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yes wrote:
房價泡沫這種東西不只出現在中古的日本和近代的美國,台灣在更早的遠古時期--民國70幾年就已經先演化過一次了
民國70幾年也不怎麼遠古啦

不過引些數據,不好意思拿簡體網站的
http://loudi.bbs.house.sina.com.cn/bbs/post/show?pid=851984082460600
--
第三次房價屬于暴漲,漲幅遠遠大于前兩次。1987-1990年,大臺北地區房價分別上漲35.82%、94.51%、41.81%、10.76%,接下來兩年分別是-7.19%、4.26%。與前兩次不同,此次房價飆升期間幷未出現通貨膨脹,GDP和居民收入也沒出現快速增長,臺北住房價格由1986至1990年四年漲幅爲448.7%。而家庭收入增長僅55.38%
1990第一季度股市崩潰,由11294點到至第四季度的3759點,暴跌67%;同時也促使房價下跌,臺北房價由二季度的每坪28.79萬,降至第四季度的每坪27.21萬,僅下跌了5.5%。房價上漲與股市上漲幾乎是同步進行的,但在股市回落時,房價回跌的時間較股市遞延,且房價調整的幅度遠小于股市,顯示房市穩定度優于股市。
直到1990年,房地産泡沫開始破滅,但值得關注的是,其後房價幷未暴跌,而是陰跌,比如2003年臺灣中南部房價和高峰期降低40%左右,而臺北地區的房價依然居高不下,但成交量持續低迷。從宏觀經濟看,1991-2000年年均增長率則爲6.3%,由之前的高增長明轉入中速增長,相比日本房地産泡沫破滅後的情况要好很多。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地産泡沫破滅之後,中心城市房價較其它城市相對抗跌保值,臺灣房市在2003年後價量皆出現成長,臺北房價已回到泡沫高峰時的水準,而一些中小城市甚至還不到高峰時的一半。
--
所以其實在等房價泡沫時,可能也要估算一下連大台北都四、五成談起的可預期度到底大不大…
01forever wrote:
那為何空屋率還那麼高
蓋的不符買家預期就會空屋啊
台灣人眼界可高的呢,交通不方便不要,沒學區不要,沒賣場不要,風水不好不要,格局不好不要
所以大家都望著台北市那一塊塊的重劃區最好都用來蓋合宜住宅,對林口興趣缺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