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兩年前:
我在新竹買了一間17坪15年的中古小屋而離鐵軌很近
當時也被酸友說了不少~
她酸:
1.離鐵軌這麼近一定很吵...
(的確...但一點也不影響我~比起之前住在忠孝路馬路邊安靜太多了)
2.要住就要住透天~這麼小的地方幹嘛買...
(我當然也想住透天~但無奈荷包不足~先退一步)
3.要買就買新屋,中古屋誰知道前屋主是怎樣的人...
(我不否認~同樣荷包問題...倒是前屋主是該房第一任屋主~現在還常回來跟鄰居聊天我也都認識了~人還ok!)
4.有屋齡的房子還有修繕的問題,一點也不好...
(這我也認同~但是新成屋就一定不會有嗎???這都算是必須開銷吧!!!)
5.舊公寓沒有車位不方便...
(好啦!我沒車~我都開朋友的...但這裡並不難停車~朋友為了停車現在都已經停在我這邊了!)
相對的...我房貸一個月8K 住3個人
(我租了一個房間給我朋友~補貼我水電開銷)
(外頭一間小到嚇死人的套房月租至少7K起跳...)
自己的房子我可以養貓養狗~
我有廚房可以自行料理三餐~
公寓旁邊就是公園...
5分鐘內步行:
有國小、大學、便利商店X3、飲料店、便當店、餐廳、醫院......等
上班騎車15分鐘以內~(時速不超過40 悠哉騎的情況下)
"走路"去火車站也不過15分鐘~
(我並不是本地人我會常回家,火車站周圍有多難停車~相信新竹的大家都知道)
生活機能很優異,至少我要的它都有提供。
雖然室內坪數不大~但是它卻很離奇的隔出三間房...(有兩間超小)
但也因此我很幸運可以擁有一間客房兼工作房~(打電動或工作時比較不會吵到另一半)
這些生活機能都是符合我想要的,
當初找房子我自己訂下了幾個必須條件:
1.上班距離不要超過15分鐘 (考量到女友的上下班交通)
2.不能太過於偏僻 (女友會搞到半夜才下班...安全考量)
3.至少2房以上 (必須考慮未來10年內堪用,要把小孩或老母算進去)
4.可以養寵物 (我有貓...而且我還想養狗~)
5.我得買得起 (是的!單單這一點就打趴了我找的90%的物件)
當初,
我花了將近2年的時間不斷的找我要的房子,
開出的預算總是不斷的被 仲介打槍 (新竹東區想買400以內 別肖想了)
但我想應該是仲介不屑我們這種銀彈有限的買家吧!
要不就是被騙去看更貴的房~然後用話術不斷的洗腦你多划算...
(想對金牛座玩數字遊戲~省省吧!!!)
我前前後後去"看"了不下50間的房子,(沒去看的更多)
買得起的又不太滿意,
滿意的你又買不起!!!
新成屋、中古屋都去看了~看屋的經驗值也隨之豐富了起來,
當然對於地段、價格、銷售手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程度,
最後我只選了2間有帶我女友一起去看~就買下了現在的屋子!
(她還說房子其實還蠻好找的呀...她殊不知我花了2年時間累積了多少經驗啊!)
15年5層電梯公寓
4米2挑高 11.5W/坪
一層4戶總戶數不過20 管理費600/月 (支出公共區域清潔費、電梯維修保養...等)
公設比很小~大概就是樓梯跟電梯而已(中古屋的好處)
我向銀行貸160 另外跟親友借了20剩下的自己拿出工作幾年的積蓄...
前幾天,
那個酸友又在跟我閒聊,
現在的她依舊是個租屋族~
一樣的在酸別人、一樣的買不起她理想的房子、一樣的在靠腰房價很貴......
然後開始羨慕我不到30就買了自己的窩(兩年前她都忘了她酸過我)
我靜靜的聽她不斷的抱怨~
我常常在想~這些成天抱怨與嫌棄的人她們到底為了自己的理想去"實踐"了什麼???
