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六家線使用經驗

cckm wrote:
二十年前台鐵並沒有新店線.
新店線民國54年停駛.

感謝指正
原來我把中和線和新店線停駛前後順序記反了。

不過,原意指北捷新店線和台鐵新店線若干區段重疊,說明其實台鐵路線也是可被其他載具所使用。

這幾年內應該是沒機會看到了。
楓‧宗一郎 wrote:
說明其實台鐵路線也是可被其他載具所使用。
...(恕刪)


這也是省去土地徵收, 直接蓋捷運最快的方法.

和六家線來比較,新加坡有真正的輕軌,軌道也是採高架封閉式,列車使用膠輪,行駛於膠輪系統專用軌道,全自動無人駕駛。但是造價只有NT$7.4億/公里.

它沒有天線,和木柵線一樣, 使用地面軌道上的第三軌來供電.
但是它的功能,主要是把新開僻的住宅區,和重運量捷運線做聯結.
路線是垂直穿過重運量捷運的兩側, 做雙環繞行.

第一條是武吉班讓輕軌系統
全長7.8公里,於1999年11月6日通車,是一個全自動的輕軌系統。使用的列車是由加拿大製造商龐巴迪(Bombardier)製造,採用龐巴迪 CX-100型列車。最高時速55公里。以膠輪行走模式,這和樟宜機場的旅客移動系統(Skytrains)的設計相似。
不過龐巴迪 CX-100型列車性能不可靠。自通車以來,已經連續超過5年虧蝕和載客量欠佳,列車意外及訊號故障更是時有發生。
2000年,兩列Bombardier CX-100型列車在鳳凰站相撞,被罰款新幣一萬元。武吉班讓輕軌系統的列車服務至少中斷50次。2002年,一個鬆脫的車輪造成動力系統故障並損壞軌道,使列車服務中斷數日。

之後的二條盛港輕軌,榜鵝輕軌, 不再使用龐巴迪(Bombardier)的系統,都改採用日本三菱的Mitsubishi Crystal Mover Cars列車。性能比較可靠,為膠輪單一車廂。目前樟宜機場的(SKYTRAIN)也改換為Crystal Movers。

盛港輕軌(英文:Sengkang LRT Line)是新加坡的第2條輕軌鐵路,全長10.7公里
榜鵝輕軌(英文:Punggol LRT Line)10.3 km

此兩線總造價為 S$660 million.(等於NT$155.36億) 共21km, 7.4億/公里

新加坡輕軌Crystal Movers影片

新加坡的輕軌,都有聯結政府新建住宅計劃的功能
六家線很可惜, 它花很多錢,造價直逼捷運. 但不是全自動.沒經過大型住宅區, 聯結功能也打折.
它只能半小時一班車,不能像捷運幾分鐘就一班車.

台北轉運站(交九轉運站),捷運市政府轉運站 都放在台北市區,大型客車湧入,結果造成周邊大塞車.
殷鑑不遠
把P+R 放在市區,是錯誤的決策, 也很可惜 ,讓人懷疑新竹市政府規劃的能力?

光復路能不能臨停? 再設一個 Kiss & Ride區 (kissgoodbye and ride away)
台灣人不懂 " Kiss & Ride",美國人也不懂?
其實是真的有 Kiss & Ride 這個名詞.
捷運站是人放下,車就可以開走, 光復路一定是下來買西,不會馬上開走.這樣就佔去一個車道, 一定要禁止臨停.




新竹巿捷運還有得等勒
路已經夠窄,別再想髙架或平面,既醜陋又壓迫
政府每次都將綠園道都計變更高架水泥柱
無視於對周邊住宅的影響
想省錢就別蓋捷運
去搭巿民公車,還免費
往六家路線就是政府不想多花錢的折衷方案
難道竹東、二重埔就沒有去髙鐵的需求嗎?
為何內灣線竹中到竹東沒有順便雙軌化
有沒有電氣化就不知道?
停駛幾年換回來一樣的東西
還只能一小時一班
假日也沒有考慮密集發車將人潮從內灣疏散
這些車站看來也沒考慮站內的便利商店,真的有台鐵風格

新竹老頭子 wrote:
新竹巿捷運還有得等勒...(恕刪)

六家線只是要連接雙鐵.沒有多偉大的理想.
竹東-內灣段從未停駛.

