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青埔的致命傷就是太偏僻

3472236 wrote:
來了喔,又要拉別人說...(恕刪)


原來塞了10年的南崁,這去年才大興土木改交流道設計的,就可以開始大聲嗆別地方了,羞恥心咧
真的為南崁交通有改善開心,但出了這種鄰居真的很遺憾
交流道問題也是你先嗆,政府也已提出改善規劃,不就跟當初南崁一樣?
怎麼賭都你說,不然來賭走出家門到踏進北車的時間?不敢賭算你縮?真的能感受到另一位大大被你弄得好氣好笑 道理講不贏 坐等你開下個新話題
行走的荷爾蒙 wrote:
原本不想回你這種無聊...(恕刪)


不敢賭就一堆藉口,人真的不要一張嘴

不用在那陰謀論,就是順著車流走,看是南崁塞還是青埔塞

今天下午兩點半,大竹交流道已經壅塞了耶

這設計的也太爛的

難怪青埔的居民就算離高鐵遠也要騎車去搭高鐵
MrCR wrote:
原來塞了10年的南崁,這去年才大興土木改交流道設計的,就可以開始大聲嗆別地方了,羞恥心咧
真的為南崁交通有改善開心,但出了這種鄰居真的很遺憾
交流道問題也是你先嗆,政府也已提出改善規劃,不就跟當初南崁一樣?
怎麼賭都你說,不然來賭走出家門到踏進北車的時間?不敢賭算你縮?真的能感受到另一位大大被你弄得好氣好笑 道理講不贏 坐等你開下個新話題


開新話題但我懶得回他了
看看樓上那樣的文
已經不值得我回了
guest2000 wrote:
guest2000 2020-11-19 16:39 63樓
最近青埔建商預售一堆,已交屋數年一手屋主要賣的也一堆,但,要買的人(包括本人)也似乎不少哦?
賣方他們都有一可特點,就是開高價/喊高價要賣,奇怪的是,若看好的話應該是惜售,但是卻非如此.
青埔仲介也一堆,大概交投熱絡,有利可圖,仲介當然要來駐點搓合買賣賺仲介費囉.
靠近A18及華泰名品這一帶生活機能還算可以,至少有個全聯/IKEA/Outlet,吃/喝/用品雖不滿意至少可接受,只是那種開價,會回來考慮北市萬華或新北三峽.


若把萬華或三峽當作選項之一的話,其實青埔順位真的可以排後面一點。
未來三五年,青埔還是適合當地人購買。
畢竟青埔當地產業及工作機會還沒發展,還要再一陣子。
就算青埔發展大型公司,高階經理外派過來這邊工作,也是待幾年就會回台北。
不用急著在這邊購屋,租高價的好宅就可以。

若買個小坪數兩三房在A18,倒是可以考慮。
說增值不一定,要跌則不容易。
但這樣的預算,萬華或三峽很多可以挑了。
bmw1388 wrote:
若把萬華或三峽當作選...(恕刪)

青埔要發展到機能健全至少要10年
目前來看,青埔的致命傷就是太偏僻沒錯~~
但桃園把資源一直持續灌在青埔,或許5-10年後的情況就不同了說.......
原來南崁的美食是八方雲集,這樣以後去南崁終於不用踩雷了,那邊東西超難吃,居民是不是都自己煮比較多?
偏僻是青埔的優勢啊, 怎會是致命傷?

這是東京的台場, 跟東京隔著海, 夠偏僻了吧, 現在卻是東京必去的觀光景點, 數間各有特色的大型購物中心, 大型企業總部, 展覽館, 各種拍照景點等等, 大部分的遊客會安排在那裏待個一整天, 為什麼呢? 因為很偏僻啊, 既然難得去一趟, 就逛好逛滿.

青埔當然還在發展中, 但現在已經初具雛形了, 偏僻之處要發展觀光, 交通必定是要先打通的, 現在青埔就差高速公路的改善計劃了, 然而這已經在進行了, 差不多10年後, 高速公路有大竹, 內壢, 中豐3個交流道, 機捷連接到中壢火車站, 那時交通路網就完備了.

羅馬當然不是一天造成的, 東京的台場也是歷經10幾20年才發展起來, 想想台場為何能發展成現今的觀光購物中心? 我覺得便利的交通, 廣大的腹地, 跟鄰近的廣大人口, 看看青埔的條件, 真的是很優秀啊, 不大力發展真的是說不過去.

當然青埔沒台場那麼大, 應該不是這樣講, 台場沒有住宅, 而青埔規劃了不少住宅區, 很多商用地又蓋成了住宅, 所以青埔可利用的商用地就相對少了, 不過台灣的觀光規模也遠不及日本, 所以目前青埔的規模已經算夠大了 .

