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性質,早出晚晚歸,沒想到有這麼多關心桃園縣發展的人,感謝你們熱血的看完長篇大論,我們家族世代都居住在桃園各地,比大家更關心桃園的發展,現在親友間聚會難免不了會關心我們家拆遷進度如何,就像我們要關心縣政府現在進度要做什麼一樣!我想點出的現象是徵收、賠償、抗爭是會一直在台灣各處上演,是因為一些法律政策開始的不周延,尤其是正要大鳴大放的桃園縣未來要面對的,大家要注意的不一定是會自己遇到土地徵收問題,但深處桃園的親朋好友都有可能,記得印象最深刻是母校中壢國小,當初縣政府為了道路拓寬也敢拆學校圍牆佔校地,只是真沒想到連教育也可以犧牲。
合理的建設
(1) 台灣長久以來的建設都重北輕南,北部享有較多中央資源進行重大建設,可是你有想過為何鐵路捷運化計畫中,台南和高雄卻有遠見的選擇地下化,而台中和桃園卻還是用高架化?遠見,是一個執政領導者要有的素質,台北市是一個未來都市的進行式,未來是走向自小客車使用率下降,大眾運輸工具取而代之,道路慢慢恢復平面或走入地下,提升人民居住環境與生活品質。也許這樣的城市不會短時間出現,是因為政府的黃金十年是希望短時間看到建設成果,現在縣政府只因這項工程耽擱太久沒進度,所以短視近利以高架化配合園林大道作優先選擇。先撇開兩岸對立看法,參考新興國家中的上海市跳躍式建設,直接導入地下化地鐵建構未來的交通網。台南和高雄比較有錢可以有鐵路地下化嗎?連新竹市都在爭取鐵路地下化,堅持,是領導者要有的信念。
(2) 高架化不是一個落伍的工程建設,但用錯了地方,建設在繁忙的市中心與人口密集居住區,劃破了區域的整體性,如這次的桃園段鐵路高架與園林大道為例,若縣政府一意孤行沒周全考量下納入各方意見,難免會有欠缺,桃園不是只能夠高架,它仍然有其他方案選擇機會,但是一旦做下去只好再等五十年,你能想像站在五十年前的信義區,跟那裡種田的農夫說未來這裡會有世界第一高樓101出現嗎?其實可以在人口稠密的桃園市和中壢市兩個市中心以地下化施作,原有舊鐵道拓寬做六十米園林大道,郊區仍高架或維持平面,若預算到位再慢慢將郊區改為地下化,最後達成全面性地下化,像板橋到松山一樣,這樣我們的家被拆掉也滿足。
(3) 合理的政策與建設難道不被暴民所接受,更何況我們是一般受禮教的升斗小民,若是我們是為反對而反對更會惹來民怨,不受人尊重和支持。因為我們現在身在其中,已經幫大家擔任監督政府決策的角色,也看到鐵路高架化和園林大道的決策瑕疵。早期縣政府主導的捷運紅線是有三條路線和三種方案(高架、地下、高架地下混合),相信你看到顧問公司寫的計畫書,就像看到康熙辭典般厚度就不想去搬動翻動它,可是最後捷運紅線和台鐵合而為一時,桃園縣政府卻沒有要求交通部台鐵做其他方案的評估,只是完全接受高架化唯一選項。當初去開會列席的民眾,不知道是誰找去的,連個聲音也沒有。真的親身經歷走過才知道百般無奈,現在政策程序已經走到中段流程,翻案重新檢視,真的要考驗領導者的智慧。
(4) 鐵路高架化是屬於交通部範圍,去年七月按時間表算正式開工,目前今年五月好像部分區域開始發包流程,而臨時軌鋪設與高架化用地屬一般徵收真的要拆到民房不多,台鐵的公聽會中也保證拆很少民房,倒是他說會徵收一些空地或農地準備要放大型機具就是了,我相信他們是很誠實認真的一方,中央辦事果然有它一套標準流程,可能從北到南一連串的高架化或地下化工程讓他們經驗多了。園林大道屬於桃園縣政府範圍,公聽會階段已經在去年一連串舉辦後告一段落,進入縣都市計畫審查委員會後的說明會,簡單的說縣政府方面流程已經跑完,準備送內政部審議去要經費去。縣政府忽視民意,人民的抗議是狗吠火車,官只聽長官的話,真是希望中央部會裡能有膽識的官員可以正視問題。
居民的牢騷
