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USA wrote:高架化後最大的缺點就是較窄路幅沿線的住戶將永久失去充足的日照/陽光,整日就是灰灰暗暗的! 只要有高架道路,不管是鐵路,公路都會有這種問題.高樓大廈林立的地方,也少不得這種事..........
冰見友樹 wrote:台鐵立體化樹林、鶯歌、竹北、苗栗、苑裡、斗六、楠梓、橋頭都能送可行性研究,就新竹永遠都空白 新竹市有個當了八年堅拒鐵路立體化的市長,加上一堆搖旗吶喊堅拒鐵道立體化的鐵粉,其它地方可沒有這號人物.送可行性研究就是看首長要不要而已...........
cckm wrote:新竹市有個當了八年堅...(恕刪) 您可知道立體化是2000初頭?當時新竹市長也是林智堅?還有林智堅我想一定有考慮過,但您知道嗎?新竹市區高架橋和地下道數量都差不多,你要做其中一種另一個勢必要拆或填。做了新竹市交通馬上要出問題很容易得罪人,台灣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敢這樣做的,有黃大洲的前車之鑑。這東西不是您說得那麼簡單,不說林智堅你去翻以前的有誰敢送去審核?有送審記錄維基百科會說即使是否決(新營高架化)。
cckm wrote:這話是啥意思?他一上...(恕刪) 意思是新竹立體化怎麼可能是他的年代才討論的,如果是,那不能全怪了,2000~他上任前市長有人送審過嗎?下面都有人說當年情況了,但他一定沒送,維基查無此事。如果要等林智堅送前面早就塞車塞好塞滿維基百科都查得到,新竹大車站他可能評估立體化會得罪太多人,黃大洲之鑑,換個人做也沒有人敢去拆其中一項立體道路導致竹市交通混亂、得罪文史家。政治人物要選票的,沒有人想當黃大洲為了台北未來得罪到太多人。說政治金童但他也是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