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建美路「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是台灣現存最大規模日本軍事工業遺址群,廠內擁有醒目地標「大煙囪」,新竹市政府成功申請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再造歷史現場計畫」8830萬經費,將啟動「大煙囪廠房基地眷村文化保存計畫」。
市府表示,文化部次長楊子葆日前視察,肯定歷史遺跡「非常難得」,文化部不僅樂意投入資源,也承諾將協助爭取其他經費,盼基地未來能成示範性計畫。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為日本設置的海軍燃料廠,台灣光復後,國軍眷戶遷入,利用原廠房空間內部搭建隔間,分戶居住形成「屋中有屋,房中有樓」的特殊景觀,廠房內之大煙囪更成稀有霜毛蝠棲地,成重要生態場域。為活化老建築,重現歷史場景與眷村文化,市府啟動大煙囪廠房基地眷村文化保存計畫,將重整全區眷舍環境,並先簡易修繕臨建美路6棟眷舍,未來將邀請在地團體進駐廠區,活化歷史空間。
市長林智堅表示,第六燃料廠1943年設立,300餘公頃基地範圍日後發展為清大校地、工研院等,是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根源,其中大煙囪廠房基地前身為廠區內緊急發電廠,60公尺高的大煙囪已成城市重要地標,本次以大煙囪廠房基地啟動的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將納入在地能量,保存眷村文化並活化歷史文化意涵深厚的建築群,獲文化部肯定,成功申請「前瞻基礎建設─再造歷史現場計畫」8830萬經費。
他指出,目前舊燃料廠區仍遺留若干零散基地,市府持續積極活化,其中金城新村活化為「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中油油庫日前成功廢庫,將轉型為「竹科X」創新基地。
文化局指出,由於燃料廠大煙囪內發現稀有霜毛蝙蝠,為重要生態場域,未來計劃結合跨領域科技,規畫全台首創VR體驗的蝙蝠生態博物館。
資料來源 聯合報 記者林家琛╱即時報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