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這週的蘋果地產, 都是負面新聞

剛剛看了這週的蘋果地產,桃園好像都是負面新聞
我要告訴自己,這一定不是真的

北台急凍 桃園量縮55%
第1季衰退幅度最大的桃園市,推案量約352.0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782.06億元,衰退54.98%。業者分析,除成交速度趨緩外,桃園航空城政策更迭,更是萎縮關鍵。

受到航空城開發案可能生變衝擊,桃園高鐵特區案量急速下滑,開出單價4字頭房價的藝文特區、中路重劃區,則因為高總價產品乏人問津、業者不願降價,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推案因此更趨保守。

多接多賠 中小型代銷釀倒閉潮
自代銷業龍頭海悅廣告喊出縮減接案量後,果真出現退出案場的動作,《好房網不動產週報》統計顯示,近期由原代銷公司換新,或改由建商自售,甚至接待中心搭到一半不推的指標型建案多達15個。其中,海悅廣告就已撤出5個案場。

曾是桃園地區知名代銷的五十甲廣告,自去年迄今,多個新屋建案銷售不如預期,近期亦退出桃園區辦公大樓案「廣春成HVW」,及新潤建設位於桃園八德的「明日匯」2案
2015-05-31 11:14 發佈
看看幾條重要路口發傳單的人,跟去年的盛況比差好多
就知道賣不好
一些廣告招牌空在那邊,等出租
這時候連廣告也要省一省
ace018acer121 wrote:
看看幾條重要路口發...(恕刪)

二三年以前買房還要用搶的
看看現在呢?
有點不勝唏噓...

炒到最高點之後現在大家一起喝西北風
這算歷史共業嗎?

ace018acer121 wrote:
看看幾條重要路口發...(恕刪)


桃園火車站前的大樓廣告招牌超明顯,空好久在那邊了。
樓主現在應該是在租房,就看是否之前賣了房子賭對了沒.
不用砲我,我四年級生,民國76年就買了透天屋(現在還住著)在藝文特區旁,
見証了都會發展的走向,我在民國82年時就感慨房子漲價對受薪階級沒好處,
當時我的房子價格已經漲一倍了.
台灣人的習性,努力一輩子就是要有房.人人有屋住(最好是自有)是政府無法推卸的責任.
uogming
典型的極端M型化社會

高單價豪宅去化沒問題~倒是普通平價宅銷售停滯!

臺灣會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uogming wrote:
樓主現在應該是在租房,就看是否之前賣了房子賭對了沒....(恕刪)

對不起吼
小弟是買在7年前藝文特區蛋黃區全新大樓一坪15萬的時候
(很多人應該知道我在講哪裡)

拜託四年級生年紀都這麼大了
視野跟思維不要還跟小屁孩一樣狹隘好嗎?
不看好房市的就是租屋族就是魯蛇?
這款的腦袋邏輯會不會太簡單?
u8415005 wrote:
典型的極端M型化社會
高單價豪宅去化沒問題~倒是普通平價宅銷售停滯!
...(恕刪)

是嗎? 豪宅滯銷才是現在的新聞吧

房屋稅、地價稅都提高,還有另一項費用跑不掉,那就是管理費,房仲推算兩棟豪宅,陶朱隱園每個月至少6萬起跳,一年下來就要72萬,信義聯勤每坪500元計算,一年管理費也要60萬。

房仲業者徐佳馨:「去年第4季,豪宅交易只有個位數,因為這個關係,加上未來房地合一影響,我們預估市場豪宅交易會逐漸萎縮。」

北市府提高精華路段房屋稅,短短半年已經讓豪宅市場買氣盪到谷底,而每年800多萬的稅費,恐怕讓豪宅市場,更加難以親近

豪宅滯銷 聽到「周年慶」粉敏感
豪宅稅打敗都更案?連續有建商認賠撤案

causewaytw1 wrote: 是嗎? 豪宅滯銷才是現在的新聞吧 房...(恕刪)


那得看是真富豪還是打腫臉囉!

u8415005 wrote:
那得看是真富豪還是...(恕刪)

不就是原本的投資客縮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