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有人家中小孩唸竹科園區實驗小學嗎?今天新生抽籤,很幸運的小女有錄取,原本已經打算讓她去唸新竹康橋小學,並已註冊繳學費了,會想讓她去念康橋是為了雙語與學校多元教學的風格而選擇此校,但聽說園區實驗小學也是以學校教學多元且校風自由著名,外語的部分到時可能就需要額外找全美補習班.另外,若選擇實小的話我可以每天上班順路送她上學;而康橋則需每天從竹北搭乘校車,其實搭校車每天走高速公路是我們比較不放心的點.因身邊都沒有人是唸園區實驗小學,所以也無從打聽此校的評價,在不考慮學費的前提下,大家會選擇“實驗小學+全美補習班”或“康橋小學”呢?另外,實小畢業後升一般國中會有銜接上的問題嗎?不知是否有人有相關的經驗可分享?謝謝!
bluesam wrote:
康橋我們已經註冊了。...(恕刪)
喔喔,
如果未來有送出國打算,那沒啥選擇,唸康橋,我身邊很多朋友的兒女唸康橋新店、林口,我也認識康軒董事長,對辦學理念很贊同,學風自由開放,小朋友很快樂,而且英文能力都很好,但是我兒女小學唸另一所北市私小
如果小朋友有外國國籍,預計國中或高中回國唸書,我反而建議唸實小,好好學好中文,至少唸到國中二年級,然後送回國直到大學,研究所畢業
我遇過好幾位小留學生念到長大後回華人區,中文都很不好,比馬來西亞,新加坡人更差,反而沒有雙語優勢,回華人區後反而花更多時間學中文
所以,其實唸康橋是比較平衡的選擇,未來進可攻(出國或唸美國學校),退可守,回頭唸台灣的高中、大學也不會有所耽擱
康橋最大的特色就是英語教學和多元課程。
英語部分,每週的英語堂數跟國語一樣多,中師外師各半,你想想,這樣累積下來,一頭牛也學會英語了。另外,假如有讓小孩出國念大學的想法的話,那康橋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也是康橋的強項,康橋的國際班用的是美國加州的課本,而考SAT在校內自己考,過去幾年康橋每年都100多200個學生去美國念大學,有校友會的幫助,讓你比較放心讓小孩在美國念大學。
多元課程,比較特別的是年度大型戶外活動,這在台灣大概找不出第二家了,我兒子小六,今年原本有雪山登頂領畢業證書的活動,小孩已經為此從上學期就開始山訓,最後因為疫情取消了,這讓爸爸我覺得好失落

康橋每週都有游泳課,不是玩玩而已,是真的要練游泳,有專職的游泳教練,對姿勢很要求,四種姿勢都要練,還要練長泳,小六就要達到連游一小時。
多元課程一定好嗎?還是要看小孩能否適應,我小孩的班每學期都有同學轉走,有的是小孩不能適應,有的是家長不能適應,跟家長預期的不同,有的家長覺得小孩花太多時間在課外活動上了,也有家長覺得課業太重了,這兩者聽起來似乎是矛盾的,其實都是真的,課業真的也重,活動真的也多,所以康橋的學生很忙。
我不清楚實小怎樣,但我想身為父母都差不多,重點是你對小孩的期望是什麼?像我是打算讓小孩出國念大學的,另外就是練好體能,唸書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天賦的,但體能是只要練了就會有。
多元活動我的期望不是小孩學到什麼,而是藉由過程來累積自信,像每年專題的報告,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緊張是必然的,但是多幾次就有自信了,我覺得這個很重要。還有像每年都有勸募活動跟水上運動會,這個是自由參加,不過我都強制他們要參加,小兒子第一年在東區勸募碰到好多人理都不理他,然後傷心大哭,不過哭著哭著就習慣了,呵呵。
每個小孩擅長的都不一樣,多元課程就是讓他們去接觸去參與,看能否找到興趣,像勸募說不定也勸出一個台灣凱瑟琳(請google 凱瑟琳 非洲),所以這跟家長的期望有關,有的家長覺得做這些是浪費時間,像水上運動會,也有很多家長因為小孩不擅長游泳就不報名了,我則是強制他們至少要報2個個人項目(其實最多也就2個了,不能厲害的把獎項全拿了),參加比賽就是累積自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