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公司或是上市上櫃公司 為了未來的計畫 所以跟社會大眾募資投資
社會大眾有興趣的就拿錢出來參予當股東 這利益是好的
但是 投資客 請問 給社會有什麼貢獻??
不就是口袋比一般人有錢 自己也沒有需求
卻去想盡辦法先把房子搶下來 事後在高價賣給下一個人
有什麼貢獻?? 讓房市有流動性??
抱歉 在我眼裡看來 這種行為叫做賣黃牛票
我錢願意給建設公司賺 畢竟人家是有對這社會貢獻的 蓋房子跑繁雜的手續 你不用自己累
但是這些投資客你有什麼貢獻有資格賺錢
憑著你有錢跟有膽?? 那這就不是健全的市場 是個賭場
兩邊的人在對賭 一邊就是賭要崩了(唱衰唱酸) 一邊就是賭越來越好(狂喊利多)
如果你是要自己住說這邊越來越好 那也就算了
如果是投資客 那就老實大聲說 我就是投資客 我看好這邊發展
你們這些看衰的兩年後多拿個一兩百萬跟我買吧
至於那些偷偷喊這邊好或是說自己住的不賣將來卻要賣的 ... 恩 看了四年了 板上是有這種人 虛偽 ...
(賣的理由不外乎 還是原來的地方好 又買另外一間了這間不想要 ... 等)
請別拉椅子 拜託 我講的人應該不在這篇討論串中 ...
如果不小心是的話 那只是巧合 ...
除非是募資,否買股賣股的都是投資人行為
公司並沒有拿到一毛錢
也因此與公司營運無關
反而是為了維持投資人的投資意願
必須要維持IR部門的運作
這會是不小的開銷
但是企業主採用上市募資(直接融資),
而非仰賴銀行貸款(間接融資)
主要原因除了利差
(沒賺錢的話,可以不必付股利,
股東會那天讓個理由,讓人罵一罵就算了)
更主要的原因是不用怕被抽銀根,斷了生路
(當然,有許多公司上市,還有最主要的原因,就不提了)
如果一定要資金進入公司的帳上(讓老闆拿去賭?),才叫做作投資的話
所有的次級市場(股市,債市,匯市....)
就關了算了
以我個人而言
我買下新竹房子,為了是工作機會轉變
規劃進行島內移民
但人生常有變化,現在又需在另一座城市租屋生活
現在環境轉變,我又擔心現金放在手上被通膨吃掉
(yes, 我不想投股市,因為市場效率太高,假象太多)
新竹房子的功能由自用變成避險工具
(yes, 投資的目的除了獲利或虧損,還有一個重要的面向叫做“避險”)
避免有一天,我要買房時,發現......
整天喊空喊空,也得要考慮一下
如果看空不空,你的應變方式是啥?
現在房市的問題,價格與所得的乖離只是一個角度
(相對於台北,我都不曉得新竹的同胞們是在哀怨啥)
(我買第一間房時,60%的所得都繳房貸去了)
另一個角度是所得課稅的問題
投資獲利本應繳稅
(現在資本利得稅開徵的難題之一也是虧損的認定與回溯)
但稅制問題,和投資工具存在與否,是不同的角度
repeat
整天喊空喊空,也得要考慮一下
如果看空不空,你的應變方式是啥?
期待共產台灣嗎?
或是劇災救世?
111222333444555 wrote:
哀怨的是房價也沒便宜多少
但都市機能卻差多了與台北相比C/P值不高
...(恕刪)
其實我自己老家也是在台北
因為工作的關希來新竹買房子
如果是要考慮到CP值的話,那我每天通車上下班其實CP值最高
客運一張票才100初頭,一天來回車費加轉乘台北捷運也才兩百多
一個月算下來頂多四千多
新竹買房子不要算貸款利息,光管理費一個月兩三千跑不掉
再加上一些基本水電瓦斯,網路第四台,加一加也剛好抵交通費而以
以CP值來考量我應該要直接住台北就好
只不過我考量的不單只是CP值的問題
主要因為人一生的生命是有限的,與其把時間花在通車上面,我寧願多花點時間陪陪家人
每天多個兩三小時對我來講是很珍貴的
新竹也不是只有關埔這個地方
像寶山,雙溪這附近的房價根據我的觀察,幾乎和四五年前一樣維持3百多萬左右
就可以買到3房含平車的十幾年電梯華廈
且離園區又近,上班騎車也是十分鐘左右就到公司了
小弟自己從求學時代就一直住在這裡直到買新房才搬
除了晚上偏僻了點,其餘的我覺的生活機能都還ok
畢竟以他的價位來講是很划算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