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竹,領14個月薪水,沒分紅,真可以買到市區房子嗎
大家在園區是投資有道,還是公司分紅比較多呢?
隨便看都是5~6百w起跳。新竹市都這樣了,竹北更不敢去看!
投資不見得賺錢,我來新竹15年了,帳面上賺錢的時間不會超過3年,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賠錢的,原因就是;
當有錢的時候,通常也是股價指數高的時候,那時候買的東西價格都很高,等跌下來的時候,因為懶的賣/不想賣/想說曾有高點沒賣,下次等到這個高點就要賣,所以還是沒賣,接著就住套房,套房住進去,也想拿錢來攤平,結果越攤越貧。
我第一間房子在民國86年買338萬,貸款七成,當時利率約8%,也就是只要還20年,20年的利息就剛好等於本金那個年代。
因為5F又沒電梯,90年起就在構思自己第二間房子,並杜絕一切非必要性花費,當時一個小孩,一個月花在小孩身上約1.5萬,兩個夫妻生活費控制也在1.5萬以內,所以每個月基本支出3萬,剩下的全存下來,而且是定存,不是有機會就買股票,完全是現金存款,當時一個月大約能存5~6萬,我就打算存5年現金,到民國95年來買房子,算下來已1個月存6萬,一年72萬,5年就有360萬,加上第一間房子如果能實賣300萬,到時候就有現金660萬了。
扣除裝潢家電家具150萬,我手上有現金500萬左右,貸款5成,所以我能買1000萬的房子。
之後等房子蓋好的時間,還是可以繼續存錢,所以到現在我住進新屋後,貸款已經只剩房屋全部花費的九分之一,每個月大約還2500元的利息,不過真的很累,因為這10年只想著要換房子,幾乎沒什麼休閒活動,不過該玩的,該買的,還是要花。
就這樣,幾乎全靠薪水,加上非必要東西絕對不碰,我終於在94年中定了一間房子,不過當時跟老婆一個月已經能存下9萬元了〈一年能存100萬〉,所以後來的計畫當然就充裕多了,這是我的實例,其實第一間房子只要夠住,買大約350萬30坪的公寓,再花10年想好自己沒有亂花錢的生活,並做好預算編列與財務計畫,我想只要肯努力工作,還是有機會的。
我同學在南部某石化廠上班,每年年終少說30萬,也有過60萬的紀錄,他說他也想買第二間房子,只是每年他要花20萬去旅遊,其他的3C產品、國內旅遊、日常支出...,就比我浪費多了,到現在想買1000萬左右的透天,他說手上現金只有200萬,以及一間約600萬的房子。
我個人經驗的結論,只要不買台北的房子,其實還是有機會靠薪水買到夠用的房子,但兩個人一起努力比一個人來的快。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