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 工作比較有空閒 又興起看房的慾望
但是 看了幾間房 還是遇到一樣的狀況
開價988 屋主底價一定是950 1180 通常是1150 1080則是1020
這是有甚麼潛規則嗎
仲介也換了不知道幾個看了 每個看完馬上打來說有人出XXX
擺明限制我的出價 但我怎麼算 都不應該會有人出那個價錢 但我也不會出價芭樂
不過就是扣掉車位 再看看實價登入
然後只好跟仲介說 那就給那個人 我們在看別間
然後就石沉大海 再也不會打給我
怎麼每次都這麼剛好 看完不是有人出價 就是已經下渥 有再談
.......... 桃園 你也實在太熱門
最近看的一個社區 剛好有朋友住在那
ˊ
兩年的新屋 兩房 仲介開價688(含車位)跟我說屋主很硬 底價680 看看675有沒有機會幫我"爭取到"
結果我問我朋友兩年前他買多少 一樣兩房 差一樓 他說當時買47X(含車位)
挖~~~也太好賺 兩年漲200萬 還真的很好賺 差一層樓 是可以差到多少
最後想法 我還是乖乖待在爸媽施捨的房子裡哭泣好了
甚麼時候 才能靠自己實力買一間房....
有網友推薦大有區的房子嗎??
目前剩大有區最後的希望 完全還沒去看過一間
政府推實價登錄之後,很多買賣方都會參考這個資訊,雖然屋況樓層也會影響價格,但仍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房仲的售價是從賣方的底價加上仲介費用再加一個比例(賣方與房仲可以多賺的)訂出來的,依個人觀察,能成交的價格大約是8折上下。如果是買方,有中意的可以依實價登錄視屋況好壞加減出價,除非真的這間非買不可,不然一毛都不要加,我就是這樣買的(撐住半年)。如果是賣方,一樣參考實價登錄再訂出合理底價,現在很多買方也會參考實價登錄出價(當然略低一些),急缺錢另當別論,不然就是堅持不降,就能賣到可以接受的價格,我就是這樣賣掉的(四個月搞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