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大桃園地區發展趨勢(觀察筆記),歡迎各位一起來討論!

小弟在居家版潛水已久,拜讀過很多大大的文章,真的受益良多!
而我觀察房事也一陣子了,既然取之01,亦給想買房的人一點回饋,也請各位前輩們不吝賜教!
不過小弟始終堅持房地產要以面來看點,所以是看趨勢,較不論單一案件,希望大家別批得太重啊...
也希望有其他想法的大大們一同討論,若有其他不同的想法,都可提出喔!

1、未來桃園雙子星城市:桃園市、中壢市,建設及發展必定往台鐵以北為主要趨勢,因國家級航空城計畫,及政府未來交通建設(機場捷運、捷運綠線、國道客運轉運站、五楊高架、國道1甲、濱海公路、台北港),皆以台鐵以北為發展重心。

2、桃園市與雙北鄰近,靠著國道系統:南崁交流道、南桃園交流道,所以發產勢必受到新北移民所影響,房價易急漲。而當桃園市漲到新北房價相當,則移民潮可能會停止,北客易再往新北尋屋,此時北桃房價即落入盤整、凍漲(例如北大特區的緩漲與桃園市的大漲就有連帶關係)。而觀察桃園人消費習慣,可得知桃園因鄰近雙北,區域人口習慣性會到台北消費,故大型百貨不易生存,此發產情形與新北市新莊、三蘆、中永和雷同。以都市計畫看來,桃園市還是不能跳脫雙北衛星都市的定位,故雖然隨著重劃區的形成,人口增加很多,但商圈還是以中小型為主,可滿足區域使用,卻不易型成跨區域的大型商圈。

3、中壢因地處南桃園,較不易引北客進入,除了青埔一帶因高鐵離雙北近,會與中壢、平鎮脫鉤自成一格形成豪宅圈外,傳統市區還是以區域自住客為主。然中壢因自給自足,商圈、機能、環境皆不需依靠桃園市或台北,故吸引不少平鎮、楊梅、新屋、觀音一帶的民眾購屋,且區內工作機會仍多,故依都市計畫方向,可知中壢是一地區型中心都市,與桃園市的衛星都市定位不同。以此可知,傳統市區內的房價不易急漲,但隨著大桃園地區的升格、公共建設、國家級建設計畫(航空城)逐一到位,傳統區域房價亦會逐步緩漲。

4、以此趨勢得見,區域自住客選擇可以中壢為主、桃園市次之(避開桃園市的炒作);但短中期投資者卻要以桃園為主、中壢次之(才會賺錢)。

5、但也因桃園與中壢吸引人口的不同,故兩地建商品牌、建案品質差異很大,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所以喜好建案品質佳、預算足者,往桃園市尋屋;喜歡區域商圈集中,生活便利但預算有限者,往中壢尋屋(青埔例外)。

6、不過,這樣的思考面是以早期的“臨雙北近則發展優先”的想法為出發點,但若換成以區域客為思考出發點時,情形略有不同;因為尚不能忽視區域客的消費實力,例如海華、藝文皆不乏區域有錢人支撐。(竹北、台中七期也是一例)

7、如果以此雙子星都市發展軌跡看來,跟新北的板橋、新莊很相似,故可依此來實施投資佈局,即短中期選桃園(板橋)、中長期選中壢(新莊)。
2013-05-21 16:25 發佈

kickdrum wrote:
小弟在居家版潛水已久...(恕刪)


很讚的言論!稍微不認同的是很多雙北來的投資客,也很用力炒中壢平鎮地區,因為以桃園、南崁、八德地區,中壢平鎮算落後補漲股(青埔及海華例外)。
kickdrum wrote:
小弟在居家版潛水已久...(恕刪)


邏輯很清楚
觀念也很正確
但有一點看法跟您截然不同
當北桃園房價漲到新北的程度時
小弟並不認為買盤會回流新北
南遷效應的動力不只是桃園房價低
核心的因素是雙北房價過高
GDP未隨房價飆升而提高
中產階級根本無力負擔雙北房價
人口會持續南遷或擴散到桃園郊區
kickdrum wrote:
區域人口習慣性會到台北消費,故大型百貨不易生存,此發產情形與新北市新莊、三蘆、中永和雷同。...

