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六家/內灣線 ,使用人次,每年可能 破百萬人次

六家/內灣線 ,使用人次,每年可能 破百萬人次



六家/內灣線 穩座 算 ‘支線一哥’ 1~5月 已50萬人次, 剩下 6~12月, 每年總人次 ,有機會 乘坐人次 破百萬

竹科(新莊)站, 竹中站,六家站 附近…雖不是每人都會由此站進出, 不過至少有基本客源,已有基本盤
上漲不見得, 但要下跌 也已有支撐

出自台鐵統計資料

101.01.01~ 101.05.31 合計人次
六家/內灣線 505086人次 (內灣 367269, 六家 137817)
集集線 219106 人次
沙崙線 251078 人次
平溪線 217054 人次

註:1. 六家線 台鐵定義為 竹中--六家 這一小段 只 3.1公里( 為內灣線另外分支出一小段) ,大部分共用很難分割, 故合併計算
2.集集線—主力在觀光
3.沙崙線—高鐵台南站---台鐵站--轉乘用
3.平溪線—主力在觀光
2012-08-04 11: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內灣線 百萬
這有何意義嗎? 竹北 新竹 竹東在地居民
有人覺得新竹縣市交通有更順暢還是有改善嗎?
這種數據就像現在的政客跟你說我做得很好
結果人們無感
小弟拙見~~有兩種指標:
1.內灣觀光因為支線而持續發展。
2.利用支線區域通勤功能被張顯。

除了這2點,在鐵路運輸的功能使用上支線上的簡易車站還不如主線上的簡易車站~~(要轉乘啦)
週末常從竹科站搭車到高鐵站,車站週圍總是停滿汽機車,使用率比想像中高很多。
有空也可以搭車去市區逛街,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環保又不用擔心塞車問題喔!

對了,竹科站前有免費公車,上次好奇拍了行車路線圖,把圖貼上跟大家分享。

順便貼幾張竹科站週邊夜景(平日晚上拍的)
paulas27 wrote:
101.01.01~ 101.05.31 合計人次
六家/內灣線 505086人次 (內灣 367269, 六家 137817)

還沒蓋好前就預測過了

新竹-內灣還是主要客源,現看數據,果然為六家的3倍
kegabu wrote:
還沒蓋好前就預測過了..新竹-內灣還是主要客源,現看數據,果然為六家的3倍

台鐵的定義是 六家線只有指 六家—竹中 這一小段3.1 KM
像一些 園區附近轉乘客 例如 星期五回老家 從竹科站-->新竹站(轉乘) ,or 星期日收假 新竹-->竹科站 …台鐵歸類為內灣線(因無使用 六家—竹中)….故內灣線計算數才會較多

因人數漸多 ,目前台鐵有評估,新電車,到位…新竹<-->六家要增加班次, 或許以後每20分,就一班高架電車

不過住竹科站附近,或其他各站附近的住戶 ,真的還蠻方便的 …上次帶小朋友去巨城(純去逛,無買大包小包)…竹科-->新竹(電車 15元), 然後搭免費接駁車(10分鐘一班車)-->到巨城….
還有要轉搭台鐵去中南部,或高鐵時…已不需另開車(塞車)去新竹 or高鐵站,停車了…還是多鼓勵大家多用大眾運輸建設(畢竟開車and停車費,傷荷包)...
不過非沿線居民…使用需求應較少…自行開車or騎機車可能較方便
sundorys wrote:
這有何意義嗎? 竹北 新竹 竹東在地居民
有人覺得新竹縣市交通有更順暢還是有改善嗎?
這種數據就像現在的政客跟你說我做得很好
結果人們無感

如果以開車、騎車的人而言,的確沒有多大的改善。137817這數字被除以150(5個月)=918,平均一天才減少918個人開車去高鐵站,的確很少、很無感。
但如果以去高鐵的民眾角度來看,除了自己開車、騎車、接駁車以外,又多了另一種工具,換個角度看就不就是改善。有個開始總是件好事。

楓‧宗一郎 wrote:
如果以開車、騎車的人...(恕刪)

應該說高鐵新竹站儼然成為外地來新竹的首選交通工具
台鐵支線至少可以提供簡便的轉乘接駁,
要去竹東內灣...可以
要去新竹市區...也OK
這樣不知道假日的旅遊票卷是否有市場?

覺得支線的車速有點慢
應該發展成快線,才會讓人想搭大眾運輸來替代自行開車
發這種文章一點意義都沒有,想表達什麼?拉抬新莊線地區房價嗎?很無聊耶,一條台鐵的支線可以抄成這樣,那從竹南開始到湖口,台鐵沿線的房價不是都有相同條件嗎?

paulas27 wrote:
六家/內灣線 ,使用...(恕刪)


這條是觀光線,我住竹科站附近....

平常可以看到等車的真的不多,

但是假日真的往內灣是爆滿的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