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ato567 wrote:
既然都知道現在的1路公車會是目前路線的一半客群,
那又如何去說服不搭公車轉搭輕軌呢?
沒有公車族的搭乘或轉乘,輕軌一開始就半殘了.
有那麼多城市發展捷運,開車,騎車的怎麼轉搭捷運的習慣,新竹就怎麼轉,不用說服。
不要又要說新竹人跟人家不一樣了。
軌道會改變城市交通的生態,這會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夕變天。
但無論怎麼變,公車,汽機車都不會絶跡。公車會漸漸轉接駁功能的運輸。
而汽機車還是會有人開或使用,但比例會漸漸少到一個平衡點。
hayato567 wrote:
又要提出不塞車,準點嗎?這只適用於開車跟搭公車的人,不適用於騎機車
騎機車肉包鐵,是車禍最容易死傷的交通工具,風雨騎騎乘不方便,冬天冷死人。
不要說,現在機車族就是永不搭公眾運輸。
就捷運再方便,總會有愛騎機車的。但以我為例,剛開始開車,機車還是留著並行使用。
覺得近距離,停車不方便的地方,還是機車方便,習慣。
但,漸漸的機車使用率越來越低,幾乎忘了它的存在。直到一天稅單來了,才想到它,趕忙去把它報癈。
既然開車的可以轉搭捷運,騎機車的可以轉開汽車,又為什麼捷運吸引不了騎機車的?
還是那一句,別的捷運城市怎麼運轉改變公眾運輸型態,新竹就怎麼轉變。
不要老把新竹想得跟別人不一樣。
hayato567 wrote:
既然都知道現在的1路公車會是目前路線的一半客群,
那又如何去說服不搭公車轉搭輕軌呢?
沒有公車族的搭乘或轉乘,輕軌一開始就半殘了.
又要提出不塞車,準點嗎?這只適用於開車跟搭公車的人,不適用於騎機車
免風吹日曬,可比較影響機車族,但機車絕對不塞車,速度也比輕軌快,也準點.
我從一開始就說過不反對蓋軌道運輸,是路線有問題而已.
之前閣下所反對的好像並不是只反對路線而已,不過您這段話的前半段與最後一句完全不搭。
機車不會塞車?準點?閣下在說笑吧!還是閣下騎機車完全不用管紅綠燈,全部都當作是綠燈?過十字路口時永遠都能擠到最前面的方框內?車流大時機車只剩下小小的慢車道可以騎,會比高架的輕軌快?有紅綠燈還會準點?
騎車的人當然不會100%轉搭捷運,但只要10%就不少人了。
我想退休 wrote:
新竹離峰會更慘,坐的人會少非常多
假日台北同樣離峰時間,人卻很多,新竹假日少了園區上班族,跟離峰時間一樣的少人
懸掛式單軌電車,成本不知比高架少多少,若能作到1公里只要2億,園區就能繞一圈了,但不太可能(恕刪)
非上下班時間的客源有:
搭乘高鐵旅客
搭乘台鐵旅客
園區商務人士
大學生
到醫院的人(會經過馬偕)
要到市中心逛街的人
要去高鐵暐順(還有未來開發案)逛的人
其他依路線會有增減。
Dortmunder H-Bahn 這種系統成本也還好,大概一公里一千多萬歐元,換算應該是新台幣三億左右。
iepmis wrote:
之前閣下所反對的好像並不是只反對路線而已,不過您這段話的前半段與最後一句完全不搭。
(恕刪)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我一開始就反對光復路的輕軌路線,現在還是反對.
但做為這次前瞻可能是中華民國或是新竹市最後一次的重大建設來說,
我有想到其他更具備大新竹軌道運輸路線,所以我不反對新竹的軌道運輸.
這是不會改變的想法.
如果有還請幫我找出來.
iepmis wrote:
機車不會塞車?準點?閣下在說笑吧!還是閣下騎機車完全不用管紅綠燈,全部都當作是綠燈?過十字路口時永遠都能擠到最前面的方框內?車流大時機車只剩下小小的慢車道可以騎,會比高架的輕軌快?有紅綠燈還會準點?
騎車的人當然不會100%轉搭捷運,但只要10%就不少人了。(恕刪)
閣下回應的情況,你知道,你應該也知道我也會知道.
我這樣寫我以為你會更進一步去思考我為何會這樣寫,顯然沒有.
不管是小堅還是那些所謂的專家都說輕軌可以準點,支持的人也說會準點.
但這個準點是怎麼去算的?
我看這些人評估都是從上車之後開始計算時間,然後到想要的車站之後,當下車的那一步之後,
這樣的時間去比較所謂的準點.
那你從家裡門口踏出來之後的時間呢,走路的時間呢,進車站等車的時間呢,出車站到達目的的時間呢.
準點在哪?
機車是全台灣最大的交通問題,大家要的準點是從家門口出來如何用最快速,最低成本,最方便的方式到目的地,
那是大部分人要的準點.
我最反對的是新竹市的輕軌根本就是距離不夠長,速度又慢.怎麼符合讓大部分人想要的準點.
平均時速20~30,機車就算塞車,大部分的平均時速早就超過了.
那又說機車族只有10%會搭乘就夠,那搭1路公車又只是佔一半,不搭不會減少運量,開車的人一半去搭,
然後道路不會塞車,那開車的人很開心得繼續開車.
運量去哪找?短距離的軌道運輸真的有比較"準點"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