如果這句話能夠成立, 那麼與台北市一橋之隔的新板, 卻能發展出蓬勃的商業, 大型百貨.商場.旅店林立, 該怎麼解釋.
我認為有幾個關鍵影響因素, 人口. 資源籌碼. 交通, 台北縣人口更勝北市, 升格後資源籌碼合理增加, 環狀捷運網逐步推動, 再加上主事者格局較大, 所謂中衛體系架構(中心都市與外圍衛星城鎮)恐怕界線會改劃外擴, 當板橋房價高於萬華. 三重新莊高於大同. 新店高於文山....時, 到底誰是中心誰是衛星, 如果環狀捷運網一一通車, 台北縣各區不須進入台北市轉乘便可相互直達, 台北市的核心地位還能支撐多久, 所以我認為, 雙北遲早還是要融為一體, 呈現分散多點發展趨勢(就像現在台北就分東區. 西門町. 大直美麗華. 士林...等等), 甚至可以說, 台北市遲早會被台北縣吞併於無形.
此一情形, 同樣會發生在桃園, 當台北捷運網路逐步拉進桃園, 林口台地特定區解編, 虎頭山風景區擴大, 消除阻礙北桃間連結的最大天然地障, 桃園最終也是得融入大台北, 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csyu168 wrote:
邏輯很清楚觀念也很正...(恕刪)


如果樓主把桃園定位為台北的衛星城市
那就來細細品味這篇文章吧
就算以後北桃園被炒高了
也絕對沒有資金回頭繼續炒台北的可能
能穩住雙北不崩盤就是國家大幸了

台北市房價崩盤只是時間問題
kickdrum wrote:
而觀察桃園人消費習慣,可得知桃園因鄰近雙北,區域人口習慣性會到台北消費,故大型百貨不易生存,此發產情形與新北市新莊、三蘆、中永和雷同。


前面有網友提過新板了,新北在早一點的中和環球到現在的板橋大遠百、誠品生活新板店,都證明了只要有夠大夠好的百貨商場,是可以抓住當地消費者的。連新光三越台北站前店都承認板橋大遠百的開幕對他們有造成影響。

所以「大型百貨不易生存」是有點太主觀的想法。桃園市目前為止開過最大的百貨是桃園遠百,有不易生存嗎?拉到全縣來看,台茂大江這種更大的購物中心,位處郊區但營收表現亮眼。若桃園未來有適合地點開板橋大遠百這種等級的百貨,活得不錯的機會很高。前提是又大又好夠吸引人的百貨。
很多人都忽略人的慣性...當你已經習慣住在重劃區內新穎舒適的大房子後,
真的會因為"買得起"就搬回台北市的老公寓嗎?
所以一旦當年選擇以時間換取空間而南下的台北客,在目前往返北桃時間已有縮短的情況下,
不太可能會因為雙北房價略有下滑,就賣屋回雙北的,
畢竟大桃園地區本來就有他一定的生活機能在,又不是一個完全鳥不生蛋的地方
我自己老家在南桃園,從高中後我就都在台北生活.工作,一直到結婚後才回桃園買房子,
當然當初就已經是買不起新北市,所以退而求其次到南崁買屋,
但住了一段時間後,一度先生想要賣了南崁的房子回新北市公婆家附近買房,
但在看屋過程中,一堆看不上眼的房子房價是南崁的2倍以上,
於是我們打消回新北市的念頭,繼續留在南崁並在南崁換屋,
如今一些交通建設陸續完工,我們覺得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前陣子回南桃園老家時,也發現那兒變了好多,
交通狀況和我小時候的印象差好多,原本小時候遊玩的農田,全都蓋起了大樓,
只要當初是抱著自住心態南下的人,我想是不會輕易地就離開已經習慣的居住環境,
所以房價也許只是回軟,但要說崩跌,應該是太誇張了些

yeng131 wrote:
很多人都忽略人的慣性...(恕刪)


