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1388 wrote:
青埔(盾牌內的區域)(恕刪)
你開文兩個主張:
1。青埔未來五年沒有新題材。
2。未來五年最高價46萬。
跟上文好像不是同一件事吧?上面兩個訴求不成立的原因,我說過很多次就不重覆了。
至於你上面的主張…我也很巧住在信義計畫區附近(騎車五分鐘)也近20年,也曾在那上過班。你可以去回想一下,信義計劃區附近(不講豪宅)盤整的同時,大安,南港是不是一樣在盤。青埔沒比較弱,桃園其他地方也沒強到哪啦! 方向大多同漲同跌啦。
dajenwang wrote:
我絕對不會選擇青埔當作居所,哪天來一個大園空難翻版房屋掉價無所謂,可不想小命不保. 不想離航線那麼近. 你不能期望每個機師都有復航機師如此壯烈的操作.
50萬的選擇那麼多,有什麼非住不可的理由嗎?
dajenwang wrote:
所有重劃區我最不看好的就是青埔,目前是政府主炒上漲是必然.
但是炒作總有一天結束,回歸理性後價格能不能經得起考驗就很難說了.
不過我絕對不會選擇青埔當作居所,哪天來一個大園空難翻版房屋掉價無所謂,可不想小命不保. 不想離航線那麼近. 你不能期望每個機師都有復航機師如此壯烈的操作.
50萬的選擇那麼多,有什麼非住不可的理由嗎?
bmw1388 wrote:
bmw1388 2022-08-25 18:44 1樓
A18高鐵站前新成屋46w是未來五年後的成屋天花板,
接下來幾年要買超過這個價錢的,自己想清楚。
國泰站前廣場第一期開幕大概就是2027 年,這時候才會有新一批就業人口過來。
威均帝璽是目前市面上最晚落成的小坪數站前的大建案,就是壓2027交屋。
今年2022良茂詠恆交屋,會先衝擊價格市場一波。(把價格往下拉)
年底櫻花緻、永麗花園(當年預售價格27~32 w/p)交屋,再往下帶一波。(成屋在2024之前賣出大概最多38 w/p, 2025~2027最高賣到42 w/p)
接著國家大院(2023),然後站前新銳(2024)、園首之道(2024)、亞昕喜來登(2025),差不多了。
最後是2027帝璽落成。
好幾千戶小坪數落成,搬進來的人,要去哪邊上班?
產業還沒聚集,硬要搬進貴森森的小坪數,所為何來?
未來三年應該會盤整挺長一段時間。
bmw1388 wrote:
發文過了一個月左右,打算之後定期每個月推一下,追蹤個兩三年。
目前趨勢預售屋大概開價漲幅趨緩。
成交價就嘿嘿嘿。
要建商讓利太多很困難,大不了建商鎖起來不賣。
過去兩年大建商賺的漲幅,夠撐到下次循環。
或著就姿態拉高慢慢賣,賣到成屋都可以。
自住客幻想要有崩盤價的,得多努力找找,機會不大。
建商慢慢賣才是常態。
過去兩年瘋搶才不正常。
看著看著就矇了 wrote:
成交價就嘿嘿嘿…又創(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