(1) 憲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 受益權即人民向國家請求享受利益的權利,含生存、工作、財產、請願、訴願、訴訟和受國民教育的權利。但是為了增進公共利益之必要時,國家得以法律限制人民之基本權利。所以一些重大建設須有公權力的介入, 得以順利進行。廣義的憲法規定要保障人民基本權利,可是狹義的法律有保障到囉,卻無法保障人民的100% 財產,所以它也沒違憲。憲法是保障全人民的,但它的不周密性需要法律來制定,但人民的權利往往被最後才考量到。建設一定會先破壞,以前看電視媒體上人民的抗爭活動,去爭取應該屬於他們的權利,我都當作一則新聞事件看過去,只是現在沒想到委屈在巷弄間鐵軌旁的我們也要親身參與,目前六十米園林大道還在縣政府計畫研擬中還沒正式立案,不過會在鐵路高架化後快速進行,所以未來會談到徵收問題,相信全台各地”賠償不公”這套劇本演了很多年,將來我們都還會是主角。
(2) 台灣人的特性是忍耐,對什麼事情能忍就能夠寬待過去,我們這些鐵路沿線居民四千多戶共兩萬多名人口,幾十年都忍受鐵路噪音過去了,你們只是12點後沒火車坐不方便,但噪音卻持續到半夜一兩點都還有運輸貨運車還在困擾著我們啊。看看快速道路與國道都會在住宅區附近加上隔音圍牆,連桃園國際機場航線下的民宅,每年都可以領到幾萬元的噪音補助費來修繕增強自家的隔音設施,我知道是因為我叔叔每年都有得領,台鐵什麼都沒有,我家後面連片水泥牆都沒有。以後高架化也是無法避免噪音和震動的,因為會帶來汽機車行駛道路上二十四小時的噪音,這種超大馬路的車流我想我也會搬家。你可能會因惡鄰居而搬家,我們一直沒搬,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裡有人情味濃厚的鄰居,所以台鐵現在這樣的噪音,能忍啊。
(3) 從前幾年鐵路限禁建到去年底,在公聽會或公開場合中,都一直只有鐵路沿線居民和縣政府在對高架化和園林大道議題一直有爭議和意見,實在很灰心只有這一部份人參與,這是全縣的大事情,過去一整年沒多少人關心高架化發展(網路上),最近才慢慢發現大家開始有關注這件事情發展,所以在這討論區也發表了自己感想,讓大家知道其實是有菜單可以選擇的,不是縣政府上甚麼菜就直接接受。我是希望藉由網路的傳播讓更多縣民知道現在縣政府的高架化政策進度,相對的也是讓你們瞭解反對高架化的不同看法,而且你們可以反應給縣政府更多方更多元的意見,當然絕大部分的人是直接贊同縣政府的決策,也請給縣政府掌聲,城鄉發展處他們這幾年籌畫得也很辛苦。同時也請順便監督縣政府的政策適當性。
==================================================================
2010.05.24 原始文
臺鐵捷運化桃園段高架化是屬於交通部的職屬範圍, 而六十米園林大道為桃園縣政府為積極配合高架化所計畫的都市更新, 所以是分為兩個執行單位, 但是彼此關係環環相扣.
大致上鐵路高架用地採一般徵收, 由原本鐵路用地直接高架化, 所以整段17.15公里用地13.61+1.67=15.28公頃, 這15.28公頃用地可由原來的鐵道和交通部路權部分原地施作高架化, , 所以民宅要用到一般徵收用地就不多了.另外六十米園林大道計畫的74.16公頃用地為區段徵收, 影響最大是鐵路沿線與站區周邊的四千多住戶, 尤以內壢至平鎮段密度最高, 所以反彈聲音也最大.
地下化的經費,時間,環評這些爭議的話題, 大家都很清楚.可是許多人不瞭解的是有什麼民意基礎支撐著為鐵路地下化喉舌的民意代表, 有什麼數據與資料是很多人沒注意到的, 發表一下個人經歷過程給大家參考, 因為我中壢的家也列為被拆範圍.
一、區段徵收補償
(1) 土地部分縣政府初步的規劃是公告現值加四成作為現金補償, 台灣區段徵收的歷史還沒聽過有加到五成過的, 四成聽起來很多對吧, 但你瞭解你家公告現值是多少嗎? 我家現值是2萬9/平方公尺, 換算下來縣政府只給你13萬/坪, 不管你家幾坪, 只賠償土地部分, 土地部分與市值賠償差很大, 另外我知道家前面那塊空地去年市價剛賣掉有30萬.
