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應該是已經把禾林,華固,光世代都考慮進去了~
--------------------------------------------------------------------------
華固配息5元 在手推案量攻頂
2013年06月05日 華固董事長鍾榮昌表示,下半年房價可望緩步走揚,目前房市還看不到泡沫。許志漢攝【劉曉霞╱台北報導】華固(2548)昨天舉行股東會,順利通過去年股利與年報,配發5元現金股息。華固董事長鍾榮昌昨說,目前在手總推案量達900億元,有史以來最高,案量將在5年內推出,入帳高峰落在2016~2017年。
下半年不見泡沫化
鍾榮昌昨表示,今年總銷約300多億元,下半年暫時看不到房市泡沫化,民眾購屋轉趨理性,價格緩步往上走,華固會回復快速回收、高周轉率的策略。房市主流改以中小坪數為主,「總價低、40~50坪最好賣。」除「華固松疆」、「華固華城」是大坪數外,其餘都是中小坪數住宅。以北投「奇妍」為例,每周有130組來客,都希望買中小坪數,第1期最小坪數60坪售罄,第2期總銷15億元,預計6月底拿到建照,主推小坪數。
華固預計第3季推出的「桃園青埔案」,總銷30億元,以40~50坪為主,每坪開價將落在4字頭。預定第4季推案的土城,總銷約70~80億元,開價落在6字頭。明年「財訓所地上權案」主推中小坪數,每坪開價30~40萬元,預計有600多戶,總銷約100多億元。華固去年營收55.36億元,稅前盈餘17.83億元,毛利率39%,稅後純益16.86億元,每股純益6.10元。
產業專區何時動工!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Article.aspx?id=50544&path=e
哪來那麼多人口? 拼命生?
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3316公頃,總開發面積4791公頃
林口A7(桃園龜山)徵地236公頃僅10公頃作合宜宅4238戶
八德重劃區 165公頃
中路重劃區 143.5公頃
經國重劃區 650公頃(還早???)
淡海蚊子城一期有 446公頃/25.9 = 17.22 倍大安森林公園
淡海二期將淪陷區 1168公頃/25.9 = 45.1 倍大安森林公園
八里重劃區有 120公頃/25.9 = 4.63 倍大安森林公園
五股洲子洋重劃區 52公頃
2018_台灣人口零成長嗎?
(可別告訴百姓徵地炒地是為了搞將來中國租借區?)
hsp09 wrote:
(可別告訴百姓徵地炒地是為了搞將來中國租借區?) ....(恕刪)
大大猜得沒錯
未來的航空城的確是如此
所有的相關法令制度都會重新修改成特別條例
把大門打開
租界區聽起來是歷史上的屈辱
實際上也是海運時代
促使殖民地現代化發展的引信點
很多國家後來都發展成首都大城
大陸沿海的島有多少?為什麼是香港成為世界的香港
早期的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的發展模式
都已成為後進國家來台取經的典範
雖然是大陸來台的舊官僚,卻有遠見與擔當
早期版的租界區
只是在稅務、貿易、投資抵減之類
航空城是擴大版的全面開放,等於是化外之地
包括人流、物流、金錢流(匯交換)、產業投資
外籍人士入出境居留工作任職(置產)
產業投資(目前已過關的產專區內的醫僚的特開)
稅務、金融上便利優惠、人流物流的航班轉運…
擔心陸資、外資把全台房地產炒高
就限制只能買航空城租界區吧
同時解決入出境觀光工作置產、外勞陸勞引進問題
一切都是為了跟國際競爭
所有的制度都會被推著改革
只是時日的問題
便利快速:
機場的門戶位置逐漸會成為主要舞台
無論是未為四年的導演換誰
劇本的主軸都是大同小異
版上發言的對五楊高架的熱切
快速移動真是城市之間相對競爭力的要因
到桃園市區、台北進城塞車是不易改善
跨國企業主管來台、辦貿易展
不進台北城就可以省下住宿通塞車問題
便利交通及樞紐無可取代
目前檯面下這些大財團與許多建商以及航空城發展理事會都在努力與政府交涉中,希望
可以有配套的措施與招商計畫來促進特區發展速度以求把機捷delay的影響降到最小,
目前國泰跟冠德都沒有發佈正式的新聞稿來確定修正後真正的動工與階段性啟用日期,
表示檯面下的角力還在進行中,大家就先靜觀其變吧~這如果是以小弟在新潤明日苑1 5/20
日的動工大典上聽到天美建設(琴海代表作)黃董也就是航空城發展理事會會長所述的
國泰冠德的發展動向,應該暫時不會是大家想要聽到的消息~不過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就看看檯面下角力結束後,是不是有比較好的消息了~
rainnyboy wrote:
話說網路一直找不到國泰對於這塊地開發的進度, 有大大可否分享一下
正視房市泡沫化的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 2013.06.07 02:52 am
央行日前警告,「部分推案量大地區,房價下修壓力仍在」,官員也透露推案量大的桃園縣青埔、八德、新北市林口、三峽與淡水等地區,房價有泡沫化之虞。這是非常嚴重的警訊,房市相關業者,包括建築業、代銷仲介業、投資客和金融業切莫等閒視之,自住需求的購屋者更應冷靜觀望。
首先,必須了解台灣房市已經走了11年的多頭,且房屋供過於求,空屋率高,為何至今仍然漲個不停的道理。其實純粹是因為金融危機後各國採行貨幣寬鬆和低利率政策,以及我國遺產贈與稅在98年1月驟降,造成資金回流和貨幣供給大增,讓投資客競相將資金投注於房市,加上房市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嚴重,易受相關業者和投資客聯手炒作,此種假性的投資需求塑造房市交易熱絡的假象,又誘使部分自住需求者恐慌追高。簡言之,台灣這四年來房價上漲,根本就是「資金行情」造成。
問題是,資金行情遲早會因為量化寬鬆結束而落空。從最近美國的工業生產和就業情況屢傳利多等經濟好轉研判,量化寬鬆政策終將退場,屆時全球房市必然首當其衝,台灣房市泡沫吹得這麼大,是否應該早就居高思危?
