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一個發展的疑問~~為何好多新建案沒有騎樓或遮雨棚??

遮雨棚新款的好像是玻璃的~~很好看


但好多新建案都沒有遮雨棚~大社區門口也沒有遮雨棚~~

下雨天~~沒有騎樓~~沒有遮雨棚~~怎麼出門採買??

下雨天大家都開車出門~只是為了買個便當~~結果又塞爆了~~

可能不是光桃園的新建案~~但我家附近的確是這樣~~~只是兩三個大社區~~人行道就沒有遮雨棚~~明明大家可以合作~~搭起來~~讓下雨天好出門的~~~~
2013-12-25 15:58 發佈
建商說是新的法規規定,以前留騎樓的目的也是希望給行人走,

把空地比留在屋後,

但是絕大部分的屋主都會把騎樓圍起來自用,

然後後面又私自增建,

所以新建的房子臨路要往後退縮留人行道,

把空地大部分留在前面,

這樣就不能私自圍起來使用,

我們新訂購的店面也是這樣,

到時候要弄遮雨棚還要經過管委會同意,

實在很無奈!希望未來的管委會能好溝通!



!!!!!!原來如此! 好實用哦
odily2005 wrote:
遮雨棚新款的好像是玻...(恕刪)
看先不說對錯與法規,很多住戶或商店都不喜歡騎樓。

想想看,現在房價不便宜,如果你買了一間房子,除了要負擔公設以外,家裏還得空出一塊地給別人用,你會高興嗎?


回樓下,我也希望是大家分攤,但以前幾乎是一樓必須完全買下,我家以前還有一樓騎樓的所有權狀。

evolutionTriangle wrote:
看先不說對錯與法規,...(恕刪)


人行道好像也是社區提供出來給大家走的,

意思不是一樣嗎?

只是不是個人而是大家一起分擔的!

騎樓的權狀屬一樓店面的,不是公設.是一樓店面屋主花錢買的.
但政府又規定要開放供公眾行走使用,這裡就產生法律疑義與爭議.所以台灣各地常見店面沒有騎樓,大多是後來圍起來的.
新大樓的建商為了解決一樓店面高昂的售價,而屋主又不願花錢買騎樓下,所以設計上不再設騎樓,以免爭議,但是建案採退縮方式(獎勵容積).
以後的大樓將越來越看不到騎樓了.
雨遮也是建築物, 照法規還是要申請建築執照及使用執照, 不是想搭就可以搭. 管委會的決議也不能違法(建築法), 因此不是管委會通過就可以搭.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