(2) 那不是還有地上物, 連花草樹木都會賠嗎? 桃園縣的拆遷改良物補償條例也是91年制定修改的, 建築成本與物價經過這八年波動漲了多少, 現在也不合時宜了.總價快六百萬的三層透天, 土地連地上物估算下來也只領個300萬, 拿這些錢要我家六口拿了這些錢去另尋棲身之所, 條件還要買五房的屋子, 這叫老百姓情何以堪!
(3) 不拿錢不是另外可以選擇分一塊地當田喬仔嗎? 我家建地20多坪, 依照縣政府規劃抵價地42%換算, 能夠分得只有10坪, 還要配合都市計畫區內的道路退縮4~6米與最小建築面積300坪限制, 我想這10坪只能夠擺個小型貨櫃屋賣飲料給重劃區內的建商工人喝涼了.別傻了田喬仔是給農地被徵收的人當的, 我家是透天還好, 那住在社區大樓的居民更慘, 土地持分少, 分得的地更少得可憐, 剛好放台小客車就滿了.
(4) 我家是純住宅, 家人都出外工作吃頭路領薪水養家還好, 要另尋棲身之地還好.隔壁的張伯伯退休金就只養了一棟房子, 規劃成套房出租給中原附近的學生當生活費, 縣政府拆了老人家的老本, 要他何去何從.其他還有後站的金店面人家做生意的, 老主顧與火車過路客的生意從此就要說再見了, 幾十年辛苦打下的基礎也迫要另起爐灶.這些經濟活動是得不到政府任何補償費用的.
(5) 縣政府應該不會虧待原住戶吧?錯, 不坑我們那六十米園林大道經費哪裡來, 區段徵收開發總費用約需754,742萬元,區段徵收後土地處分預估收入約為892,749萬元, 預估區段徵收盈餘約138,007萬元, 益本比約1.18, 意思就是縣府徵收土地後再標售出去還倒賺了18%.而且高架化後, 鐵道沿途週遭開發帶來的效益更大, 這些都是我們無法享受到的, 直接享受到的是縣政府、財團和建商獲得我們犧牲的土地, 桃園縣民只能算間接受益.
( 6) 以後要再背房貸20年, 是我們許多人藏在心中不敢講出來的話題, 年輕一輩的還有能力面對未來的衝擊, 這群看過去超過半百高齡已經是當阿公的鄰居鄉親們, 打拼大半輩子準備退休享清福, 要他們再拼一個20年應該對他們來說是無理的要求, 他們來開會時都會帶著孫子來, 我則是去年無薪假多到一個月只能上班12天, 才能有閒暇來幫忙, 現在工作恢復正常只能逛逛網站吸收資訊而已.能夠鼓勵這些叔叔伯伯們, 面對這建設問題要做有意義的事, 不要讓自己房子被拆的無意義, 就是推地下化才能讓我們的房子犧牲創造最大的價值.
二、尋求援助
(1) 桃園縣政府從2009年四月底開始的公聽會, 才開始讓鐵路沿線居民瞭解影響範圍之鉅, 同年七月才有1000:1的六十米園林大道比例圖可供查詢, 看到如此的規劃與時間的緊迫大家莫不驚慌, 去年金融海嘯此時我還在放無薪假, 才能夠有時間泡在縣政府資料中, 慢慢的瞭解事情始末.光是一本由顧問公司撰寫的環境評估報告, 連我大學原文書兩本加起來還不及他的厚度, 過去的高架化決策規劃我不想提, 目前我們只想如何救助大家的家園.
(2) 手足無措和茫然無助是碰到兩個單位互踢皮球狀況, 就是交通部和桃園縣政府.我們找交通部時, 他推說園林大道是縣政府規劃的, 應該找桃縣政府;來到縣政府, 想當然爾推說, 先有鐵路高架化才需要園林大道縫合計畫, 應該先去找交通部才對.所以我們這群人在官員的互推之下沒有目標.總統信箱、行政院長信箱、縣長信箱、立委信箱…舉凡可以陳情的地方都試過了, 得到的好處就是縣政府有我們的名單了, 往後公聽會的通知都可以寄給你.想到這就悲哀, 不知當初列席的民眾是誰, 且決策鐵路高架或地下化、六十米園林大道時候, 怎沒有來通知要參考我們的民意.
