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原文網址: 空屋率逾4成! 這3區屋主好心急 | 好房網News | 關心您住居的房地產新聞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878531191400.html
空屋率逾4成! 這3區屋主好心急 好房網News記者蔡孟穎/整理報導
房市面對不斷加大的賣壓,讓利去化餘屋已成近年建商們之間的默契,但對賣壓感到緊張的可不只有建商,在過去房市走多頭時進場的投資客們,更是緊張,面對新屋讓利造成的房價擠壓,不得不放軟態度、開始讓利,而這樣的現象又以這3個大型計劃區最為嚴重。
根據營建署公布的全台15處大型計劃區,其低度使用電住宅、新建待售餘屋量統計結果顯示,低度使用電住宅比率最高的計劃區為「青埔特定區」,空屋率達44.7%,且總體空屋量3862宅中,有3537宅的屋齡在5年內,空屋率二、三名的地區則皆位於新北市新莊區,就是「新莊副都心」和「頭前重劃區」,空屋率高達32.3%、24.2%,而屋齡在5年內的,同樣佔整體空屋宅數約9成。
房市缺乏利多,讓利趨勢未轉向,信心十足的投資客也只能認清「降價取量」是當前市況,根據鼓感知識庫統計數據交叉比對,上述空屋率前三名的計劃區,「崩逃率」同樣也是大台北地區的前三名,而崩逃率最高的是新莊副都心高達76%,接著是青埔特區56%、頭前重劃區47%,高崩逃率讓區域賣壓警訊更加緊張。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推估今年雙北市新屋供給就有約4萬戶,但大台北各大重劃區仍積極推案,不難想像未來預售或新屋供給仍有相當大的空間,房市賣壓不易快速消化,而建商的讓利策略,恐對周邊房市造成房價下修的壓力,建議屋主不應過度期待新屋市場會帶動區域房價上漲的迷思,當重劃區空餘屋越多,降價出清的破盤價案例,將形成價格破壞,因此有意售屋者,建議讓利至接近市場行情,以利及早出售,避免錯過時機。
●崩逃率:當房價向下修正時,新成屋可能將優先在市場上拋售的比重,將對房市形成更大的空頭賣壓。
=================
apollo3296 wrote:
新莊中兩箭,嘖嘖! 好險,當初沒下手!!...(恕刪)
只看比率不看量的選擇性報導
其實風險較大的是新竹 淡水 林口
新莊兩個重劃區反而是空屋最少相對安全的區域
105年北部重劃區低用電戶數排名(空屋數)
1 新竹縣斗崙都市計劃區 6,935
2 林口新市鎮 6,741
3 淡水都市計畫 6,227
4 淡海新市鎮 4,750
5 高速鐵路桃園站(青埔)特定區 3,862
6 淡水竹圍都市計畫 2,663
7 三峽北大特區 2,351
8 高速鐵路新竹站(六家)特定區 1,658
9 新竹縣竹北都市計劃地區 1,390
10新莊副都市中心市地重劃區 1,268
11新莊頭前市地重劃區 1,234
12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 370
Stormjam wrote:
只看比率不看量的選擇性報導
其實風險較大的是新竹 淡水 林口
新莊兩個重劃區反而是空屋最少相對安全的區域
105年北部重劃區低用電戶數排名(空屋數)
1 新竹縣斗崙都市計劃區 6,935
2 林口新市鎮 6,741
3 淡水都市計畫 6,227
4 淡海新市鎮 4,750
5 高速鐵路桃園站(青埔)特定區 3,862
6 淡水竹圍都市計畫 2,663
7 三峽北大特區 2,351
8 高速鐵路新竹站(六家)特定區 1,658
9 新竹縣竹北都市計劃地區 1,390
10新莊副都市中心市地重劃區 1,268
11新莊頭前市地重劃區 1,234
12新板橋車站特定專用區 370
Storm大大說的,我很同意。
但,因為,投資客重視資金周轉(流通)率,
有些區域,基本社會結構良好,放7.8年脫不了手,可以不用擔心,
相反的,藉議題炒熱起來的地區,最怕議題熱度下降,
2.3年就讓人心慌慌了。
而,議題的東西,最怕的是假議題,或被刻意隱滿部分真相的議題,
因為,一旦迷霧散去,真相現前,資金口渴的投資客想逃都逃不了!
分辨,議題或題材的真假,太難了!
畢竟,有放假消息,惡意製造恐慌的,
有替特定人士,炒價幫出脫的,
有傻的,有壞的,
果然是商場如戰場啊!
Julian1688 wrote:
我住在新莊頭前重劃區快三年了,社區的入住率超過八成以上,整個重劃區感覺上並沒有像這個-好房網News講的這樣啊!實在是太言過其實了!
該文章說頭前空屋率24.2%,與Julian大的觀察入住率八成以上,接近啊! (入住率vs空屋率)
重點在於,自住戶與投資客著墨的點是不一樣的。
簡單的理解,在前兩樓有稍微說明。
以下再稍做補敘:
房地產市場規劃,如同一條魚,分食者有:政府單位.建商財團.純自住者,以及投資客,偶而有媒體名嘴加入。
魚肚最肥美,最搶手,差一點的地方,乏人問津。
投資客目標是獲利,故最怕看錯,轉手不掉,自住者只看居住舒適,生活便利與否。
魚肚吃光了,剩魚尾魚背沒人要,空屋率就出現了。
就會出現部份社區高入住率,隔幾條街的案子,卻可能在養蚊子。
投資客買到不好的點,放到海枯石爛,也脫不了手,資金卡死。
但搶到魚肚的,卻賺飽利潤出場了。
在建商眼裡,空屋率與少子化,都是假議題,

(因為,好點不怕搶,壞點不用搶)
唯有政府的公共建設,才是真題材。
所以,兩者容易有勾結。
再配合媒體或名嘴放消息,投資客的獲利風險就升高了。

一條魚的魚肚有多大,只有少數人知道。
(所以,也會有自踩地雷的建商。其次,政客要的是建設政績換選票,
因此也會呼攏建商下海,哀,故知建商也是投資客,會被政客坑的
)所以,媒體文章和名嘴的話,數據很少假,解說就....
重點在於,閱讀者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與財務規劃。
說多了,請見諒!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