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H wrote:
台灣重劃區那裡不好?不是貼給你看了嗎?你不是住在最有錢的重劃區嗎?
我是拿鷄腿比鴨屁股,沒錯啊!這是回應你的鴨腿比雞屁股。
加上你的大話:
我還不敢太隨便,貼一個一線城市北京的照片怎又變成雞屁股了?
照m大的說法"隨便點一個住宅區啦",大陸不管鷄還是鴨,應該都沒有屁股才對
就算是都更區或重劃區,規劃再好,還是會有一些屁股區。要比就是整體去比,不是拿台灣重劃區的屁股去比別國家的鷄腿。
那是在規範路權重疊時的先後用路權,不是在規範誰最大,好嗎!
跟轉彎車要讓直行車先行意思是一樣的,不是大不大的問題。
我們在談的是汽機車專用道跟行人專用道的"專用"路權(不是重疊時的先後權),完全搞錯方向!
行人專用道就是行"專"用,汽機車道就是汽機車用道,其寬度是依實際需求去規劃,不是誰大就規劃大一點。
不然如你所說,行人最大,怎麼幾乎所有馬路都是汽機車道比人行道寬很多?
103條講的,是"借過"不是"借道",行人在汽機車道上是沒有路權的。不然你延著車道上走路看看,被撞到了就主張行人最大看看結果。
全世界也沒有已開發先進國家不重視汽機車路權的(此路權講的是使用權不是先後權)!
就是平衡思考!拿日本新加坡也是一樣。
就請你找一張,汽車又擠又塞的路段,旁邊的行人專用道又寬又大沒什麼人走的來看看,你又找不到。
老是叫人隨便拉一拉,人家拉了,你又有意見。

重劃區哪裡不好我不是早就貼給你看了嗎?
人行道太窄其一
兩個推嬰兒車或輪椅的交會就卡住了
障礙物太多電信箱佔用人行道其二
執法不彰機車亂停其三
人行道路不整平磁磚樣式不同高低落差太大其四
龍山西路龍山東路, 埔頂三路都有電信箱擋道 路面被開上人行道的汽機車壓壞
我不是說中國沒有這些鳥事,我承認我一開始大話定義錯誤,中國沒有"都"好
但中國的大方向就是以人為本, 大眾運輪基礎建設不斷在擴張
塞車不能解決,全世界沒有人有辦法解決塞車問題,連加拿大地廣人稀的地方上下班時間也是塞爆,你蓋更多的馬路就是引來更多人購買汽車塞爆它
所以才有前面說的
If you think adding road capacity is part of solution...You are part of problem!
唯一解法就是縮減車道蓋大眾運輸, 把路權切出來給大眾運輪, 切出來給行人步行
在中國走了很多城市, 不說市中心, 不說北上廣深
"個人經驗"走過的地方人行道都比台灣大條
文化水平依然很低 亂按喇叭 有行車糾紛不管後面塞車 下車當街吵架
但行人路權不得不說比台灣好
偶有電瓶車騎上人行道侵害行人路權,但案例比台灣少很多,大陸大多數城市禁摩,
所以都騎電瓶車,電瓶車不會噴廢氣
台灣是隨時都有亂噴致癌廢氣的機車在人行道上行駛侵害行人路權
連我中國朋友來新竹也抱怨光復路馬路很亂, 水溝很臭
誰說沒有汽車又擠又塞旁邊的行人專用道又寬又大沒什麼人走路段?
如我一開始貼的,冰天雪地行人少的地方, 一樣超大條人行道
沒記錯那條應該是青島沿海外環道的香港東路上
我當時正在車上塞車,那條是去科學園區嶗山區的要道, 人行道沒什麼人走又冰天雪地路上很滑,一樣很大條
連落後的中國都能這樣了, 台灣不能好好反省一下嗎?
新竹好不容易有大條比擬先進國家標準的人行道, 現在又有人說要縮給車道走讓人無法接受
慈雲路路橋開放機車行駛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為何要把腦筋動到人行道呢?
那條人行道那麼大條我想一開始的設計是給小學路隊走的
小學路隊一放學就是那麼多人,這一條大小只能說剛好而已
我不知道現在龍山國小中午放學路隊有沒有那麼多小朋友走那條, 我小時候放學時是很可怕的,滿街都是我們學校的學生,
基本設計就是那樣, 短時間要容納那麼多學生
如果那裡沒小學生走, 家長都開車接送的,
那家長就是問題的一部分,就近步行入學沒有落實嘛!
那為什麼家長不放心讓小孩自己走一定要開車接送?
啊問題不就在於你們這些人一直想擴張行車權導致人行環境不安全讓家長不放心小孩自己走路嗎?
請記得, 你開車騎車就像手上拿著槍砲武器一樣, 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別人傷亡, 所以行車權要限縮要管制,規劃上是先滿足行人路權, 才考慮到行車權,哪有縮減人行道讓車走的道理?
那不是等於變相鼓勵手上有武器的人可以獲得較多權利呢?
還是說無障礙空間都沒看到什麼身障人士使用,可以拆掉的意思呢?
先進國家跟落後國家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更加尊重弱勢族群, 台灣要往野蠻國家的方向走還是往先進國家方向走呢?
建議去看看都市規劃專業 LEO的臉書 Leo, That Taiwanese
LEO是在美國紐約的大學學習都市規劃土木工程,現在轉學至在全球都市規劃首屈一指的荷蘭大學攻讀都市規劃學位,
該臉書專頁可以看看先進國家怎麼規劃道路,怎麼以人為本的去規劃
台灣地狹人稠更應該學習先進國家擴張行人路權限縮私人運具的使用
怎麼會是本末倒置縮減人行道呢?
Ace.H wrote:
正確!
m大995樓,那一段話:
(如果你認為拓寬道路增加汽車容量就能解決問題...
...那是因為你開車上路成為問題的一部份!)
我沒回是因為字是圖形,我懶得打字引言。想一下,我還是回好了。
這句話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
如果你認為拓寬人行道增加人行容量就能解決問題...
...那是因為你兩腳上路成為問題的一部份!
如你認為擴大汚水管增加汚水容量就能解決問題...
...那是因為你吃喝拉屎成為問題的一部份!
這是一種徧頗的看法,也不一定不對,例如大部份人連五六百公尺距離都要開車去,因而造成道路負荷過重,這句話或許有點道理,但若不是呢?
道路容量不足,大眾運輸確實是重要的解方,所以我也贊成興建可以疏解園區上下班車流的捷運。
或許慈雲路下方汽機車的問題也化解於無形了吧。
這大概是我們的共識 - 大眾軌道建設才是解法
不跟你吵架了我們其實是同一派的

有了大眾軌道建設先行, 人行環境才能跟著改善
現在就是因為沒有,所以大家只能四輪二輪到處走
還是要重申一個解法是最快可以立即解決的:就是慈雲路橋開放機車通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