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是因為這個標題才上來這個論壇回應的。
贊成改建的人應當可以有恃無恐,
因為綜觀國內這類改建案,絕大多數最終都走向改建成功、驗收啟用的結果。
不論居民聯署反對,綠色團體協助抗爭;速戰速決,還是曠日廢時,
一個十幾、二十幾年早已喬木成蔭的公園如是,一個擁有百年校史的國小亦然。
改建的確是有法源基礎的,計畫撰寫、簡報當然得好好、明明白白的扛舉在頭上,
我們不是相當熟悉官員板著臉只吐出依法行政四個字?
這類爭議也許最終底定了。停車場利用的效益也可能到頭來沒什麼人關注。
人來了,車停好了。關上門,開走了。
大家也許看得到公園還是有那麼七八分樣,人工造景讓其上地貌大致如昔,
有草皮,有觀景植物,有木棧道,甚至蓋了大舞台可以聽歌跳舞賣咖啡,多目標嘛。
但對於土地下深層的破壞呢?
已不復在水泥叢林環伺下所揹負人類寄予自然循環調節的生態角色。
或許公園進行多目標使用的立意根本就需要檢討:
為何是公園?為甚麼要公園?公園還要它幹嘛?
停車場的近用性跟個人活動絕對有相關,因為你不會去的地方也許根本用不著思考管它那邊要不要蓋停車場。得去、想去的地方不管要收錢不收錢哪怕一個緊繃的空間都得把車塞進去。
但就對一塊綠地或所謂環境的關懷呢?
發生在臺灣的任一塊土地上,一樣讓人感到惋惜、感到不解。
努力在都市裡取得一席之地,不代表全然捐棄你需要關懷的,你應該關懷的,你覺得最終力有未逮的。
既然有了法源與案例,今天在這裡,下次就有可能發生在你的生活圈。
也許能讓多一位思考,此後這類改建案的評估也會多一份監督的力量。
昨日大雨,有不少地下停車場慘遭水淹,市街汪洋一片。
過去關於都市腎結石的系列報導,也許當中有再讓人深思之處。
nszaa wrote:
我可不可以反對我們家旁邊再蓋一個大樓, 因為會檔到我的view.
我可不可以反對我們家旁邊再蓋一個公園, 因為會有很多野貓, 野狗, 還有野小孩.
我可不可以反對我們家旁邊再蓋一個商場, 因為會很吵雜, 很髒亂.
我可不可以反對我們家旁邊再蓋一條捷運, 因為捷運的噪音很大,
我可不可以反對我們家旁邊再蓋任何的設施, 除了停車場以外, 因為我沒有買車位, 我需要停車, 拜託啦...(恕刪)
運用房仲投資客思維來看的話
旁邊蓋新大樓->新推案房價創新高->原本的房子房價UPUP->贊成
旁邊蓋公園->面公園住戶贊成,房價又更高了
面社區中庭住戶贊也成,因為可以把盤據中庭的野小孩放出去

旁邊蓋商場->房價UPUP (有煮食物的味道怎辦? 開氣密窗就好啦,本來朝外就都得關窗,沒差) (房仲調)
旁邊蓋捷運->新竹"輕軌"加持,房價井噴啊~~ 舉雙手贊成!
沒買車位->原本沒停車位不好賣,不過房價這麼高,沒車位但旁邊有停車場總價又少個壹兩百萬反而是利多!恭喜!請委託XX房仲出售吧! 保証每坪幫您賣超過25萬!(遞名片)
所有缺點在炒房者都是優點,缺失劣化,優點無限放大
住宅生活品質? 有好品質的話又不止這個房價了...
(總是繞著房價打轉

也不想想原本那塊地是沒有房子的...
是新住民搬進來之後害這地區多了許多的噪音,垃圾...不是嗎?
首先破壞環境的是搬進來的新住民...
昨日大雨,有不少地下停車場慘遭水淹,市街汪洋一片。
跟蓋不蓋地下停車場無關吧...
又不是因為蓋了停車場才淹水的...
你可以思考該如何蓋一個不會淹水的地下停車場啊!!
不需要表現得好像很關心土地的樣子...
好像自己是環保鬥士一般...
先想想看自己平常會不會做垃圾分類吧~
marisombra wrote:
請還給我們美麗的綠地。
當初是因為這個標題才上來這個論壇回應的。
贊成改建的人應當可以有恃無恐,
因為綜觀國內這類改建案,絕大多數最終都走向改建成功、驗收啟用的結果。
不論居民聯署反對,綠色團體協助抗爭;速戰速決,還是曠日廢時,
一個十幾、二十幾年早已喬木成蔭的公園如是,一個擁有百年校史的國小亦然。
改建的確是有法源基礎的,計畫撰寫、簡報當然得好好、明明白白的扛舉在頭上,
我們不是相當熟悉官員板著臉只吐出依法行政四個字?
這類爭議也許最終底定了。停車場利用的效益也可能到頭來沒什麼人關注。
人來了,車停好了。關上門,開走了。
大家也許看得到公園還是有那麼七八分樣,人工造景讓其上地貌大致如昔,
有草皮,有觀景植物,有木棧道,甚至蓋了大舞台可以聽歌跳舞賣咖啡,多目標嘛。
但對於土地下深層的破壞呢?
已不復在水泥叢林環伺下所揹負人類寄予自然循環調節的生態角色。
或許公園進行多目標使用的立意根本就需要檢討:
為何是公園?為甚麼要公園?公園還要它幹嘛?
停車場的近用性跟個人活動絕對有相關,因為你不會去的地方也許根本用不著思考管它那邊要不要蓋停車場。得去、想去的地方不管要收錢不收錢哪怕一個緊繃的空間都得把車塞進去。
但就對一塊綠地或所謂環境的關懷呢?
發生在臺灣的任一塊土地上,一樣讓人感到惋惜、感到不解。
努力在都市裡取得一席之地,不代表全然捐棄你需要關懷的,你應該關懷的,你覺得最終力有未逮的。
既然有了法源與案例,今天在這裡,下次就有可能發生在你的生活圈。
也許能讓多一位思考,此後這類改建案的評估也會多一份監督的力量。
昨日大雨,有不少地下停車場慘遭水淹,市街汪洋一片。
過去關於都市腎結石的系列報導,也許當中有再讓人深思之處...(恕刪)
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平平安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