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縣議員「南北論戰」 工務局長尷尬
【聯合報╱記者游文寶/桃園報導】
2011.04.13 02:57 am (摘錄)
縣議員詹江村昨天質詢縣政府工務局長古沼格時,先調侃自己說,現在還在談「重南輕北」的確有一點幼稚,但他看到桃園市人口已達41萬人,許多如機場捷運、中壢生活圈等重大建設,桃園市居然「沒份」。
詹江村自嘲,「現在觀音、大園馬路可以飆車,但桃園市連非上班時間都會塞車」,桃園市人口密度高、工商活絡,也是金融、商業聚集之地,每天在桃市活動的人口超過100萬人,等於桃園縣兩百萬人口有一半在桃園市活動。
但桃市道路規畫不良,很多道路沒有徵收或打通、改善,包括藝文特區附近道路都是「無尾巷」,無法負荷密集人口帶來的交通流量,造成混亂擁擠。他認為,縣政府建設「重南輕北」。
去年跟今年桃園縣政府.在很多鄉鎮市都有新闢道路.或拓寬道路.或打通道路等重大工程.有中壢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100年7月完工經費連徵地2億6千3百萬.大園1-1.1-2拓寬連徵地6億4千萬.中壢龍岡榮民南路拓寬5億1千萬.平鎮新光路拓寬2億2千7百萬.蘆竹桃19線拓寬10 億.觀音成功路3億7千萬.還有很多很多不及備載.但獨獨桃園市0.是0耶..身為桃園市的議員我能不生氣嗎?
看到這則新聞, 我個人雖然不贊同詹議員去強調「重南輕北」的做法, 但是對於縣政府的施政竟然會造成這樣的「嚴重失衡」結果, 實在無法理解接受, 在友壇就看到很多版友直接開罵歸罪縣政府. 或縣長, 當然, 這是一種最輕易的發洩方式, 但指責別人總是容易得多, 一陣撻伐完, 然後呢? 真正的問題, 或關鍵的職位. 人物在哪裡?
我個人的看法是, 縣政府. 或縣長固皆有疏失, 獨厚中壢市. 不積極建設桃園市我都相信有可能, 但是我並不認為有任何人會刻意打壓桃園市的建設需要, 如同新聞內容所述, 中壢.大園.平鎮.蘆竹.觀音....不及備載, 大家都有分到好幾億, 獨獨桃園市是0, 一毛都沒有耶, 看到這裡, 大家應該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誰才是真正的兇手了吧.
其實桃園市今天能夠有這樣的都市化發展結果, 是過去一.二十年好幾任市長建設來的, 還有民間企業也貢獻不遺餘力, 這位輸市長, 算是享盡前人建設成果, 不僅未能對桃園市的長遠發展開創奠基, 即連守住既有建設成果都做不到, 人行道.地下道.公園.市容, 全方位皆退步, 好在是縣治所在地, 縣府的案多多少少還幫他帶一筆, 掩飾住他的毫無作為, 不然會更加難看, 但沒想到還是被這則新聞曝露出他的怠惰無為.
雖然縣轄市長的權限不大, 但其實是, 看你有多大的企圖.多少的抱負, 只要你想做事, 市長的權限絕對夠用, 政府的預算再多, 也沒有民間資金充沛, 強制.獎勵法規再多, 也不如地方勢力主動協調配合, 而市長就是那個關鍵的職位, 能直接整合地方意見與資源的第一號人物, 這也就是為什麼過去幾位市長任內. 以及近年來中壢市不斷有一些中小型但令人驚豔的建設, 老舊市區也一點一滴在整新的主要原因, 雖然扯出貪污弊案, 但我認為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得多(個人觀點).
桃園市要進步發展, 首先必須搬開那塊擋在前方的石頭, 我個人有印象的幾任市長, 就是這位輸市長最糟糕, 成天只會抱著土地公大腿跑龍套, 對桃園市的建設發展幾無貢獻(因為沒做事), 這回意外被新聞揭露, 終於被大家看破手腳, 他如何對得起40萬市民, 只希望他快快下台吧, 也希望下回選市長時, 版友要多發揮一些影響力, 別再讓這些養老族把桃園市的未來都葬送掉了.
只是沒有用心體會北桃的需求
畢竟中壢是他最熟悉的地方
所以他很清楚南桃的迫切需求為何
結果就是南桃有實質建設
北桃就是口號建設囉
然後在把中央不補助搬出來叫屈
哀....現在選票有這麼好騙嗎.....
我個人是從南部縣市搬來桃園市的,住了二年
來桃園市發現路很小條,而且有許多路是不通的,像民光路和民光東路,同德十二街要繞回同德十一街
還有大有區鐵路旁有一條什麼五街(不好意思路名忘了),等等,桃園市應仍布許多可做之事
桃園縣雖然要升為直轄市,但目前仍不是,仍有民選鄉鎮市長,鄉鎮市長要對其鄉鎮作規劃,提建設案,向縣府爭取經費,甚至結合各鄉鎮市選出之議員向縣府爭取(以前住的鄉鎮是如此),但看到桃園市經費是0,真令人.......
說真的桃園市現最火紅的是藝文特區,但假如藝文特區沒有活動有多少人會特意去那裡,灶1公園散步嗎?各地都有,只是較小而已,去運動,三民運動公園好像更好,王於捷運綠線,說真的我個人直納悶要如何在中正路興建,路那麼小,挖出來的土總要有車運走,是整條路都封起來嗎?反而春日路經國路還較寬(不是桃園本地人說錯了請見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