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樣說,台灣基高比最誇張的就台北市,(蓋的又細又高)
台北有超強的盆地效應,眾房客說:(中部五級不如台北2級)
台北高樓自古也只倒一棟,那一棟在施作時就很"故意"
沒記錯的話:主任建築師隔天就在美國過生活了(你們就知道東星大樓有多"故意")
但20年來非台北市的房子倒了多少,多數屋齡不到台北的一半
可知問題在施工部份(沒有一種設計是不耐用的)
商人往錢靠,沒那個價值台北建商或營造不會出手。
所以台北建商願意蓋的建案,諸公可以多留意。
redshoulder wrote:
這是結構受力,不是材料強度。同樣的骨頭拆兩根,材料強度不會改變。
jackboff924 wrote:
麻煩你找一下可以將鋼筋對接,對接方式和原材料一樣強度的?
你讀過書?
要不要解釋一下 甲級、乙級、丙級配筋? 你講的若成立,配筋法都可以丟了....
你們都沒有錯, 只是措辭讓彼此誤會了
redshoulder要加注是"基礎"材料強度不會變, 但"整體"材料強度是會因結構而變的
樓主有強調是1米和0.5米的"結構"不同
對一般人來說, 不需要說明這麼嚴謹, 所以我只是簡單舉例
sshhs2003 wrote:
卡一個後續 , 相同體積相同材料下 , 對接跟原材強度會一致?
那撞過的車何必被扣錢嫌棄被切割過
有的可以, 有的不可以
看材料, 以及對接的方法或材料
對陶瓷材料來說, 以高溫燒結重新組合對接是有可能一致的
當然土木工程不可能高溫燒結(這裡的高溫是1000度C以上)
但在建築材料中, 使用某些黏結材料對接
讓對接點的強度一致甚至比原材料要強也是有可能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