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分享我的經驗跟想法
我是去年購買法國之星住戶
去年因工作關係剛搬到中壢
因為一直繳了10多年的房租
到最後才發現自己甚麼都沒有
才興起租不如買的念頭
又因為對中壢不熟
剛開始跟各位一樣到處上網爬文
發覺光明公園社區這邊算是中壢比較像文教區的"住宅區"
當時沒有世界1只有法國之星(預售)跟法國香榭及民權系列
但是都開價很高(1P/18~20w)
而且爬了很多文章也說附近中古屋1P/10w都不到
我很猶豫....之後也去後站看了許多房子問了很多仲介
後來發現在地人說法以保值性跟發展性仍是以前站為主
雖然網路很多人一直唱衰這個地段房價
但是基於我個人比較重視交通及擔心中古屋的某些問題
最後看了一下建材配備跟格局(我喜歡方正)及一層兩戶(單純)
又因為我怕冷又怕吵不想朝環西路而且預算也沒那麼充足
狠下心來買下法國之星(面中庭無景觀)
現在隔了將近一年了
歷經政府奢侈稅打房以及歐債風暴全球股房市爆跌
而此地段附近價格仍未受影響穩穩站在(1P/2x)上下
才鬆了一口氣....當初買這區域的決定是對的
而且加上將來重大建設完工
先別想說會增值至少不會貶值就好吧
雖然買屋之後對於我的生活習慣可能要更節儉一點
但是想到不用再每個月付錢給別人至少未來這是屬於自己的窩
心裡就會覺得稍微累一點也值得...
目前我已經進入交屋階段
平心而論..對於從小就住慣高樓的我而言
法國中庭說真的根本就沒甚麼景觀可言
還好對我來說不過就是回家休息睡覺罷了
唯一我不滿意就是機車停車位的確如之前有人所說太少了
這一點未來可能成立管委會後要請管委會協調停車位問題
還有我覺得那些公設對我來說也都是多餘站坪數的
給大家建議是....如果你是要自住
未來幾個月房市有稍微降溫(例如今年三月奢侈稅打房)
就要大膽砍價勇於進場否則永遠也買不到你要的房子
而且若你是自住不是投資客就不用在乎房價的起起伏伏
房價再怎麼跌那還是你的房子不是嘛
另一項觀察指標是世界那些"高傲"的公雞
如果主動打給你要你再來談談
那就是你的機會了
祝大家都可以早日買到自己想要的房屋
看屋本來就是很輕鬆的事,穿牛仔褲跟Polo衫,很正常啦.....只是同樣是購屋者的心情,小蝦米真的無法對抗大鯨魚.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反觀一直抱怨,不如檢視自己為何追不上房價.
當初法國系列跟民權還是1字頭的時候為何不買,現在才在後悔.
政府打房只是暫緩房價上漲,但房價還是會漲的...中壢現在多了這麼多的建設,又有捷運,台北房價又這麼高,捷運通了又一定會有很多台北人下來買房.
中壢一字頭房價的地方還有很多啊..只是那些環境是不是你想要的,為何同樣中壢房價會差別那麼多,一定有他的理由,我喜歡這理的環境,我覺得自住就別想那麼多了,只要算算自己是不是付擔得起,自備款差一些想辦法處理,不然未來真的要買到喜歡的真的很困難了.......
現在房價高...有絕大部份是因為低利率導致的...因為低利率導致還款容易..間接讓買房更容易..
如果利率升高個2%...會導致大部份人包含投資客還款上有壓力..等於是買房困難..
所以利率上升...是有可能導致房價降低的...因為有能力買房繳貸款的人變少了
現在低薪資水準,低利率,高房價的情況...未來很有可能會導致類似次級房貸的發生...除非這個國家的利率永遠不會往上攀升
所以以目前低利率跟優惠房貸的狀況,的確是有利於房價上漲..但我認為上漲也會有壓力..當達到目前大部份買房人的薪資水準可以還款的能力時..應該就差不多了..所以北北市如果排除大陸人投資的因素的話..能上漲的空間已經很有限了..因為北北市的薪資平均水準不可能是其他地區的2倍以上
以上純脆個人看法..
深藍七星 wrote:
樓上的,我笑了,你再存兩年的錢也追不上房價的,更何況以後的利率更高,自備更高,更別想買房子...
jasonlinhot wrote:
世界一和法國系列的房...(恕刪)
滿同意大大的看法
世界一跟法國系列吵的有點誇張了
我覺得海華國際之星這邊是比較有優勢的
舉大家都說的捷運環北站好了,同樣是google來算的距離
國際之星到環北站:300公尺
民權極景到環北站:700公尺
法國之星到環北站:950公尺
高鐵免費接駁車走新生路,國際之星就是一站(環北路口),未來即便捷運通了,也可透過接駁車直接到高鐵那一站,甚至不用走300公尺到環北站搭捷運
生活機能國際之星、民權系列都滿好的,很方便,比法國之星便利許多了
國際之星跟民權系列距離sogo也不算遠,有逛百貨的便利性,卻沒有週年慶時元化路大塞車的不便,這是優勢,也是法國之星比較缺的
屏除面中庭的,民權那邊有光明公園,國際之星面環北路視野滿開闊的(天氣好是看得到海,也看得到機場那顆白球)、法國之星視野應該也不差,這點應該三個地方的優勢都差不多
另外,國際之星(套房那棟不算,好像20幾趴)公設比16點多%~19點多%,民權、法國之星的公設比應該都有30%
當時看房子的時候指鎖定國際之星與民權系列,後來選擇了國際之星面環北高樓層的房子(公設19%),而民權面公園的坪數大、總價高超出預算,且公設30%以上,差了10%以上,同樣買36坪就差了3.6坪的空間,所以就放棄了,法國系列的就完全沒有考慮了
這是個人的看法,不是因為我自己住海華這邊就刻意貶低其他地方,純粹把當時自己購屋考量與結果說出來給大家參考
我不是仲介或建商,也沒有多的房子做投資,所以享受不到增值的好處,純粹分享心得,所以看到網路上討論法國之星那一帶的房價真的覺得被炒高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