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趣的是,若攤開基礎建設評分細項,臺灣的鐵路品質排名第10,是所有基礎建設評分項目裡表現最好的單項,結果政府竟然要把4千多億元,砸在基礎建設裡得分最高的鐵道(軌道)建設,就算單看基礎建設的需求順序,也應該優先把錢投資在排行第20的港口、排行第33的航空設施,以及排行第35的電力供應;更何況,這些未來蓋出來的輕軌交通建設,將會大大增加臺灣的用電需求,現在就已經排名落後的供電設備,能應付未來所需嗎?還是不久的未來,又要再來個「前瞻計畫2.0」,來補上這個可能擴大的能源缺口?
最近看到另一篇新聞,全臺灣每年因為供水管線老舊,流失2.5座石門水庫的自來水,又看到供水管線更新需要約1,800億元的經費,目前每年只能編列70億元,我想這應該也比到處開花的輕軌工程,更有「前瞻」的效果吧!
詃作的不先作
不該作的卻反正不是花我的錢,不做白不做的猛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