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谷出久 wrote:先解決慈雲路上下班紅...(恕刪) 二,三分鐘紅燈給你二十秒綠燈已經很好了,還嫌。上班時間公道五過慈雲路的紅綠燈比是 300:20。常有一些上班時間沒經過公道五過慈雲路的人,發表地下道沒有作用作用的高見,我也只能笑笑。
109學年度,光武建功新科約838名新生,龍山關埔關東科園建功水源約1250新生,相差412,約差13-14班。光武新校舍每年可增6-7班,新科應該每年級應該可以再塞個3班,大概還差3班。當然當中有些小孩可能會去唸實驗或私校,但是應該還是有不少小孩可能要到6-7公里外的建華就讀。接下來關埔及介壽路附近還有許多大型建案還會有人口移入,更遠些還有光埔二期,難道這些地區的小孩都要去唸建華?這些政治人物不宜將問題歸於是家長名校心結的問題,是政府整個都市計畫及其配套根本有問題。cckm wrote:蓋學校是為了以後,不是現在,今年的新生兒,6年後會進小學,12年後要上國中.(恕刪)
繳稅很多的地方是不是應該得到補助很多,資本主義的邏輯如果這樣用,這個國家遲早要分裂。新竹市有錢的住戶如果不滿意公共設施,不如自己募資養護或建設,這樣效果跟效率會高一點。對其他縣市來說,新竹市有幸比鄰科學園區已經是有如天降神蹟,只是有感的居民不是近年移居進來的人。
如果是這樣,六都不是應該拿最少補助?六都地方稅也收不少啊!拿到中央的補助更多。真正搞分裂的是現行財劃法獨厚六都而犧牲其他縣市。社會主義也不是這樣的吧?否則地方政府也不用積極去充實地方稅收或省吃儉用,反正等中央補助就好。感謝前人在新竹建立了科學園區,讓中央及在新竹工作的我們都有賺到一些錢。但是也讓新竹比其他地方受到更多環境及交通的衝擊,甚至小朋友就學都要搶入籍排隊。中央在交通環境教育等部份提供更多專案的補助應該不過份吧?Tenrol wrote:資本主義的邏輯如果這樣用,這個國家遲早要分裂(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