4000人平均算,也有4000x8=32000..人次
張董都不講話了。其他人哪敢出聲,你家員工數有我多嗎??

缺錢??當然缺錢,缺很大。台積電願意砸個幾億來玩嗎??不可能。

因為這是公共建設。遷連得層面太複雜。不管是政治或是財團或是地方派系。甚至中央政府單位。




av771118 wrote:
回覆一些版大的疑問
...(恕刪)


回覆如下:
1. 我知道高鐵接駁車是高鐵出錢,目前是免費,但「新竹站─東門市場線免費搭乘優惠至2012年5月31日止」,可見高鐵也體認到完全免費不符合效益。我贊成合理收費,目前高鐵接駁車若是從新竹或竹北過去高鐵免錢,但若從高鐵站發車,若無高鐵購票證明,則必須付26元(雖然有時司機也沒在看)。我覺得這樣很好啊!使用者付費。但既然要付費,要不要考慮直接把兩條高鐵接駁車變成每站都可以上下?方便不同站之間的接駁(例如竹北火車站到縣政府)。

2. 不懂你的意思。我說整車都是老人,不是說「不應該」有老人,而是說非老人的使用率過低,失去充分利用的美意。對住在偏遠地區的老人來說,一個小時一班車經過或許還可以接受(反正本來是根本沒有),這不就剛好反映了我們過去對偏遠地區交通的忽視,而現在有免費公車當然很好,只是定位要弄清楚,如果只是「偏遠地區接駁」,那OK,就繼續發揮它應有的功能。但這跟都會區大眾運輸是兩回事。大眾運輸首重以最有效率之方式,運輸大量乘客,當然經過路線、班次緊密度、開車時刻準確度都應該列為優先考量。

3. 是的。

4. 最後一行不懂。六家支線要拉到光復路,大概很難,直接的阻力就是路線的重疊。

5. 竹客在新竹是寡占企業(monopoly),沒有競爭對手的刺激。我自己搭從六家到新竹的竹客經驗是準確度的困擾,如果晚個5分鐘10分鐘到就算了,常常是一路太順暢,我在估算時間內衝過去,結果發現那班已經走了,要等下一班可能要40分鐘。所以前面網友提到的「時間控制點」是很好的想法:早到而錯過,比晚到更糟糕。

你的考量很全面,沒錯,不能只以都會人的想法。要落實交通正義,偏遠地區的人更需要關心。但這是兩個層面的問題,一個是照顧到大多數人,另一個是都會區汽機車交通的死結無法解。我之所以針對都會區是因為都會區的塞車是一種社會成本。不能說開車或騎車的人多偉大,但塞在經國橋/慈雲路/光復路/公道五的各位,對社會對家庭都有一定程度的貢獻,想想看如果你每天在路上塞30分鐘,除了油耗不說,就算只有1000輛車,也是500小時的浪費。當然你可以聽收音機聽音樂,但如果是睡不飽還要硬撐注意交通狀況呢?如果搭公車或火車,累了還可以小瞇一下。現在油價越來越貴,缺乏自然資源的臺灣,卻依然沒有建立完善的大眾交通網(不是只有捷運輕軌,公車也可以)、抑制私家車的決心。真的要照顧到弱勢,就更要抑制私人交通工具,將經費,將行車空間,留給公車。這個公車除了要符合上班族的需求(特別是園區),也要照顧到偏遠地區。但兩者性質差異大,勢必剛開始就要定義清楚,至少偏遠地區的人到了都會區,可以順利接駁。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