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印新台幣,但受薪階級沒得到好處,好處還是被有錢人拿走,一般人不要相信什麼「負利率」說詞,房子又不是像股票隨時買賣變現賺價差,你付出的利息就是被銀行拿走。如果「負利率」那麼強大,股票市場應早就炒翻天了。美國、日本印那麼多鈔票,美國地產漸漸復甦也還沒創新高,日本更不用說,但台灣卻是創新高,這如果沒有炒作我是不太相信,地產成交量小,不像股票,價格隨機漫步,因為量大互相牽制,買賣地產很容易被心理、氣氛影響,掉入陷阱的機率很高。報章雜誌建案的廣告那麼多,很多文章是業配文配合炒高房價,有錢者就跟流行進去,沒錢者現在還是不要淌混水,這個時局租屋也是不錯的選擇。
突然傻掉會在這時節借錢買房子…被迫成家的人被迫當傻子。願傻人真有傻福!增值的金額能抗的過本金本該獲得的微薄利息和借貸部分相對較高的利息...說實在的實在是太困難了。一大堆亂開價的根本賣不掉的一直堆啊疊的。還好,台北的貨出一出隨便換鄉下幾間像樣幾倍的真的很簡單!只要有幾十年可以等能夠熬,別借貸,進貨反正是不會賠的。只要別賣或賣不掉,永遠也不會賠錢的,哈!
這篇前幾天就吵過了。漏洞一堆。1.台灣不是到了QE才漲,QE之前早就漲了5,6年2.QE印鈔,但是美國房價還是照跌,為什麼?3.台灣房租10年不動,也就是說房租根本就是在跌。4.美國不可能QE連續30年。最近2,3年就會停了,那到時候會怎樣?以上幾點,文章通通「故意不談」,你覺得有沒有鬼?
有錢不賺基本上等於花錢 大錢不賺是花大錢 夢想也需要金錢支撐 屋奴烏奴 當久了 把房賣掉 不就能實現夢想了嗎?? 當然房價起起伏伏 但至少短期內漲的可能性較大 有錢賺為何不賺??這很簡單的邏輯 請不要裝聰明複雜化 吃虧的人都是裝聰明的人
假設文中抗通膨的推論是正確的,那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黃金這玩意就該永無止境的上漲,因為即便承平沒有大規模量化寛鬆的時期,各國央行印鈔的動作,從來也沒有停止過,照理黃金根本也不該會下跌,但事實呢?真相是---任何商品都有它一定的週期循環,黃金是,不動產也不會例外.至於樓主附表的數據,更說明了台灣的房市,已然到了一個比瘋狂印鈔還要不可思議的地步,央行在08年次貸風暴後,廣義貨幣供給M2,約從26兆升至34兆,增長約28%,以台北市的房價為例,信義房屋的指數,則從164升至270,足足漲了64%,如果黃金超漲了該修正,那台北市的房價修正個四至五成一點也不為過,台北市這個只漲不跌的神話,一旦進行修正,新竹這個小縣城會躲得過?所以到底是貨幣泡沬了,還是房價泡沬了?不是睜眼瞎都看得明白.信義房價指數PS:現下QE就要結束了,依文中的論述,之前因貨幣濫發的心理預期,所造成的超漲,是不是也到吐回來的時候了?
joseph.cheng wrote:在布雷頓森林協定裡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現在黃金已經漲40倍了,一直沒跌回35美元. 應該也沒人會期待台北市房價跌回一坪四萬,就像黃金,從1900修正到1300這種小波段,就足以讓這兩年進塲的人,全部套牢.更不用說,1800~1900才把頭洗下去的,而現在才跳進房市的人,實有異曲同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