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長區、光埔區等經國二橋/高鐵橋下道路蓋好,從公道五到高鐵區也不遠,偶爾要去那兒逛逛也是很方便。從地理位置來看,往東北到高鐵區,往西北到巨城、大遠百,都不算太遠。所以我覺得,這些複合式商場或影城蓋在哪兒都還好,重點是到底會不會蓋、跟能不能吸引夠多人潮讓他經營下去。
Abidi2020 wrote:影城開了做不下去還可以再關,之前新竹風城閒置了很久就是一個例子......另媒體報導扁家&大桶沙拉油急於脫產或變現,個人擔憂其房產很可能半價出脫,造成房市蝴蝶效應恐帶動北台房市全面回檔?...(恕刪) 怎麼不說最近香山出現眼鏡蛇人心惶惶造成蝴蝶效應帶動全台房市全面崩跌
xlh1200 wrote:建商和投資客開的店面價格如此之高,相對地店租就不可能便宜在店面成本高的情況下,經營成本和風險大增,有意願來or敢來的店家相對就少...(恕刪) 房價和店租有相關性,但不是必然關係。這是一個市場平衡的進行式。假設店東依取得房屋的成本計算要月租10萬,但誠如你說的願租的店家太少而租不出去。店面已蓋好,不租空在那更損,所以店東就會降價求租,直到租得出去為止。例如月租7萬相對容易,這就成了租金的行情價。將來店面要出售時,買賣雙方也會考量到租金行情來議價。成交價就會往月租7萬划算靠攏。只要有人潮,房價和租金自會調整到一個平衡點。如果沒有人潮,再便宜的店租也沒人要來開店。店面最後不是關門就是拿來當住家。結論是商圈繁不繁榮是看人潮不是看房價。
sunyearhuang wrote:房價和店租有相關性,...(恕刪) 沒商店就沒有人潮,但租金沒降到讓店家覺得在這開店有利可圖也不會來,只是房東不缺錢就會繼續耗,畢竟房價這麼貴,租金低也不甘願,所以店也都沒有開,偏偏新竹的都很會耗,竹北就是這樣。個人見解是這麼多年高鐵應該也是看破了,當初預期竹北馬上會變信義區,結果十年沒甚麼繁榮的商業活動,甚至有特力家居得標又棄標的事情發生,所以乾脆自己跳下來開發開第一槍,不然他直接當包租公,等人上門搶簽約就好。高鐵是因為地是自己的,所以不得不自己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