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永和某知名鍋貼店因為開發票問題,一個鍋貼竟漲價到7塊錢,業者解釋需將5%的營業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才能生存下去。
我不在乎他能否生存下去,我比較在意的是兩個問題
一、 他們之前的售價一個是5.5元(如果我沒記錯的話),5.5*1.05=5.775,就算把5%的營業稅轉嫁到消費者,調整後的售價也該是約6元,而非7元,難道這不是假繳稅之名,行趁機打劫之實嗎? 再者,或許業者可以有其他說詞,例如說原物料有漲價等等,嗯~這倒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原物料漲就調漲,可是呢,我好像還從沒看過原物料降價的時候,你們有降價的。高麗菜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雨季、颱風季就說高麗菜價漲,售價就要漲,那麼一年有多少時間是雨季啊,當高麗菜價慘跌的時候,怎麼都沒聽你們說要降價呢?
二、 這點才是我比較想講的,這家鍋貼店我是從小吃到大,但是從這家鍋貼店開始漲價到7元的時候,我就開始拒吃了。以前有首歌,澎恰恰和許效舜唱的麻將歌,歌尾有句口白說得很好,「台灣人就是不夠團結,如果能夠團結,現在已經會是強國了,你知不知道。」如果說,大家對店家這種惡意調漲的行為不買單,能夠團結個1個月都拒吃(1個月不吃鍋貼應該不會死吧,就算死都要吃也有其他品牌可以選吧!),你看看店家還敢不敢惡意漲價。那業者為何還能有侍無恐呢?就是我們不夠團結。我知道我無法去影響其他人,但我願意從我自身做起,拒絕這些不合理的事物,所以,一個7元的鍋貼我不是買不起,而是我不想當「潘仔」。
或許大家看到這裡,會覺得這是房事板,我怎麼會講起鍋貼來了呢?
我在想,如果大家都認為現在的房價太高、太不合理,也都能團結的去抵制現在的不合理房價,3~6個月就好,不買屋、不看屋、網上所有關於房市的討論版全都停止討論,結果會如何呢?
或許吧,這樣會讓有購屋需求的人錯過幾個可能的好物件,但我覺得,只要大家能夠做到團結,到時候反而會有更多的好物件隨你挑。
前陣子我去看了八德大智路的案子,這個案子約莫160戶上下,預計年底交屋,但現在已經有2~3成的物件拋出來要賣,全部都是投資客交屋前的換約。看到這些投資客的開價都在25萬/坪左右上下,上網查了查資料說八德這兩年的漲幅高達131%,那也就是說,之前的新屋是從約莫10~11萬/坪起漲的,我查了實價登錄也做了一些功課,對這個物件我找了仲介/跟屋主都出價17.5萬/坪,他們都表現出一副懶得理你的態度,我也不在乎招受白眼看待,既然你們賣的都是未來的價格(甚麼捷運的),那我為什麼不能也買一個未來的價格(捷運遙遙無期房價看跌)。
買個房子動輒差價都是以幾十萬、百萬來計算的,而這幾十萬、百萬的,對於一個辛苦工作、努力付出的勞工來說,要賺多久、存多久、省吃儉用多久嗎?我們又怎甘心平白無故給這些不事生產、只想賺房價差價的人,把我們的心血給拿去享樂呢?所以我只要聽仲介說他哪裡又成交了一件,我就說沒關係,有人願意追價買就讓他去買,我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當「潘仔」
我覺得,現在有心、也有能力想買房的人,不妨可以與投資客賭看看,賭出價一個我們「自認合理」的低價看投資客買不買單,萬一我們賭錯了,房價繼續漲,那就算了,反正我繼續抱現金在手上,再來慢慢看。那反過來,如果投資客賭錯了,那它的結果就是套牢去繳交屋款、繳房貸了。我是覺得,從現在起到未來一年的時間,我們買方的贏面會比較大。
最後我還是這句話,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當「潘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