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chee wrote:如果圖上這種只容一個人能走的人行道也算人行道, 那新竹到處都有閩南式建築的人行道是用騎樓來表現的, 去看看那個老街沒有騎樓?寬度可比巴黎那種人行道大多了 現在問題是,新竹有哪裡的騎樓是可以當作人行道般,從頭走到尾,不會遇到障礙的呢?其實不要說新竹,全台灣的所有老舊市街,騎樓的存在,只是讓店家擴大做生意的範圍,或是讓住戶停車罷了,這種"人不能行"的騎樓要當作人行道,好像差太遠了吧?
不大,真是冤枉啊~大可清查我所有發文1.向來,我都倡導把關長與光埔分開成兩個區塊看2.我對關長的評價一直都很高(不大不覺得我對關長的建案,還有周遭環境都很熟悉嗎?)3.我討論的都是不大所謂的"生活機能與人行道",但不大的邏輯,我真的搞不懂"機能要人行道可及我覺得才是方便機能""新莊街,長春路夾在中間,要納入機能很正常,新莊街長春路沒有人行道也是事實"
tinerc wrote:3.我討論的都是不大所謂的"生活機能與人行道",但不大的邏輯,我真的搞不懂"機能要人行道可及我覺得才是方便機能""新莊街,長春路夾在中間,要納入機能很正常,新莊街長春路沒有人行道也是事實" t大,這邏輯很簡單,關長"方便的機能"就是上面講的那些有人行道走路可到的銀行,公園,...新莊街長春路的機能很近,但是沒人行道,我就覺得不是方便的機能。尤其帶小朋友不是很方便。
不大的邏輯還真的不好懂所以新莊街和長春路算是關長區的機能但不是很方便的機能是這樣的意思吧不來的彼得 wrote:t大,這邏輯很簡單,關長"方便的機能"就是上面講的那些有人行道走路可到的銀行,公園,...新莊街長春路的機能很近,但是沒人行道,我就覺得不是方便的機能。尤其帶小朋友不是很方便。
不來的彼得 wrote:你不是自己說幾年沒到關埔?所以畫面是幻想的?還是所謂口嫌體正直? 沒錯,應該是這樣,幾年沒到關埔,那天經過高速公路95A北上,突然想尿尿(體正直的表現??)就下交流道找厠所,沿光復路找不到半個停車位,只好轉關新路,還是沒有停車位,又不能U-turn,繞來繞去終於在一個大垃圾箱旁(在市區還沒看過那麼大的垃圾箱),找到一個紅線停車位.停好車後,旁邊有小陽傘仲介,前有美華泰,美華泰沒有厠所,只好去牛肉麵店.走好遠啊,太陽好大,都快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