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新竹市正在改變中

政府官員拿人民納稅錢,把事情做好本來就是應該的,有什麼好歌功頌德的,做不好才應該被砲被換掉,像花媽,在高雄支持度那麼高,但高雄人口卻一直外移,要舉債做表面建設很容易,但讓人民真正能安居樂業才是真功夫.實際來看,民進黨根本就不重視新竹,才會叫一個年輕沒什麼經驗的來選,也沒什麼信心會上,當剛好因為當時的政治氛圍,才使他意外選上。從這篇回應來看,想用花媽那一套來對新竹人洗腦,功效不大。
在新竹這麼久覺得新竹改變最大的就是蔡仁堅時期跟林志堅時期
許明財也做得不錯.光是把光復路的檳榔攤拆光光就讓人有感,覺得他很認真是一位好人,只是在細節的部分沒有處理的很好
最無感的就是林政則市長八年的時期,感覺他只是做好里長伯的工作,中規中矩把市長做小了,唯一有感的只有17公里海岸線
有時候會想到底是誰偷走新竹這八年
新竹近來的改變我看到了,看到老舊城市終於有一點活力,覺得這邊還蠻不錯的
新市長對於都市景觀與人文發展都很用心,終於覺得有被當"人"對待的感覺

我是看不出新市長有哪個地方跟建商靠攏,連遠雄這麼大的建商都可以被勒令停工,換成一般市長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違建的問題只能說是歷史共業,從歷任市長來看都無解,我也不知道誰可以真正解決違建的問題
但也希望未來2年有看到新竹真的有拆違建的魄力


forks wrote:
可以明顯地感覺的以前的新竹市真的沒甚麼作為...(恕刪)

蔡仁堅 & 璩美鳳?
感覺又多一位很會剪彩的
問題是有些是前朝做的吧
很收割的味道

另外
怎麼覺得這是一篇失敗的業配文啊
違建請各位到林市長的FB反映看看,林市長的FB不想看到的全部都會刪除,這樣的肚量小到容不下一粒沙,就是一言堂的新竹市政府團隊
forks wrote:
睜大眼睛看看隔壁的苗栗大浦吧,嘴臉是一樣的,只差在一個吃相難看,一個溫水煮青蛙式的慢慢搞

唉!
你所謂的"炒地皮","各縣市"都在搞,這是縣市財政的"金雞母"!
因為土地重劃開發後,政府可以分到一塊地,賣了扣掉開發成本,大多還可賺一筆,充實市庫縣庫
另外開發的大多是農地,收不到地價稅、房屋稅,開發後變建地,每年有地價稅、房屋稅和增值稅。

我還記得前幾年google到一則新聞,蘇貞昌在台北縣長任內被批評舉債千億,蘇貞昌的發言人反駁說,舉債很多是用在"土地開發",將來可以"賺錢"。

只能說之前的文林苑都更、苗栗大埔重劃,都是把長久存在的"通例"當成"特例"來批鬥。

kegabu wrote:
新竹市正在改變中....(恕刪)



林智堅真噁心
Mobile01 護航真明顯
twoolin wrote:
1. 我不是有寫"人行道 20 年來重鋪過兩三次吧",沒看到嗎?
每次重鋪,那個高低差還是在。市民反映完全不當一回事。
2. 人行道磚持續都有損毀,也持續在修補,有些沒有馬上修補,
這點目前跟前幾任差不多,當然希望破損能趕快修補。
但因為這樣就不能說改善了高低差是比之前做得好嗎?
22 公分的落差算是"小"落差嗎?人行道上有個 22 公分的落差,應該嗎?
道磚破損,走的時候有注意到,小心踩過,我看老人家都是這樣走過去。
而原本的落差如果不會造成明顯不方便,社區老人家不會老是跟主委抱怨那個高低差,
要主委往上反應。那個高低差的程度,嬰兒車和輪椅推不過,老人走到那裏會停下來,
有拐杖的先把枴杖拄上去,再一腳一腳上去,有的甚至還會出現用手去壓撐大腿的動作。

一個是會持續損壞要持續修補的,一個是本不該那樣卻一直沒改善的,硬要混在一起?
一個 22 公分的人行道高低差放在那裏 20 年不改善,不知道算是哪套標準?
我倒覺得有人硬要講得現在跟之前一樣爛的感覺。

1.這種幾千元的小工程,如果反應給里長或議員,不太可能20年都沒改善,老實說你的說法我有點懷疑

2.類似的問題~~騎樓,常有高低落差,在台灣是常態吧!
照片上半部的人行道,不是普通的爛,人行道坑坑巴巴,磚塊鬆動,不怕老人家摔倒?
我認為兩個問題都會造成危險,你卻只在乎一個,另一個沒做好的就說無所謂,所以我認為是兩套標準。


我也纳悶,以前稍微談政治的一絲絲就删文!!!
lovewinds001 wrote:
林智堅真噁心Mobi...(恕刪)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