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很多人反對...
現在人潮爆滿...還不開挖嗎??
dubby1226 wrote:
先叫昌益把之前說要開放停車場換取容積獎勵位置開放吧
跟另一篇剛好互相呼應,那些昌益的住戶應該會反過來要求附近各社區拿來換容積獎勵的開放空間全部都要開放給外人使用。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7&t=3795337&last=48934157
oilrogertw wrote:
幾年前很多人反對...
現在人潮爆滿...還不開挖嗎??
先把新莊車站前與長春街公有停車場停滿再來考慮開挖關新公園吧.
新莊車站以及長春街停車場使用率大約都不到2成的情況下, 再花個4~5億去蓋關新公園停車場不合邏輯, 新莊車站/長春街走到關新公園也就不過300~400公尺路途, 不用多少時間. (如果在台北找停車位, 多走個5分鐘10分鐘也是很正常的).
關新公園停車場討論
之前所提供的數據供參考:
michaelyu1967 wrote:
回去看了一下一年前市政府對於地下停車場+商場的規劃簡報, 取出一些重點數字給大家作參考:
* 規劃地下3層, 共326部汽車停車位 + 116機車停車位 + 520坪商場空間. (汽車停車位數量有些模糊對不上總數量)
* 總工程費用 4億5千2百多萬
* 每席車位造價 95萬 (不知如何換算出來的)
* 營運效益 775萬/月:
(商場 520坪 總月租收入605萬)
- 書房用品 50坪, 每坪月租1萬5, 月收入75萬
- 書店 300坪, 每坪月租1萬2, 月收入360萬
- 咖啡店/輕食 170坪, 每坪月租1萬, 月收入170萬
(停車場 326席位 總月收入170萬)
- 臨時 212席 $20/H 50%使用用率, 月收入152萬
- 月租 49席 $3,200/月 70%使用率, 月收入10.9萬
- 里民優惠月租 65席 $1,600/月 70%使用率, 月收入7萬2
* 營運成本 537萬/月 (無交代細項, 以百分比預估)
* 開發模式 BOT(35年) 或 OT(15年)
根據以上的數字, 個人認為要找願意投資的廠商應該不容易, 如果要用到納稅人4.5億為了326席停車位並不符合經濟效益.
本人是支持增建停車場的, 這個時代停車位是永遠不夠用, 不過我並不能說服自己關新公園地下停車場是最適當的選擇, 老實說這附近的收費停車場都尚未充分使用(關東市場地下停車場, 新莊車站前, 長春街), 特別要提的是關東市場停車場如同廢墟, 民眾寧可貪圖方便隨便路邊停, 也不使用停車場, 是否關新公園地下停車場會是同樣的下場是值得深思的.
當時新竹市政府想動關新公園時其實已經是箭在弦上, 開說明會是與附近居民說明如何進行, 想不到反對的聲音太大, 做了民調之後也確實無法取得大多數的民意支持, 所以就不了了之. 當然現在可能周邊停車狀況已有變化, 再做一次民調會有不同的結果, 那當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行動了.
我個人是贊成開發停車場的, 因為停車位永遠不嫌多, 在這區域還沒完全開發時開發也會比整個區段已經完全成型後再開發來的理想, 只是以現況來說, 無法說服自己新竹市政府對於關新公園開刀計劃是明智的決定.
關新公園附近的公有停車場(新莊車站+長春街)使用率都不到2成, 關東市場停車場也是標準的蚊子館, 這些停車場都是10分鐘之內可以走到關新公園的地方, 台灣的民眾就真的是那麼懶嗎? 一定要花大錢來讓民眾少走的幾分鐘的路?
4~5億的開發費用不是一筆小錢, 就算是BOT, 開發商看中的也會是後續炒作的利益, 會讓附近的房價更誇張, 真正的要好好的營運而還本的機會實際上不大, 結果還是會全民買單. 一個車位的開發成本超過90萬, 想想每小時$20要多久才還本? 還不考慮到營運的成本.
附近建案車位開放給大眾使用的確是一種解決方法, 但是阻力一定不會小, 而且住戶們應該會運用一些方法來抵制, 就像現在的藍海停車場宣稱設備故障, 如果管委會決定每小時對外來車輛收$50~$100的, 真正會想要停的人應該不會多. 記得, 獎勵車位的擁有人還是住戶, 住戶要如何出租車位還是會有一定的決定權, 而且獎勵車位是要開放給"大眾"使用, 而住戶"本人"也是包括在"大眾"的定義之內. 就算是獎勵車位沒真正開放出來給大家使用, 不過獎勵車位還是會做到疏解停車位不足的狀況, 因為獎勵車位可以確實讓附近的住戶不會去佔用外面的公有停車位, 把這些停車位空出來讓外來人仕使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