(3) 中央與地方的互推結果, 也讓縣議員弄得很無力, 畢竟議員是地方民意代表, 不是有中央民意代表-立法委員嗎?可是這計畫是咱們政治新秀-朱立倫縣長當政時力推的計畫, 每個立委都恰巧同時噤聲了, 走到這才知道桃縣立委一時之選都是執政黨那一掛的, 這下好來個上下同聲一氣, 相應不理.八八風災後, 看著那些受”天災”而無家可歸的災民, 想到自己未來將遇到”人禍”造成無家可歸的命運要落到我們頭上, 真是悲從中來.而八八風災的災民在官員與媒體的激情過後, 事過境遷也只有分配到組合屋可以安身立命, 我想我們和災民要的是一樣是只需要政府合理與尊嚴對待.
(4) 2009年底有縣市長選舉, 後起之星-五隻羊, 在當立委的期間, 我們陳情許多次, 他根本不理會地下化爭取的訴求, 我們只好用選票來證明我們的民意, 得票率也嚇到他和黨政高層了, 所以今年二月桃縣立委補選, 不管藍綠連無黨籍的都將鐵路地下化當作他未來政見的一部分, 希望爭取我們的選票, 我們也慶幸終於有人重視和注意到我們的訴求和影響性.終於體驗到政治真是無情, 選前當民意是個寶, 選後當我們是草, 因為在之後的縣政府公聽會, 之前都有接近10來位議員爭相發言維護地下化, 選後只剩黃委員出席, 仍在那幫忙為桃園爭取地下化, 所謂孤掌難鳴啊, 我們只能安慰自己說其他人可能剛好都議事繁忙, 無法出席.
(5) 抗議遊行, 街頭運動, 在合法範圍中我們都試過, 縣政府、交通部、立法院、行政院, 連前縣長朱立倫三重新住家都給他抗議過, 就差總統府沒去抗議過而已, 可是我們都是守法老弱婦孺平均年齡五六十歲, 安全又沒攻擊性, 所以能夠一直通過遊行集會申請, 可是每次集會遊行後, 電視媒體都是冷處理, 甚至都沒報導, 沒有腥羶色話題十足, 連水果日報都不會理.不是我們不想吸引大家注意, 只是早期在縣政府的活動遭受警察無理的推擠, 造成賣菜的梁伯伯心臟不舒服倒地, 衝去照顧的醫護員也顧不得站在他前面的是警察局長, 拼命大聲喊叫”別再刺激他”的話出來, 往後警察也更理性看待我們訴求.
( 6) 我們的熱血, 早期是用在維護鐵路沿線的居民權益的爭取, 後來在瞭解鐵路高架化和園林大道的政策, 這是一種短視近利的工程後, 就轉向為整個桃園縣民謀求一個更合理且長遠適用的地下化訴求.在美觀與安全考量下, 你能想像高架化後, 鐵路高架工程要高到橫跨過國道二號機場聯絡道那種高度, 尋求一山比一山高挑戰世界紀錄嗎? 高架化使用壽命不到50年就快壽終正寢, 倫敦俄羅斯地下化已經營運百年, 上海為了世博花了不到八年都建了百里地下捷運, 台灣連自己的門面桃園縣17.15公里地下化在短時間都建不起來, 交通部與縣政府只算到建造成本, 沒有算使用的時間成本, 長期下來兩者單位成本是相近的, 這時真的需要大刀闊斧的執行力.
(7) 節能減碳, 站在交通運輸研究觀點, 發展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為首要之先, 這是無關高架或地下化工程, 可是再發展60米園林大道的規劃, 無疑是便利自用小客車的使用, 浪費更多石化資源.況且桃園縣不似台北初期已具遠見有都市計畫, 桃園縣市各中心都是比較沒有長遠規劃後的結果, 都屬道路狹小, 實際研究單一條六十米道路與狹路相接, 是改善不了交通太多情況.且中壢桃園市兩市為政, 欠缺溝通與整體性規劃, 造成兩市只能靠一條省道相連.其實兩市皆有兩條環外道路未來只需要彼此打通相連後, 且有一條省道相連, 再加上地下化後在其上的道路, 總共四條雙向四車道連接桃園中壢兩市已經綽綽有餘.