所以看待青埔不要只看有幾間早餐店之類的, 也不是住那邊方便還是不方便之類的, 青埔現在的投資都不是為了住在那邊的人, 而是為了未來要進出青埔的大量人潮, 所以眼光要放遠, 青埔的成形是必然的, 不會變蚊子館, 台灣的蚊子館都是因為交通跟周圍人口不足造成, 譬如, 故宮南院, 觀光景點這種東西還是要結市才比較好發展, 假如故宮南院搬到青埔來, 那絕對會是不一樣的結局.
bit2009bit wrote:

bit2009bit 2020-11-21 0:50 86樓
目前來看,青埔的致命傷就是太偏僻沒錯~~
但桃園把資源一直持續灌在青埔,或許5-10年後的情況就不同了說.......


青埔高鐵相對於中壢市區,確實非常偏僻。
相對於桃園市區,又更偏僻了。

這裡指的偏僻,大概分兩種:
「青埔距離舊市區的距離」
「藉由高鐵交通上台北的方便度」

先說「青埔距離舊市區的距離」
確實,青埔旱地拔蔥,找塊空地重頭來過,初始確實荒蕪一片。
城市周邊發展的常理,是從舊市區延伸,帶動住宅(如剛成立的小家庭),然後商圈轉移(店面房租較低,然後商業聚落形成新商圈),一步一步擴展。
同時兼具舊市區的繁榮跟重劃區的街道規劃。
這是從前老派的都市發展模式。
廣義來說,有點類似中路發展的感覺。

這種規劃,由於有前例可循,所以算是比較保守穩健的做法。
因此我也覺得中路挺不錯。

缺點就是:中路就是住宅區,因為鄰近的繁榮太方便了。
不過這缺點的相反就是好處:純住宅區,安靜單純環境好。

青埔的都市規劃比較類似國外作法:
政府規劃、財團支持、全力作多。
大開大闔,可以建設更大型的商業設施。
只要商業設施在,駱駝比馬大,硬生生能多點發展機會。

這兩種發展模式相比,在此以棒球場舉例:
台北市大巨蛋:你看過在那麼壅擠的地方塞一顆大巨蛋的國家嗎?很少,除非不得已。
以美國來說,都是另外找一個空地放。
所以說,台北大巨蛋的建設是舊模式。桃園國際棒球場的建設是新模式:找塊空地,拉條捷運給你。

再以ikea舉例:
舊的桃園ikea,硬生生塞在中山路,確實帶動人流,但也阻礙交通。這是發展舊模式。
新的ikea,找個重劃區,可以重新規劃,於是依靠新模式,蓋個全國最大間。
(但是有新模式costco卻沒有大紅大紫的前車之鑑,所以ikea還是不敢蓋在更偏的地點。)

對了,costco舊模式就好比內湖、新竹costco,塞在舊市區,帶動人流,塞車絕望。
新模式就是過嶺那間,雖然不會倒,但若要說帶動地方車水馬龍,拉抬房價,就沒有舊模式那麼多可以參考。

再說「藉由高鐵交通上台北的方便度」:
桃園區上台北,有太多選擇,搭高鐵反而是繞路,要往西邊走。
中壢區上台北,嚴格來說搭高鐵是往北走,習慣搭乘快速準點的高鐵後,沒人會回頭搭老舊慢速誤點的台鐵。

當然啦,如果「往返高鐵站」要耗費更多時間,算算划不來的話,還是可能搭台鐵,這是不得已的方法。因此中壢、大園、新屋、觀音、過嶺會考慮搬來青埔。中壢以南包括平鎮、龍岡、大溪還是老方法上台北比較務實。

若是不需要上台北,不想遠離舊市區,當然覺得青埔偏僻。
但還有另外一點,就是「國際觀光客」、「國際通勤客」(例如定居美國,每年回台三四次,每次住幾個禮拜)、「機場航空相關產業工作者」,選擇到青埔觀光、消費、租屋、置產的,這些人反而認為青埔是方便的第一站,其他生活需求直接上台北或南下,根本不需要進入桃園或中壢舊市區。

最後這族群雖然不見得是購屋置產主力,但卻具有在地消費、租屋跟帶動商業型態的影響力,就看政策如何搭配促進發展了。
以臺鐵沿線發展的城市,已經進入都更的階段,但是,沿高鐵的都市正在發展.是一個全新的風貌.偏不偏僻,取決於未來對台鐵或高鐵的依賴程度.如果天天利用到高鐵,青埔就沒有所謂偏僻的問題。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