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內最近都熱烈的討論新竹的前瞻計畫與高架化的比較
小弟看了也心有戚戚焉. 但是為什麼都沒有人建議以前地下化的方案?
小弟認為從公道五到振興路五條橋要先剷平平面化之後留給上面高架化軌道走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在新竹要把鐵路高架化比起地下化的執行面有更多阻力與問題
以前的地下化其實就是對新竹最好的方案只是卡在沒有預算而已
如今好不容易中央要給錢了, 但我們帥哥市長的前瞻計畫竟然是大車站平台與輕軌
長遠來看顯得不怎麼前瞻, 也可以說這50億的大車站+300億的輕軌完全卡住了新竹市最需要處理的鐵路
新竹市也是一個大眾運輸人口才剛開始養的都市
但伴隨著狹窄的市容與擁擠的道路
硬要在這都市的道路上再多擠一條軌道,對交通來說恐怕是雪上加霜
這300億的花費與未來的營運在這大眾運輸人口不普遍的都市, 未來恐怕也是個超級大錢坑
當務之急不如拿錢去處理橫斷市區中間的鐵路
50億的大車站+300億的輕軌預算加一加就足以把新竹市區從頭前溪到三姓橋前的鐵路地下化
一次處理掉五個高架橋+四個地下道, 整個活化市區鐵路周邊土地與道路
順便也可以預留新竹車站與北新竹兩個車站體的捷運月台給未來的計劃使用
說真的, 在這地狹人稠的新竹市唯有地下化一途長遠來看比較前瞻!
不然還是把錢拿去把五楊拉到頭份節省的社會成本更實際!
應就是不拆陸橋的方式
地下化若不要從頭前溪作到牛埔
去頭去尾,預算可以少很多
但還是很多,可以不用討論了
高架好處多多,預算少,效益大,沿線都受益
不像大車站只有火車站而已
高架化後,月台下方也可以作大車站,而且是挑高式的
高架化後,保留火車站古蹟部份,2側都可以拆掉
中正路及林森路都可以直通後站,這才是真正的無縫接合
市長的大車站也只有人可以通(目前地下道就可以了)
而且月台也可以挪到面後站大空地那邊,前站進入後,作個向左的電扶梯就可以了
後站就可以整體開發
大車站最後淪為只剩人行通道的功能,機率非常大,卻花了50億
高架100億,沿線都能開發,減少車行時間,加速前後站平衡
亞豪 wrote:
板內最近都熱烈的討...(恕刪)
cltang wrote:
十分同意你的想法,...(恕刪)
可以參考台南鐵路地下化的計畫
8.23公里三車站三百億有找
新竹市區兩車站短短五公里不到
實在看不出為什麼前瞻計畫不提這個
一、計畫名稱: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
二、計畫緣起:
(一)因應臺鐵轉型及臺南車站地區都市更新發展、消除鐵路對市區之阻隔、疏解日益嚴重的都市交通、整合都會區運輸系統,研議辦理「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簡稱:臺南計畫)。
(二)行政院於98年9月9日核定,修正計畫105年12月29日奉行政院核定。
三、計畫概要:
(一)計畫期程:98年9月至113年6月。
(二)計畫範圍:北起臺南縣永康站南端之永康橋以南約0.17公里處,南至生產路以南約1.91公里,全長8.23公里。
(三)工程內容:
1、隧道工程:明挖覆蓋鋼筋混凝土箱型結構。
2、臺南車站:配置2座島式月臺及4股道。
3、臺南舊站列為古蹟原地保留,站區闢建為廣場、停車場、交通轉運站、綠地等公共設施使用。
4、增設2座通勤車站:林森站與南臺南站。
5、周邊工程:周邊站場設施、貨運業務之遷移及配合改善。
6、機電工程:電車線、號誌、電訊、車站之水電、消防、空調、電梯、電扶梯等系統。
(四)計畫經費:新臺幣293.6億元。
(五)計畫所在縣市:臺南市
(六)計畫示意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