有空Google Map(衛星空照)一下~
桃園地區(北至林口,南到楊梅)的平原地形,相較台北盆地的擁擠;
雖然也住了兩百萬人,但其實整個居住空間、生活環境的感覺比較放鬆一些,沒那麼緊湊了。

個人是還蠻喜歡桃園的生活品質;
住在這裡十二年了,要搬我回去台北住,我反而還不習慣哩。

csyu168 wrote:
邏輯很清楚觀念也很正...(恕刪)

c大的觀點沒錯,只是小弟認為在雙北工作的人,若要南移,通勤時間必定是第一考量,
畢竟會南移的人,要不是在雙北購屋預算不足、或是非受薪階級的人為大宗,
故以通勤時間考量的話,國道交流道:南崁、泛藝文、中路、龍安、新屋交流道、內壢交流道一帶
或是軌道:桃園車站、中壢車站、高鐵桃園站週邊,都是很適合的通勤時間
大部分人能接收的通勤時間,大約以不超過1個小時以內為主吧,故太郊區的房子,通勤時間必然更長。

至於小弟我說的會回雙北購屋,是觀察到一個有趣現象,因為遠離市區的房子,高於10年後越高越不保值,而且這現象離北市越遠情況越明顯!

所以小弟認為,北客南移,僅會找離市區近的標地為主,而大桃園的郊區,較適合區域客,因市區的房價高漲,故往市區外移。

而當桃園境內市區的新古屋房價高到近雙北時,北客就會回頭找雙北的老屋,反而不會想留在桃園購置老屋!
所以多頭總司令嚴炳立常說一句話:市區買舊屋、郊區買新屋,我想就是這個道理。
房地產跟股市真是個有趣的東西,大街小巷人人都可說出投資趨勢、看漲看跌、漲跌分析...
老屋要翻修的成本更高,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停車位,
雖然雙北市捷運和公車很方便,但還是有人有開車的需求,
當大家在已習慣桃園居住的舒適及便利時,真的要回雙北很難,
尤其很多雙北市區的道路非常小條且擁擠,幾乎沒有人行空間可言,
其實很多在地的老桃園人也是在台北市工作的,
但他們也沒有因此就搬到大桃園所謂的市區居住,
每天公車+火車通勤時間也約要2~3小時以上(來回總計),
但日子也照過不誤,反而是台北人因為習慣大台北地區的生活模式,
會一直用"台北式"的思考來看待其他地區的房價發展,
我有同事之前住埔心10幾20年,每天搭火車到台北市通勤,
後來是搬到中壢火車站附近90幾坪的"豪宅",還是一樣搭火車到台北市上班,
其實以她的收入,她絕對有能力在新北市買4房+車位的新房子,
但就因為她從嫁入夫家後就一直住在埔心,對通勤和居住模式早就習以為常,
真的要她搬到擁擠的新北市,她反而不習慣
還有一點,現在所謂非市區的部份,將來有可能因為重劃或因為土地取得門檻較低而成為行政園區,
不見得會永遠是郊區,所以買房前應先研究一下各區的都市計畫,
像我12年前搬到南崁時,我家周圍全是農田,景觀真是自然到不行,
結果短短沒幾年,大樓一棟棟蓋好,整個街景都變了,公車路線和班次也陸續增加,
生活只會越來越便利,所以家裡長輩說多年前她去南崁找朋友時,
只記得那兒都是田,現在看到都市化後的成果,真的大吃一驚
另外,在板主的認定裡,龍潭應該是大桃園的效區吧!
但在北二高開通後,很多住龍潭的人是搭國道巴士到台北市通勤上班的

kickdrum wrote:
c大的觀點沒錯,只是...(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