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不難啊...首先扣掉收生活開銷後,總收入還剩多少?這個數字*0.8大概就是你能負擔最多的每月房貸至於後續可能失業之類的本來家庭就該準備一筆緊急救難金放定存、放基金都可以,重點是隨時可取用金額至少就是一年的年薪啊
如果真的想買房,誠心建議先把自備款準備好,如果自備款不足,看看長輩能不能商借?但千萬不要在自備款不足情況下,變相提高貸款成數,我有個朋友夫妻兩人,他太太為了一定要買新房,40坪含車位,扣掉公設後實際坪數剩25-6坪,感覺每一區塊都小小的,當時它們自備不足,總價貸了1200萬,朋友因為是公務員用1.x的利率,綁【30】年,然後又陸續生了兩個小孩,夫妻兩個人薪水不到九萬,房貸一個月4萬多,管理費3000左右,還要給孝親費用,自己家庭家用,小孩的費用...他說他這輩子除非小孩有成就變明星,或他不小心中樂透,或某個遠房親戚留給他遺產,不然他這輩子大概就成為這房子的奴隸了,這30年過程中都不能有太大起伏的波動,他們生活沒什麼品質,他到現在還不太懂,這房子的意義到底是甚麼? 在房貸還沒還清前,房子都是銀行的,根本不是自己的,他不是覺得買房不好,而是每月房貸支出佔掉兩人薪水超過一半,很不妥...總之,理想的房貸支出,建議最好控制在薪資的1/3或最低能到1/4最好,超過1/2簡直是屋奴...
可能你都是看新成屋吧?我自己找房一年,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工作也在台北,但最初是從桃園中壢火車站和青埔高鐵附近開始找房子,原因是我搭高鐵or台鐵到60歲退休都買不起雙北蛋白區「正常」的房子,其實你把屋齡拉高到10年以上價錢就會降下來了,或者就是時間換金錢;找稍微偏遠一點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