一旦資金行情結束,房市終將回歸基本面,接受「供需法則」的考驗,照目前國內空屋率超過20%,空屋數達143萬戶,早已累積了房價向下修正的壓力。加上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與少子化,人口紅利消失的長期趨勢,房市供過於求的現象只有愈趨嚴重,未來哪有不跌的道理。再說,沒有所得成長的實質支撐,房價炒高讓絕大多數的自住需求者買不起,房市就沒有真正、實質的需求,將淪為口袋深的投資客自己玩的「金錢遊戲」。房價炒到最高時進場的,或者還抱著一堆不動產的投資客,將變成最後一批白老鼠;一旦行情急轉直下時,更沒有人接手,流動性凍結,套牢的下場將是非常慘烈。
以上的憂慮,可從台灣幾項房市泡沫化的指標觀察,包括房價所得比高達八倍以上、房貸本息超過家庭所得三成、房貸餘額占GDP比重超過四成、房價租金比超過300,租金報酬率為全球最低地區之一,房價漲幅多年來超過經濟成長率、投資需求超過20%等,可見我國房市泡沫化的風險實在高得可怕。
此外,去年上市公司財報顯示,幾家知名營建業的每名員工替公司產生2,500萬元獲利,甚至龍頭建商之一的員工,平均每人替公司賺進1.16億元,各大科技、金融業均望塵莫及。由此顯示,房市飆漲造成營建業一枝獨秀,製造業乏人問津的空洞化和失衡現象也非常令人憂慮。因此,我們建議營建業者、房屋代銷仲介業者和金融業、投資客等,絕對要注意房市泡沫化的風險,已經到了吹彈可破的地步,最好提早調整,不要再蜂擁投入,否則遭受慘重損失,過去累積的獲利也會被侵蝕殆盡。
我們也有必要向首購自住的年輕人宣導正確的購屋知識,在房價居高不下的時候,應該有「先租後買,先小後大,先舊後新,先有再好,先遠後近」的正確觀念。如果房子貴到買不起,就不必硬著頭皮買,以免變成一輩子的房奴;不量力而為的慘痛代價,不是靠低利貸款或省吃儉用可以彌補的。
當然,政府應設法將資金導向生產事業和公共基礎建設,奢侈稅應該進一步將所有的投資(投機)行為納入規範,並合理調高非自住房屋的持有稅負,甚至規劃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都是導正房市健全發展的長期必要政策,才不會重蹈當初遺贈稅大幅調降卻沒有配套措施而造成房市飆漲的覆轍。
【2013/06/0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3年06月07日 上午07:01
〔自由時報記者林美芬/台北報導〕即使央行還沒有正式出手,但根據最新市調結果,號稱「投資客新樂園」的桃園青埔及八德兩區房市,指標案來人量在5月已快速減量,比起4月減3到5成。據分析,這跟銀行採取緊縮的態度有密切的關係。
住展最新市調指出,5月北台灣的房市跟天氣一樣多變,冷熱陰晴不定;除去青埔及八德,北台灣市場幾乎全賴區域指標案撐場,跟4月相比,新成屋推案量及來人量都有些微下降,這可能跟整體經濟未能有效提升有關係,即使如此,房市溫度還是頗為熱絡,住展風向球連亮5個月綠燈,顯示房市擺脫奢侈稅的陰霾。
據市調結果,5月預售屋推案量從4月的658億下降到599億,推案重心在台北市的中正區(118億)及北投區(33.3億),新北市以中和及林口2區的推案量較大;台北市可建地實在有限,加上地主惜售,使推案量僅163億;新成屋新推案戶數則呈現明顯衰退,5月份僅534戶,較4月份供給量1519戶,衰退64.8%。
各指標案來人及成交都維持平穩,但桃園地區的高鐵青埔特區及八德市的來人銳減3至5成不等,主要是2區房價飆漲的幅度過陡過快,被八大行庫列為房市過熱地區,遭到降低貸款成數的緊縮政策,使來人銳減。
內文搜尋

X