新竹老頭子 wrote:
新竹巿捷運還有得等勒...(恕刪)

內灣線也就是一週兩天高峰期,能保住算萬幸了.

herblee wrote:
這也是省去土地徵收,...(恕刪)

光復路禁止臨停有點困難,誰也不敢得罪選民.
herblee wrote:
六家線很可惜, 它花很多錢,造價直逼捷運. 但不是全自動.沒經過大型住宅區, 聯結功能也打折.
它只能半小時一班車,不能像捷運幾分鐘就一班車.


六家線的確很可惜,最大的問題是選線錯誤。雖然主管單位是交通部,但前任巿府於規劃時的漠不關心才是最大原因。

雖然台鐵系統不能全自動,但,它是可以做到半自動的,而且要和北捷一樣幾分鐘發一班車不是不可能,半小時一班車並不是它的"發車極限"。請參考台鐵台北車站上午7點~8點間時刻表。

只是真要這麼發車的話,會有那麼多人搭!!?? 應該會拉大虧損幅度。

實用上一小時四~五班,12~15分鐘一班車,在新竹應該就很好用了。但...不知何年何月可實現啊~~~唉~~~

楓‧宗一郎 wrote:
六家線的確很可惜,最...(恕刪)

內灣-六家段若要改線,現在可能還在吵.

cckm wrote:
內灣-六家段若要改線...(恕刪)

竹中到竹東在改建時本來就停駛
現在往來新竹、竹北和竹東的車流量(68快速道路)還不算少
若是一次到位,這樣子還算得上新竹大眾運輸
看看下屆縣長是否會拿來開個建設支票,
搞不好還可以將竹東台泥的小小支線拉進來
楓‧宗一郎 wrote:
六家線的確很可惜,最...(恕刪)
實用上一小時四~五班,12~15分鐘一班車,在新竹應該就很好用了。但...不知何年何月可實現啊~~~唉~~~


問題不只是車班密度, 接駁公車路線和時間規劃更重要 !!

以下是我親自體驗:
我從光復路牛頓大廈到東光路山燕科技大樓, 平常都坐新竹客運(因為公車不到), 等車半天加上車資又貴(還要走一段:從牛頓大廈走到光武國中), 上週六下午試試坐六家線...
4:00 出發(走路)
4:21 到竹科站月台
4:28 車到
4:36 到北新竹站
4:45 走到山燕大樓 (四節電聯車卻停到1-4車節位, 不是5-8車節位 !! 是怕我路走不夠??)
以這個時間, 我看看還是做新竹客運好了, 坐車時間長一點, 但是少走點路, 運氣好少等點車還會先到喔 !!

途中快到竹科站時剛好有班到竹科的接駁車到達,車上卻沒半個人!! 而我卻花了二十分鐘走到車站

實在不知這些人是怎麼做規劃的?
只要一輛20人的中型公車, 例:從車站出發->關東市場->老爺大廈->關新路口->新莊街->關新路->車站
就能運送乘客出站和入站, 再配合台北捷運般, 乘坐鐵路+公車與以折扣, 一定能吸引人搭乘. 等待搭乘人多了, 台鐵就能增加班次,接駁車也能延長及增加路線以及發車班次

同理,在北新竹站可以有台大醫院(經監理處), 或是往交大舊校區+運動場的小巴; 在世博站可以有往愛買,馬偕醫院的小巴, ....

結果辦了個沒什麼人坐的免費公車502,503. 不如把錢拿來做台鐵站附近的免費公車, 更能吸引人做電聯車.間接也改善了光復路及公道五的交通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