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人看過 新埔 -山漸青建案


更正 發錯位置,麻煩路過板大幫忙移到 新竹縣

請問有人看過 "山漸青"建案有什麼意見可以分享一下嗎?
[1]基地座落 新埔鎮文山路、仰德街口.
[2]但是它屬於 "集村農舍"
[3]銷售中心位於竹北市(縣治三期)自強北路、勝利十一街口。
[4]建約66~110坪,地約86坪,4~5房,面寬約16米,深度約17.8米,單層面積約27坪,1樓室內挑高3.6米.
24H保全,附設電梯。
[5]規劃地上2.5~3.5層、無開挖地下室、總戶數39戶、獨棟/雙併、前院停車2~4車位透天社區。
2012-04-25 9:56 發佈
放到新竹市東區就會搶翻天.......
有前院. 太好了........
可惜在新埔.......
空氣中有酸味...
前一陣子去看過,大地坪的房子滿吸引人,但銷售小姐可能認為我買不起吧,態度滿冷淡的,之後也沒接到過她的電話。找房子近一年了第一次遇到如此不積極的銷售人員。

地點附近不是很繁榮,個人認為就算再過10年也不會改善太多,它是位在新埔不是竹北,學區問題就要令人一番功夫處理,房子學區不好即使門牌只差一號價錢也會差很多。

個人確信價格絕對有空間,如果是我應該會議價到合理價會再買,不會跟我口袋裡的小朋友過不去。
今天也去看了山漸青這個建案,

老實說,接待小姐態度其實不太親切,

很多東西都不會主動講,

一千多萬的建案,應該是要講解的很清楚,極力推銷才是吧~

結果變成一問一答,好像在拷問犯人依樣,

可能是被認為買不起吧

另外滿驚訝的是,

雖然閎基建設的評價不是很好,

竟然快賣完了,新竹真的有錢人很多~

接待小姐還說,開價就是成交價,不要想再砍價錢,

不知道在高傲甚麼 @@
哈!我以為只有自己這樣的感覺。

之前平常天下班經過的時候,發現接待中心已經關了。

終於有天假日進去接待中心一問,才知道平常天準時七點就下班。

難怪我經過的時候都關燈了! (唉!是我太晚下班了,都七點以後才下班)

接待中心的小姐就說:[為配合政府實價登錄,我們的開價就是成交價,不會有談價空間。]

原來實價登錄的意義就讓建商把價格給訂死呀!

了解的過程銷售員也是一問一答。

還說全區已經賣出十九戶,可以挑的不多了。==>[銷售的一貫伎倆]

最後問了兩戶面南的,一戶雙拼建65坪開15XX萬。

另外一戶銷售說:"剛好"有人換去大坪數的,獨棟一樣建65坪,面寬16米,開2100萬。

挖賽!看來新竹蠻多口袋夠深的唷。

離開前銷售小姐說:[就算你常常來這裡坐,陪我聊天,價格還是一樣不會變。]

真是好一個銷售法,大概是新竹這一帶都是同一手法的銷售技巧,擺高姿態故意激怒客戶。

後來銷售小姐又撥電話來,剛好沒接到。

原因是這麼高級的農舍與售價,到不如去竹北或關埔找個中古透天。

所以後來也不想跟銷售談任何後續的事情了!

因為我自認口袋不夠深,沒辦法當"潘仔"。
接待小姐事後還有打給你?

那怎沒再打給我了? 是看不起我嗎?

XDDD

X6M wrote:
哈!我以為只有自己這...(恕刪)
原來不是只有我受到這種對待,那我心裡舒服多了。
我也從來沒接過接待人員的電話。
聽說角間三千萬UP......是最大的嗎.....
borland wrote:
更正 發錯位置,麻煩...(恕刪)
開價能不能砍. 自己算一算任何中意的建案成本. 就知道了.....
任何透天建案利潤20%-30%是正常......
若和大樓一樣100%也不無可能. 也祇能說合理......
看個人認知/接受度....

一個親友看過數十個透天建案. 終於看中一個雙拼大透天(非社區型/免管理費...).
完全不砍價立刻付訂/簽約.......
一週後. 建商希望加100萬買回. 原來先前數個砍價/議價的加價要搶....
原因很簡單. 開價( = 成交價 )祇賺10%不到. 還蓋了近2年. 應該算賠大錢賣....

當然不是每個建案都如此.

p.s. 該親友也曾數次遇過銷售小姐幾乎不理的對待....壹付買不起的模樣.



humi88 wrote:
開價能不能砍. 自己算一算任何中意的建案成本. 就知道了.....
任何透天建案利潤20%-30%是正常......
若和大樓一樣100%也不無可能. 也祇能說合理......
看個人認知/接受度....

一個親友看過數十個透天建案. 終於看中一個雙拼大透天(非社區型/免管理費...).
完全不砍價立刻付訂/簽約.......
一週後. 建商希望加100萬買回. 原來先前數個砍價/議價的加價要搶....
原因很簡單. 開價( = 成交價 )祇賺10%不到. 還蓋了近2年. 應該算賠大錢賣....

當然不是每個建案都如此.

p.s. 該親友也曾數次遇過銷售小姐幾乎不理的對待....壹付買不起的模樣.




證實了沒有所謂的佛心建商, 只要是有買家, 有利可圖, 建商不會以10%~30%利潤而滿足的, 建商出高價買回, 也等於是在炒房價.

建商是做生意的, 沒有理由會持著佛心營運, 數字還是第一考量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