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打房是否只是個假議題?

思考與觀察了好久,
也從去年就開始考慮,
終於在今年初買了屬於自己的一間小房.

其實,回想從看房到下定決心買下去的過程,
最關鍵的原因,是發現到:打房根本打不下去!
為何會這麼說~

1.老百姓的態度
記者採訪許多民眾,每個人都喊房價太高太貴買不下手,
但在01上面卻常看到大家為了自己的中壢或是誰的青埔房價高,
或是為了藝文特區或海華到底有沒有每坪30.40的實價登錄水準吵了起來,
也就是說,
大家喊房價貴,但說穿了每個人卻也不希望自己住的地段是C咖價格的爛地段,
自己住了哪裡,就希望別人把自己的地區炒高喊高一點才可增光.
也就是這樣的想法,
造成情況就是桃園各區新成屋開價站穩2字頭邁向3字頭,
熱門地段中古屋開2字頭依舊十分搶手!

2.政府的政策
上個月財政部說要頒布打房政策,
結果最後雷聲大雨點小,
有一堆人說房價至少要跌3成,
最後政策決定自住限制4戶!
其實政策最後會這樣走也不是沒有道理,
法律似乎都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
台灣大多數民眾都有自用住宅(無論多或少),
若真的嚴打房價,
房價被打下去了,民眾荷包與財產帳面價值也縮水,
似乎大家也不樂見.

3.通貨膨脹
正常的國家有良好的經濟活動,
帶動經濟成長時,
溫和性的通貨膨脹是被允許的,
大家看現在部分歐洲國家深怕陷入通貨緊縮,
因為緊縮就代表明天的東西會比今天更便宜,
那這樣誰還想先買呢?
而通貨膨脹的影響,
就是便當貴了,車票貴了,萬物皆漲,
當蓋房子的條件,
建築工人工資上漲,水泥上漲,建商土地成本上漲,
那蓋出來的房子還有可能會變便宜嗎?


想了這麼多,
我終於體悟到打房這個議題根本是假議題,
在財富重分配的過程,
往往就是觀念一轉,通了就通了.

年初買的小房,
以現在的市場水準看起來覺得蠻便宜的,買到賺到.
要趕快努力工作了,
房價不會跌,也許不是再用飆漲的方式上衝,
在這個瘋狂的時代,
什麼都是假的,似乎只有存錢買第二間房才是真的.
2014-05-23 23: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議題
官爺們剛炒好的地還沒脫手,怎可能打真房再者快選舉了,打房口號騙沒房的選票,打假房是爭取有房的選票
工藤新二 wrote:
思考與觀察了好久,也...(恕刪)


奇怪? 一堆人都屬鴕鳥的嗎?

爺爺說:[ 當年讀書時, 課本寫著, 二十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爸爸說:[他唸書的時候, 課本寫著,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媽媽說: [那兩個腦殘的, 難道不知這兩個世紀, 到目前為止,看到的官員, 有九成自己+子女是外國籍!!]

到底......人家要騙你到什麼時候才會醒阿!!!

上個世紀 大學入取率20~30% , 上個世紀結束前近九成可上大學.
但不論台灣""高等"" 教育比率有多高,
每個世代都很好騙.


請問現在的官員,有兩房以上的......喔不
有兩房且有兩筆土地以上的 有幾成? 自己想想巴



這議題太困難了,
政府人物需要選票, 敢大改革的不多,
人都是自私的, 政治人物底下的樁腳也有一堆人在炒房,
上游社會也是一堆人靠炒房出身,
一打下去打到樁腳, 上游社會 = 沒選票, 誰敢打?
台灣又很多人喜歡買房,
真的打下去, 要打到多少?
一打個9折, 台灣中產階段會有一堆人開始搶著買,
有量就有價, 房價到一定階段就有撐,
政府繼續打, 連中產的選票都跑光了, 誰敢打?
且就算打個9折我還是覺得很高, 還是很難買得起,
且金融房產牽連關係很大,
一打下去會不會牽扯到金融市場(我不是專家我不知) ?
我很贊成打房, 但是是要有政策性有對策性的打房,
不然對整個台灣的經濟影響很大,


題外話, 其實我最不喜歡的反而是一堆房市的名嘴跟建設公司,
之前放出打房消息, 房市名嘴馬上跳出來反對,
直喊與其打房不如提升經濟,
但是說真的就算真的提升經濟,
房市也只會更高, 買不起的仍然買不起,
得利的還是電視上那些人,
整體來說與其期待政治人物打房,
還是實際點多兼幾份工多存點錢,
或是期待下輩子能有個有錢的老爸還比較實際

現在年輕人要靠自己能力來買房實在不太容易,
就算只要一房一廳一衛的案子,權狀大概20~25坪,
在南崁.海華.藝文特區的話,每坪也要30~35萬左右,
算起來總價也要600至700萬(還不加車位),
若是單憑自己的雙手要完成,我看是阿婆生子...真拚!

工藤新二 wrote:
思考與觀察了好久,也...(恕刪)


覺得你這篇寫得很好
心有戚戚焉


不但是打假的
想到建商成本上升後, 加稅後相信房價會更高
現在的房地合一,感覺好似之前的某些政策
如免試入學,廢技職變大學,9

工藤新二 wrote:
思考與觀察了好久,也...(恕刪)


台灣未來會陸續發生很多問題......

1.少子化
影响除了購屋需求,還有一個就是,學校太多,招不到生,老師也失業,學校收攤

2.薪資成長追不上物價成長
台灣的薪資成長控制在"資方"手中,勞委會要調基本工資,需要商總點頭,而台灣的老闆(大部份)是不習慣去將利潤分配給員工.

對老百姓來說,民生用品要漲價,政府管不了,薪資無法成長,政府幫不了,慢慢的,錢越來越薄,再來的每次選舉,政見勢必偏向老百姓,而找富人開刀...(當然要看我們有沒有命撐到那時候)

3.中國大陸掘起
以前台灣人可以去大陸當台幹,外勞來台灣找工作,以後台灣老百姓們為了要生存下去,只能出國當"高級台勞",大家可以看對岸台商的工廠一間一間的收,他們的企業一家比一家大,甚至收購一堆台灣公司就知道了.


在以上的問題發生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背房貸和他賭.....個人偏向,先保留一下現金吧.
樓上你也說了 錢會越來越不值錢 抱一堆現金 不也是一種風險嗎

一般上班族收入不高 你的老闆收入高不高呢 老闆的家族錢多不多呢
公司獲利好 員工薪水低 那只是造成有錢的人錢越來越有錢 大部位資金不買房產 商辦 還有啥更好選擇呢

與其想著希望別人為何那摸有錢 還不如認真想想怎麼多賺點錢

天生有錢的人很多 但後天努力賺到錢的人也不少 到沒看過天天抱怨還賺得到錢

前幾天 平日下午去天母SOGO逛逛 巧遇周年慶 就發現閒閒不上班的有錢人真是多 花錢是多麼來勁了

工藤新二 wrote:
思考與觀察了好久,也...(恕刪)


不, 千萬別小看政府的決心...
這就跟MG149一樣..若柯P問心無愧, 沒有違法, 怎會怕人查呢??
但過完選舉還會不會有人理MG149...哈.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