( 8) 地下化工程主要還是要看地下岩層是否適合施工, 桃園是台地地形地質適合潛盾機挖掘工程, 比台北盆地沙質岩層更為安全, 另外中壢位於海拔100公尺之上, 簡單說從桃園至中壢市一個爬升過程, 若礙於經費台鐵無非可以像當初台北板橋松山分段地下化施工, 由中壢先做地下化潛盾工程和機場捷運地下化變成共構工程, 之後再做桃園市段.桃園縣現在已經進兩百萬人口大縣, 縣轄市中納稅第一名, 未來的第六都, 經費由統籌分配款是不用擔心的, 時間是不是能夠縮短,就看現在關鍵時刻需要的是決策者魄力與遠見.
(9) 地下化對市容的影響, 在台北車站應該是最明顯的感受, 站外雖無法一望無際但可看到天際線和遠遠的天空, 但高架化之後有什麼影響, 相同的空間你可以在台北車站看市民大道方向, 眼前鋼筋橋墩佇立眼前, 遮擋你的視線, 即使遠在30米外皆然, 你也可以不用跑台北, 中壢機場捷運青埔到中壢A21站的高架化就能讓你印象深刻, 那種高架化的壓迫感, 以及開車經過都看不到左邊的綠地, 都是讓人不舒服.桃園縣民與網路鄉民現在想趕快解決這種高架化與地下化的爭執, 我想最快方法就是徵求四千名熱血的你們以市價收購我們現在居住的房子, 你們四千戶再去投贊成高架化, 立即可以消弭反彈聲浪.可是我還是希望你們若體驗或瞭解我們的遭遇後, 能一起的為後代子孫有益的地下化打拼.
這也是我砲轟某黨的原因
長期執政下,給了桃園什麼樣的建設?
面對高人口成長,卻沒早期規劃建設
桃園都市計劃,與幹道系統現在就嚴重了
但升格案一票也沒有,可怕的不是升不了格
而是中央漠視桃園建設的心態
換個角度是告知桃園,你們不配有省直轄市規劃
如果像台中早就預留鐵路兩旁空間,今天還需要拆那麼多房子嗎?
桃園很多建設不但晚人家一大步,好不容易興建還採取低標
所以就不斷陷入擁擠,籌錢,拆屋,拓寬的輪迴裡
國道和鐵道旁的住戶常會面臨被拆遷的命運,
在台中,即使拆遷費達成共識,仍有住戶不滿被拆遷
當時在頂樓做勢跳樓
雖然被徵收戶有百般委屈,但為了多數縣民交通,政府一定是要拆遷
只不過中間需要多次協調,看怎麼樣將傷害減至最低
鐵路不論高架或地下徵收是難免
高架不可能直接在鐵路原址興建高架,一定要徵收旁邊土地來做高架
高架又有噪音問題,綠道一定要留出來
所以車道也只規劃了起碼的四線道
鐵路即使地下化,原鐵道拆除後也會規劃出幹道
以桃園人口數而言,不可能沿用原有鐵路寬度,勢必會比照台北縣市做出一條大道出來
如果不做,我想假以時日又後悔
只能祝你們的抗爭,能得到合理的賠償
若說期待桃園鐵路能地下化
我想,只是讓這段鐵路改建遙遙無期
如果可以回答我篩選出的三個問題
我倒是可以重新思考
1)你們訴求的地下化究竟是什麼?
是中壢段地下化, 桃園段高架化?
還是桃園段與中壢段都採地下化?
還是只要中壢段地下化, 桃園段與你們無關呢?
換言之~你們的訴求與黃立委有何異同?
=>如果相同~很抱歉,我無法接受中壢段地下化桃園段高架化這種 "白癡建設"
=>而如果不同~你們有考慮給黃立委些許建議嗎? 畢竟他是南區選出的立委呀
你們願意者主動與黃立委溝通嗎? 請他放棄這種 "荒謬" 的想法?
若你們 "默許" 黃立委這種言論觀點, 是否某種程度代表贊同呢?
如果是這樣, 那很抱歉, 站在北桃園建設的立場我同樣不能接受
2)你們能確保地下化不會有任何一戶需要拆遷嗎?
如果不能, 那麼爭取地下化的時候
會不會又出現另一批令人同情的老伯伯老太太例子呢?
到時候請問是誰要以市價去買她們的房子? 你們願意嗎?
同樣的戲碼再來一遍, 請問如何解決?
3)你能確保爭取地下化, 中央一定會通過嗎?
畢竟連台中縣市都與現實妥協, 以桃園在中央眼中的份量
地下化成功的機率有多少? 會比台中高嗎?
會不會到頭來桃園還是要高架化呢? 那何必繞這一圈?
這三個問題對我而言是最根本的關鍵!
否則我當然選擇已經定案, 能盡速實現的高架化建設!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