我不是個有錢人,
也沒有一個有錢的爸爸(他還留了不少債務給我)
我也並非什麼高階主管或有個薪水多優渥的工作~
我必須得日夜輪班~三不五時還得被刁民幹譙......年薪不過 5x W
這當然已經比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好了~但是我剛退伍時我記得我只有領24K(還有近百萬的學貸)
我也是不斷的加強自己+跳槽~才逐步有薪資的提升......
我還得養家養老媽~(每個月我必須先扣除2.5W拿回家,剩下的才是我能用的)
當初家裡因為考量媽媽膝蓋問題決定要住有電梯的地方,
但板橋的房子買不起(40w/坪 起跳)~後來才搬去中和(22w/坪)
這幾年連我家都漲成30w/坪了~但又如何...我也不能賣~賣了全家住哪?
如網友所說這只是紙上富貴~
我也沒想過會漲~當初只是想要先求有地方住...也沒想過捷運站會在我家對面動工~
只能說~我以後賺到了捷運站!!!
買不起貴的新成屋~
為什麼就不肯退一步買中古屋呢?
買不起市中心~
為什麼就沒辦法住遠一點點呢?
買不起透天~
為什麼就不能住公寓呢?
買不起500萬~
那為什麼不用自己買得起的價錢去找適合呢?
(在說沒有以前請先看一下自己有沒有真的盡力過...還是只是上網看看房仲的假房價罷了!)
付不出頭期款???
那請先檢視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吧!!!
兩個月前~
我在台北"市"(也就所謂的天龍國) 看見了一間8xxW 24坪的房子...(約35w/坪)
不過屋齡40 在萬華巷弄內 靠近市場 ......但卻乏人問津!(或許是因為舊又沒電梯吧)
反到是上千萬的詭異價位~卻熱絡的跟什麼一樣!!!
然後~再一堆人靠杯房價貴......
這些人~到底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去走訪過嗎???
還是現在的社會就是甚麼都要要求最好最棒一次攻頂...
但卻不願意面對自己的能力與荷包?
以上,僅是小弟個人的一點經驗與淺見!
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每坪 11.5 W 算是相當實惠的價格.
買房子就是要看自己的需求, 然後量力而為. 實在不需要很在意那未來漲跌的事, 又不是在賭股票. 未來漲了又如何 ? 不能賣房只是紙上富貴. 未來跌了又如何 ? 反正住的爽, 住的方便就值. 我父母 20 年前在當時房價最高點, 在桃園買了房, 門口有公園(面積不小, 不是迷你型的)週邊有幼稚園, 小學, 國中, 高中(上學走路去就可以). 雖然沒多久房價直直落, 到現在也沒回到當初買價, 但那又如何 ? 現在連我的小孩都住這了, 我老婆都說地點讚.
很多人抱怨房價高漲, 但細看之下未必, 還是要看情況. 其他縣市不曉得. 在新竹市, 我的了解, 許多 10 幾年以上屋齡的中古屋, 漲幅不算高. 在新竹, 我就有一戶, 16 年前買的, 周圍的新建案, 開的價就比我當年買這戶每坪多近一倍的價. (當然, 新房子, 新設計, 家高牆大院的, 我的寒傖多了). 而我的呢, 去年問了隔壁新屋主成交價, 僅漲約 25%, 如我要賣屋的話就僅收回那利息錢而已嘛.
中古屋比新蓋的屋, 要便宜多了, 當然也比較寒傖, 但又如何 ? 年輕人日子還長的很, 不要一下子就看上千萬豪宅. 然後買不起又東怪西怪. 解決不了問題. 就像當年的我, 月薪還不到樓主現在的價碼, 我也很肖想交通大學旁的梅竹山莊或是交大博愛校區食品路附近的房子. 可是差那 200 萬, 當時沒辦法就是沒辦法. 不如找自己負擔的起, 又合自己需求的.
像樓主, 就積極多了, 也很實際.
祝福樓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