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屋重建


各位先進好,小弟有幾點想請問大家一下。
小弟家中有二棟老透天,地點離藝文展演館300公尺內跟1000公尺內,座落於桃園市中正路上。(就門號沒有巷的那種),有租人當店面。

一棟地坪 55 面寬約 7 米,一棟地坪 26,超過35年的老房子就不用問建蔽率了,一定全部蓋滿。

我知道的是,我這邊算南崁都市計劃,建蔽率 60% 容積率 240%,

現在「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一出,讓我有與家人討論改建的念頭。

所以有幾個問題想請問大家一下。
1. 原則上我們不打算退二公尺,所以容積率 8% 獎勵是直接放棄的。
2. 鋼構部分我們打算用 H鋼而不是鋼筋,耐震可以加 10%
3. 綠建築加 10%
4. 智慧建築加 10%
5. 無障礙(電梯、步道)5%
6. 前三年加 10%,上限 140%

所以這樣容積率是 240 * 140% = 336%,

第七條:依本條例實施重建者,其建蔽率及建築物高度得酌予放寬;其標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但建蔽率之放寬以住宅區之基地為限,且不得超過原建蔽率。

依原建蔽率 100% 計算,一樓當車庫不列入容積率的話,可以蓋四樓是嗎?

頂樓部分我們打算蓋太陽能屋頂,依照桃園市補助條例,應該還可以蓋 4.5m高的太陽能屋頂,但不知道屋頂旁能不能蓋牆壁?不知有沒有先進可以給答案。

請各位多多指教,謝謝。

2017-09-26 9: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老屋

Fantasy Wind wrote:
各位先進好,小弟有...(恕刪)


我還是建議你直接問建築師比較快= ="

很多建築師簡易回答問題跟可行性評估是不會跟客人收錢的~~~~~~!

桃園市區很多老房子想改建 但是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因為大家可能都是磚造老房 所以動工的時候千萬要注意鄰損

不然隨便震動一下 別人家就裂的稀哩嘩啦了

賠錢比蓋房子更貴= ="
老屋新建就要依照新的建築法規,所以建蔽率一定就是60%(法定空地一定要留),不可能100%的...
以建蔽率60%,容積率240%來計算,才能蓋4層樓,否則100%建蔽率只能蓋2層半

第六條有個但書,不知道板主有沒有看到:
獎勵後之建築容積,不得超過各該建築基地一點三倍之基準容積或各該建築基地一點一五倍之原建築容積
所以可能要問一下建築師,原本的建物容積和都市計畫規定的,哪個比較有效率,
樓高數的算法是容積率/建蔽率

yeng131 wrote:
老屋新建就要依照新的建築法規,所以建蔽率一定就是60%(法定空地一定要留),不可能100%的...
以建蔽率60%,容積率240%來計算,才能蓋4層樓,否則100%建蔽率只能蓋2層半

第六條有個但書,不知道板主有沒有看到:
獎勵後之建築容積,不得超過各該建築基地一點三倍之基準容積或各該建築基地一點一五倍之原建築容積
所以可能要問一下建築師,原本的建物容積和都市計畫規定的,哪個比較有效率,
樓高數的算法是容積率/建蔽率


我知道上限是 130%,但也有優先條款,前三年申請加 10%,所以總上限為 140%

以地坪五十五坪來說建蔽率 55 * 60% = 33,陽台算進去多4坪
容積率 240*140% = 336%,可建坪數含陽台建坪數 222 坪,
5.6樓扣除一些容積後約可建到六樓,6樓太高了,我會想挖地下室哈哈。
基本上,建議找完建築師後,把問題再帶去都發局問,我的經驗 ,不知道是建築師理解錯誤還是根本投機,一個容積獎勵也能算錯。
之前,我們找一間很大間的建商,以分屋合建處理,結果他建商就說某日期已經時效過了,獎勵不見了,不能繼續增高樓層,後來,不甘心直接損失幾百萬,所以,找人去都發局問得到的答案又是不同結果,建商才說,是建築師搞錯法條~
有一個認識的朋友就說應該是建商㑹算到自己利潤最大化,容積繼續往上加,就必須往上蓋,建築成本比較高,有可能越高,反而利潤總額是遞減。因為每一年都有新的法條,而且還會重複,當然要引用錯誤法條或對自己有利的法條規則,所以保險一點,自己看完法條,結合建築師算的一起去都發局文清楚。
桃園市正在推老宅更新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725004594-260405

《危老條例》提供「雙重優惠」,包括基地基準容積的1.3倍(或原建築容積的1.15倍),為加速重建腳步,3年內提出申請者,容積再加碼10%,等於最高可享1.4倍。5年內提出申請,不但重建期間免徵地價稅,竣工後地價和房屋稅減半徵收2年,房子沒出售還能再延長10年,等於長達12年房屋稅都半價,

提供你參考。
Fantasy Wind wrote:
1. 原則上我們不打算退二公尺,所以容積率 8% 獎勵是直接放棄的。

臨路蓋足蓋滿,哪天道路拓寬,房子拆下去你的損失不是更大?!
給個小建議唷
要找建築師要找桃園的唷 不要找台北的
雖然最後案子還是會回到桃園
桃園的法規畢竟和新北不一樣

對了道路拓寬就不用擔心了,真的有被徵收也是時價徵收
內政部時價登陸此區域最高價是多少 政府差不多就是那價位跟你徵收
建物也會有補償 中壢區龍岡路就是此例子
如果老房子的總坪數比你重建的高
那麼用整修的就可以了。
另外一樓當車庫 個人認為還是算在容積率內
沒有當車庫就不算這回事
我在桃園區民族路三民路也是有兩間透天及一塊空地在辦危老重建已跑到幾乎比各承辦單位還熟
參加台北桃園說明會
建築師幫忙配置規劃已修改數十種版本
土木技師公會 申請危老耐震初評補助要等明年預算 桃園第一件自費一間透天兩萬兩間四萬又被技師撤案(公會目前不作危老初評)
結構技師公會 送資料後完全完全沒意願做危老初評 (結構技公會委員報價給建築師耐震標章申請10萬施工期間監造每月25萬)
台灣建築中心 詢問標章認證費用及配合標準
結論
一般認知的老舊透天目前更本無法適用
除非你的透天是獨棟(基礎柱牆樑皆獨立)
結構有相連的叫一幢一棟要整排所有權人皆同意 (土木技師公會蘇理事管的比公布的條件還嚴、還說花兩萬就要拿獎勵沒那好的事)
取得危老獎勵是有順序的1.危老耐震初評過6% 2.3年內時程獎勵10% 3.臨路退4-2米臨房退縮2米建築不用想了 4.耐震標章結構技師申請標章10萬要監造每月要25萬也不用想了 前面幾項沒拿後面的綠建築智能建築無障建築都不可申請
騙子 騙子 騙子 老屋重建可有原基準容積1.3-1.4倍 說明會及宣導會說的都是業障 實際執行申請應該只有基地規模250坪以上才有條件重建 。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