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優先、長期持有、不怕買貴、量力而為.
時間對不對要看個人造化.轉手多稅金佣金多.績優股長抱.炒作股停看聽.
參閱住展雜誌344期
用名牌換門牌 才能晉身有殼族
陳先生(35~40歲)
擺脫七年無殼鍋牛,把房租換算成跌價,就不用怕房價下跌
其實兩、三年前我就一直在看房子,那時五、六百萬的永和公寓,我都覺得很貴,家人也認為不便宜,但我如果當時有買下,現在至少漲三成了。
本來我也是下不了決定,看房價這樣漲,真的是買不下手,後來是我跟我的老闆談過後,改變了我的想法。
老闆跟我說,能買就趕快買,日後如果繳不起就賣掉,房價是漲是跌很難預料,不可掌握的事就不要想太多,反正是自己要住的。居住的問題安定之後,等於解決一件大事,不用再分心在家事上,這樣才可以在事業上往前衝。
我接受老闆的建議,是啊,不可掌握的事何必想太多,想太多也是無益,更何況我現在還沒有小孩,趁牽絆不多的時候趕緊買個房子,也是強迫自己儲蓄。
這七年來我繳的房租算一算,竟然也有上百萬,換句話說,如果我七年前買一間一千萬的房子,租房子等於是讓房價在七年後跌一成;但是台北市這七年中,報紙說房價實際上是上漲了六成,一來一回相差七成,一千萬的房子,七成就是七百萬,要辛苦賺幾年才有這七百萬啊!我為什麼不買房子?
我的個性算是風險考量型的,當然我也會想,如果房價下跌,會是怎樣的狀況?我認為,台北市房價下跌空間頂多是兩成,我打算住十年,十年跌兩成,再扣掉原本若是租屋會損失的一成,結果是一成。也就是說,實際上房價只有跌一成,十年跌一成,平均一年跌百分之一,我想我還負擔得起,最壞不過是這樣。
我現在這個房子買在士林區承德路,雖然是舊房子,捷運站也要走個十到十五分鐘,但是生活機能很好,離陽明山又很近,放假時想要上山休閒很方便,這是我想要的生活。
以前唸書時,我也算是個「玩咖」,都沒想過要存錢;但是上班後我逐漸改變想法,不買房子,錢是留不住的。不存錢就是要花錢,無論是出國去玩、買手機、買電腦、買名牌包、吃吃喝喝,這些錢其實都是可以省下來的,不玩不買,少吃少喝,日子還是可以過的,將省下來的錢拿去買房子,成為我的朋友中,有買房子的那三成,往M型右端走的感覺,才是我真正的大快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