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哪來的200億,照別縣市的經費來看,約100億左右而已
跨站平台,引進百貨、飯店、娛樂等商業活動-->百貨,新竹市已很多了,而且這種百貨就像世博那樣,一下就逛完,又一蚊子
新竹市又不是什麼觀光熱門景點,飯店在新竹根本供過於求,而且就在鐵軌上方

以上還都需招租,若租不出去
大車站鐵定就像台北地下街,只剩通道的功能
明明就是成本高,效益低,而且只能夜間設工,工時哪有短,完全是最差的選擇
高架至少沿線交通便利很多,也不會有招商問題
高架後,下方空間也可以作很多運用
看模型,跨站部分大部分是車站主體,其他南北兩側是走道,百貨商場是在後站空地新建大樓,而新的車站主體很大直接涵蓋鐵道上方,未來就算要高架也不須拆掉重建,直接就可以使用。
鐵路高架化後的土地要如何利用?有很大的機會是當停車場。當然兩側的溝通變便利了,但是兩旁土地的利用與鐵路有沒有高架或地下並無太大關連,要開發現在就可以開發,麗寶與昌益不就在蓋房子了。
如果新竹市的鐵路能高架或地下,當然是優先選擇,但是中央偏偏不理新竹,要高架或地下還不知道要等幾十年,新竹從民國83年就開始規劃鐵路地下化了,請看:為何中央如此不公 (5) -- 別人鐵路可以地下化或高架化, 我們的還在計畫書內,民國94年市府動支一百八十萬元辦理新竹市市區鐵路捷運高架化可行性評估.結果呢?
鐵路局也只是一直在可行性評估中,新竹地區鐵路立體化計畫探討 -- 目前僅在高架化可行性研究,以中央對新竹的態度,還有鐵路局不知何時才要遷新貨站(新竹貨運站),新竹市的前後站難道就這樣繼續空轉幾十年?
能高架或地下大家都喜歡,中央與鐵路局不給你,一直在評估中,新竹市又能怎樣?繳稅多也沒用,不是有網友說繳多不代表甚麼嗎,又不像其他縣市的首長是愛將,一開始就可以直接地下化,或是講一聲就可以從高架變地下,新竹連高架都要不到。
我不想看到因為鐵路高架或地下影響前後站的開發,至少這個計畫能讓新竹有一個很體面大器的車站主體與應該至少二十層樓的商業大樓,還有舊火車站可以變成博物館,全台現存最古老的車站。就算鐵路高架或地下化,車站周遭能用的開發土地與現在也是一樣。
話說政府不是民選的?新竹人,聲量沒表達出來,上面的政府當然樂得不辦事或亂做事呀!新竹民意在哪裡呢?
iepmis wrote:
看起來好像是不少人...(恕刪)
xqpw21zk wrote:
喔喔 ... 但相...(恕刪)
如果新竹的鐵路真的高架或立體化,新竹車站會不會要蓋商業大樓?當然是一定會蓋,那時不需要考慮新竹市的商場數量嗎?
那跟現在蓋有甚麼不一樣?
可以罵市政府不積極爭取鐵路高架化,不過新竹市已經爭取了二三十年,其他城市都通過了正在蓋或準備要蓋,新竹市這次若還是將大車站與鐵路立體化綁在一起爭取,得到再評估的結果應該99.9%以上,到時連大車站也沒得做,因為與鐵路立體化綁在一起,一評估又幾十年過去,後站仍是停車場與夜市,前站還是靠著全台最老的火車站在撐。
這裡可以看阿財市長原本的後站計畫的模型:[新竹市中心]26f遠雄後火車站開發案-一期開發,不過遠雄開發案取消了,應該會有其他建設公司接手。
帥哥市長只不過是延續這個計畫,以原後站都更規劃,加上大車站的主體重新設計成大車站計畫。
原後站都更計畫請看這裡:新竹市台鐵後站地區都市更新計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